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首选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大多数可以治愈,少数预后不佳
人群普遍易感,婴幼儿或免疫缺陷者易发展为重症
定义
沙门菌感染是一种由沙门菌属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疾病类型包括伤寒、副伤寒、非伤寒沙门菌病,其中伤寒、副伤寒属于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
伤寒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持续
高热、畏寒、脉搏-体温分离、头痛、乏力、皮肤玫瑰疹、
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严重者可出现
肠出血、肠穿孔等合并症。
副伤寒或非伤寒沙门菌感染者除表现轻型的伤寒症状外,还可出现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炎症状,病情严重者可伴发
败血症或
菌血症。
分类
根据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分为伤寒、副伤寒、非伤寒沙门菌病。
伤寒
由伤寒杆菌感染引起。
伤寒特征症状为高热、
皮疹,脉搏-体温分离(脉搏不随体温升高而加快),肝脾大等;病程约1个月。
副伤寒
由
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引起。
临床类型包括副伤寒甲、乙、丙三型,症状与伤寒类似,但相对于伤寒轻,病程短,约1~3周。
丙型副伤寒常表现为败血症。
非伤寒沙门菌病
可由猪霍乱沙门菌、希氏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引起。
主要表现为胃肠炎,也可出现轻症伤寒和败血症。
发病情况
世界各地均有沙门菌感染,在人群拥挤且卫生条件差的贫困地区最为流行,以热带、亚热带地区多见。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卫生状况改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全球每年约2100万人患伤寒,60万人死于伤寒,发达国家如美国、西欧、日本等的发病率大约为0.4~3.7/10万。
我国2012年全国共报告伤寒、副伤寒病例11998例,死亡3例,发病率为0.89/10万。
目前我国伤寒的流行特点为:地区发病呈不均衡性,以夏秋季为高峰;各年龄组均可发病,高发年龄段为20~40岁;全国以散发为主,但有的地区时有暴发流行,其中以水型暴发为主,食物型暴发约10~15%。
致病原因
沙门菌感染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
传染源
使人感染患病的伤寒沙门菌主要来源于患者及带菌者,而非伤寒沙门菌还可以来自被感染的动物,如鸡、鸭等禽类,猪、牛等牲畜,鼠类或野生动物等。
传播途径
人主要通过粪-口途径感染沙门菌,患者和带菌者通过排便、排尿污染水和食物,或污染生活用品,人摄入被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容易感染沙门菌,沙门菌没有明确的易感人群区分,但婴幼儿、免疫力缺陷或严重的慢性病患者容易感染沙门菌。
沙门菌流行地区的居民、旅行者、清洁工、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医务人员或带菌者的家属也易感染沙门菌。
发病机制
伤寒/
副伤寒的发病机制类似,病菌摄入体内后未被胃酸完全杀灭,进入小肠淋巴组织,并通过淋巴途径或血行途径播散,引起全身症状和消化道反应,非伤寒沙门菌则主要引起胃肠炎症反应。
伤寒/副伤寒
第一次
菌血症:首先是细菌穿过小肠上皮进入黏膜下组织,被吞噬细胞吞噬,随吞噬细胞到达肠系膜淋巴结,在肠系膜淋巴结大量繁殖,并经胸导管进入血流。此时患者在临床上出现发热等症状。
第二次菌血症:随后,细菌随血流播散至肝、脾、胆囊、肾和骨髓等实质器官,并大量繁殖,再次进入血流,并随血液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及皮肤,患者出现持续
高热、
肝脾肿大、
皮疹和全身中毒症状。
非伤寒沙门菌病
与伤寒、副伤寒不同,非伤寒沙门菌在胃肠道可引起显著的炎症反应,释放大量细胞因子以及趋化因子,促使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和
中性粒细胞大量聚集肠腔,同时可分泌肠毒素,引起急性胃肠道炎症反应。
主要症状
沙门菌感染可引起伤寒、副伤寒、非伤寒沙门菌病,具体表现如下。
伤寒
典型伤寒自然病程约4周,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4期:
初期
病程初期发热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和干咳等症状。
病情逐渐加重,体温1周内逐渐达39~40℃,半数以上患者有腹痛,多位于右下腹。
约1/3患者可出现腹泻,为水样或稀便。
极期
发病第2~3周,患者可出现伤寒的典型症状,如
高热持续不退,腹痛,
肝脾肿大,脉搏不随体温的升高而加快(脉搏-体温分离),胸腹部皮肤处可出现玫瑰色
皮疹,表情淡漠或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患者可突发
肠出血、肠穿孔,表现为剧烈腹痛、便血等严重症状。
缓解期
病程第3~4周,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肿大开始回缩。
