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早期常规处理是指
肾移植术后1周应对手术创伤及预防感染的措施。包括术后一般处理、
生命体征的观察、导管处理及药物应用。
尿毒症患者
肾移植术后常规安置于层流监护病房,严密监护。
肾移植术后早期由于麻醉恢复、肾移植新建血液循环、
酸碱平衡失调、水
电解质紊乱、多尿或少尿等因素,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需严密监测其变化并详细记录,以做到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1)术后6小时内,麻醉尚未完全平稳,术中及术后可能有出血、肾动脉痉挛尿量偏少等因素,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需每1小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及氧饱和度。
(2)术后6~24小时,生命体征渐趋平稳,可每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1次。
(3)术后第3天可改每天2次监测生命体征。
2.液体管理
患者肾移植术后尿量变化较大,多者10000ml/24h以上,少者无尿,需准确记录24小时总出入量。
(1)入量准确记录:肾移植术后早期尿量一般较多,需加强循环补液,根据尿量情况、量出为入的原则进行补液。
(2)出量准确记录:准确记录伤口引流液、尿量及根据病房环境估计不显性失水,特别是尿量,术后第一天应每小时记录尿量,并计算24小时总尿量。同时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程度、有无沉淀物。根据尿量变化及时调整补液量。
3.体重
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初始用量根据体重计算,体重随尿量多少及补液量的多少变化
很大,可反应患者体内容量情况,患者术后第3天停止循环补液,在拔除导尿管后应每天晨起相同情况下监测体重1次。根据体重变化调整补液量。
4.肾移植区观察
术后1周内应每天观察移植肾区伤口渗血、渗液、局部情况,触诊移植肾体积、质地,听诊局部
血管杂音。若移植肾区隆起明显、胀痛、质地变硬常是出血或排斥反应的表现,若移植肾区剧烈疼痛,排尿时加重常是尿漏的表现。
5.饮食
肾移植术后早期需加强营养摄入,促进身体一般情况恢复,促进伤口愈合。肛门排气前给予静脉营养,术后第2天开始开放
肠内营养,按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普食逐渐过渡。早期应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但应避免高脂肪饮食。
1.伤口引流管
肾移植术后常规移植肾区放置引流管1根,术后接负压引流袋引流,以便观察引流液量和性质。引流液每天少于20mL者可拔出引流管。术后3~5天,引流量仍较多者应注意伤口是否有出血、尿漏、淋巴漏或感染等情况,明确病因后给予相应处理。
2.导尿管
术后常规留置导尿管,引流尿液和观察尿量情况。可根据尿量调节循环补液量,观察尿液颜色了解有无出血等情况。
3.输尿管支架
肾移植手术常规放置输尿管支架,防止尿漏、吻合口狭窄和
输尿管梗阻,术后10~14天拔除。
选择肾移植免疫抑制剂。其他可常规给予第三代头孢菌素预防抗感染治疗5~6天,根据痰、尿液、肾脏保存液培养结果调整药物。
当
血肌酐水平下降至150μmol/L以下开始使用
更昔洛韦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血肌酐在正常范围内开始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肺孢子菌感染。
术后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患者的胃肠道影响较大,可常规给予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预防
应激性溃疡。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