神经病-共济失调-色素性视网膜炎综合征是以遗传性感觉/运动神经障碍、共济失调和慢性视觉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线粒体综合征。本病是一种属
罕见病,多因线粒体基因突变引起,于青少年到成人早期发病,可出现夜盲、周边视力丧失、近端
肌无力等症状。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本病由线粒体ATPase6基因T8993G点突变(可能是引起ATP合成受损)引起,可呈母系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连锁遗传。
通常最早症状是夜盲,继而出现周边视力丧失,逐渐出现运动神经病引起的近端
肌无力,末梢性感觉障碍、
小脑性共济失调和色素性视网膜炎。少见发育延迟、智力发育迟滞、痴呆、癫痫或
心肌病。
1.血液及脑脊液检查
2.生化检查
可发现线粒体呼吸速率异常或酶复合体活性降低。
3.肌电图
多数为肌源性损害,也有少数出现神经源性损害,甚至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4.影像学检查
CT可见基底节钙化或弥漫性萎缩,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小脑局灶性萎缩。
5.肌肉活检
电镜见肌膜下或肌原纤维间大量形态异常线粒体堆积,有时可见线粒体类结晶样包涵体。
6.线粒体DNA检测
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进行线粒体DNA的突变检测。
根据家族史、典型临床表现,结合肌肉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大量异常线粒体,基因检测发现线粒体DNA致病性突变可作出诊断。
本病无特殊治疗,多采用对症处理,预防并发症。
1.饮食疗法
饮食疗法可减少内源性毒性代谢产物的产生,高蛋白、高糖、低脂饮食能代偿受损的糖异生和减少脂肪分解。
2.药物治疗
如大剂量B族维生素药物、
腺苷三磷酸、辅酶Q10等。其中辅酶Q10对线粒体膜有稳定作用,可矫正异常氧化代谢过程。
3.其他
物理治疗可部分缓解症状。有
肌无力患者,注意维持肌肉的协调性和关节运动,重视功能锻炼。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