本期内仍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
恢复期
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少数患者可转为无症状带菌者。
副伤寒
副伤寒甲/乙型患者开始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等,后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乏力等。表情淡漠、脉搏-体温分离、玫瑰疹等症状较轻,病程平均1~3周。
副伤寒丙型患者常呈
败血症型,体温上升较快,常伴有寒战,此类患者不仅可表现伤寒症状,其化脓性病灶还可累及肺部、骨、关节等部位。
非伤寒沙门菌病
胃肠炎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也可出现败血症或者轻症伤寒。
胃肠炎表现为急性起病,常有发热,体温达38~39℃,可伴有畏寒,随后迅速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绞痛和腹泻,粪便常为水样。
早产儿和营养不良小儿可出现严重脱水,引起休克和肾衰竭,甚至迅速死亡。
在体弱者和有免疫低下基础疾病患者可表现为败血症,有高热、寒战、厌食、精神萎靡等症状,也可出现局部化脓性感染,如
脑膜炎、
骨髓炎、
胆囊炎、
心内膜炎、关节炎等。
非伤寒沙门菌病也可以表现为轻型伤寒,心率不随体温升高而加快,皮疹少见,腹泻较多,肠出血与肠穿孔很少发生。
就医科室
感染内科
在沙门菌感染流行季节或者流行区,出现发热、畏寒、头痛、乏力,心率不随着体温升高而加快,皮肤玫瑰疹,
肝脾肿大,以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可以就诊于感染内科。
消化内科
如果出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可以就诊于消化内科或肠道门诊。
急诊内科
如果出现表情淡漠或反应迟钝等神经系统症状,或者出现剧烈腹痛、便血等严重症状,建议紧急就医。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如果有发热,可先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毛巾敷额头或擦拭腋下等。
就医时,可能需要做全身体格检查、腹部CT等检查,故应穿着宽松衣物,避免穿着含金属材质的衣服,已怀孕或准备怀孕者须提前告知医生。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发热、畏寒?体温最高多少度?
发热持续了多久?
是否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是否有皮肤玫瑰疹等?
是否有其他不适?
病史清单
是否食用未煮熟的肉类或者路边摊的不洁食物?
是否饮用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
是否有接触腹泻患者?
是否有沙门菌感染流行地区旅居史?
检查清单
近1周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便常规等。
影像学检查:腹部CT等。
用药清单
近1周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本病患者可能存在以下流行病病史。
食用未煮熟的肉类或者路边摊的不洁食物。
饮用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
有接触腹泻患者。
有沙门菌感染流行地区旅居史。
临床表现
沙门菌感染可出现发热、畏寒、头痛、乏力,心率不随着体温升高而加快,皮肤玫瑰疹,
肝脾肿大,以及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一般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一般在(3~5)×109/L,中性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粪常规
多为稀水便,部分为
黏液便或黏液血便,以婴幼儿多见。
病原学检查
细菌培养是沙门菌诊断的“金标准”,可以从血液、骨髓液、粪便、尿液和玫瑰疹中培养出致病菌。
血培养
在有伤寒症状或
败血症的患者中,
血培养可检出沙门菌,病程早期阳性率最高,复发时血培养可再度阳性。
骨髓培养
因为病原体可侵入骨髓,骨髓中巨噬细胞丰富,含菌多,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阳性持续时间亦较长。
粪便培养
在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的患者粪便中可检出沙门菌。
尿培养
沙门菌可从尿液中排出,尿常规细菌培养可呈阳性。
其他
可疑食物、呕吐物也可以进行细菌培养。
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常采用肥达试验(伤寒血清凝集反应)检测抗体帮助诊断伤寒。
采用酶联
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沙门菌特异性抗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
用核酸分子杂交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测定沙门菌DNA及细菌质粒分析方法在临床实际中也有应用。
诊断标准
有不洁饮食史或曾与患者接触史,有
高热、畏寒、皮肤玫瑰疹,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同时在血液、粪便、尿液、呕吐物中培养出沙门菌,或者血清特异抗体阳性,肥达氏反应“O”抗体凝集价≥1:80,恢复期效价增高4倍以上,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沙门菌感染的病原菌较多,症状相似,首先需要在沙门菌属之间进行鉴别,同时也需要和其他细菌性胃肠炎相鉴别,鉴别较复杂,具体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鉴别,在此仅举例部分内容。
沙门菌感染需要在沙门菌属之间相互鉴别,如伤寒、副伤寒、非伤寒沙门菌感染等,根据病原学检查可鉴别。
其他细菌性胃肠炎
相似点:均有呕吐、腹痛、腹泻。
不同点:葡萄球菌或蜡样芽胞杆菌食物中毒可出现剧烈呕吐,呕吐物可呈胆汁性或含血液,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也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尚有发热、头晕、出汗、四肢麻木等症状。依赖细菌培养鉴定明确诊断。
病毒性胃肠炎
相似点:均有发热、头痛、乏力、恶心、呕吐。
不同点:
病毒性胃肠炎起病急,发热、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明显,消化道症状一般较轻,没有玫瑰疹、肝脾大、脉搏-体温分离等,在粪便、呕吐物中细菌学检测为阴性。
治疗目的:控制或缓解症状,防治重症。
治疗原则:主要是抗菌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消毒和隔离
患者应按照肠道传染病常规进行消毒隔离。
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7天送粪便进行伤寒杆菌培养,连续2次阴性才可解除隔离。
休息
发热期患者应卧床休息,退热后1周才由轻度活动逐渐过渡至正常活动量。
护理
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
饮食
发热期应给予流质或无渣半流饮食,少量多餐。
退热后饮食仍应从稀粥、软质饮食逐渐过渡,退热后2周才能恢复正常饮食。
饮食的质量应包括足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以补充发热期的消耗,促进恢复。
对症治疗
呕吐、腹泻严重者,口服或静脉补液,腹痛严重者给予解痉剂,如山
莨菪碱等。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同时,可加用
地塞米松或者
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减轻毒血症状。
抗菌治疗
出现伤寒典型症状、
败血症、或者严重胃肠炎需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疗程一般在2~4周。
近年发现沙门菌对抗菌药物逐渐产生较高耐药性,部分地区发现不同菌株对
妥布霉素、庆大霉素、
阿米卡星、氨苄西林、氨苄西林
舒巴坦有较高的耐药性,对
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也存在耐药性。
抗菌药物需要根据药敏结果进行选择。
手术治疗
局部感染形成脓肿的应手术引流。
并发肠穿孔时需要外科紧急手术治疗。
治愈情况
人感染沙门菌后,如果表现为轻型伤寒或者胃肠道症状,经过对症治疗可以治愈,预后良好。
如果出现伤寒典型症状或者严重胃肠炎,早期积极抗菌治疗,一般也可以治愈。
如并发肠穿孔、肠穿孔,或有严重毒血症,病死率较高。
危害性
沙门菌感染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表现,可以粪-口传播给他人,造成疾病流行,危害公共健康。
沙门菌感染引起伤寒,严重时并发肠穿孔、
肠出血、中毒性心肌炎等,则可以危及生命健康,有死亡风险。
日常管理
日常要避免不洁饮食,避免进食未洗净的水果或蔬菜,避免吃路边摊等不洁食物,食物要煮熟。
日常避免与腹泻病患者接触,勤洗手,使用肥皂水冲洗30秒以上,饭前便后均应洗手。
进入疫区之前可提前注射伤寒相关疫苗,在疫区内避免进食未经处理的水和食物。
患者要注意进行消化道隔离,粪便进行消毒管理,尽量不与家人共用厕所,避免在未洗手情况下接触食物,避免传染其他家庭成员。
患者在确诊后要足量、足疗程规律用药,避免私自停药。
预防
沙门菌感染防治的基本原则是控制流行的三个环节。
控制传染源
患者应及早按肠道传染病隔离治疗,患者的大小便、便器、食具、衣服、生活用品等需要消毒处理。
患者体温正常后的第15天才解除隔离。如果有条件,症状消失后5天和10天各做尿、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才能解除隔离。
接触者医学观察15天。
饮食业从业人员定期检查,带菌者应调离饮食服务业工作。
慢性带菌者要进行治疗、监督和管理。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性措施。
应做好卫生宣教,搞好粪便、水源和饮食卫生管理。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与饮食卫生习惯,饭前与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不饮用生水、生奶等。
保护易感人群
对易感人群进行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预防接种。
伤寒Vi多糖菌苗和Ty21a减毒口服活菌苗是WHO推荐使用的两种伤寒疫苗,预防效果好,副作用也较低。
以上疫苗仅有部分免疫保护作用。因此,已经进行免疫预防的个体,仍然需要注意饮食卫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