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是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ARAS),多发性大动脉炎(TA)及纤维肌发育不良(FMD)。FMD多发于年龄小于50岁的女性,病变主要侵犯肾动脉中段或近肾门处血管或其他较大分支血管。TA主要累及肾动脉开口,而ARAS在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表现的中老年患者中高发,典型表现为肾动脉开口及近段血管的狭窄。
肾动脉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renal angioplasty,PTRA)是经股\肱\桡动脉穿刺,使用球囊加压扩张的方法解除肾动脉狭窄,改善和恢复正常的肾血流灌注,达到治疗
肾血管性高血压的目的,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高血压患者在术前或术中可应用口服或静脉降压药物,防止血管成形术中心脑血管意外或血管破裂的发生。针对PTRA术中可能发生
血管痉挛、造影剂过敏等情况,应常规准备
肾上腺素、
地塞米松、氧气等应急措施。
目前PTRA治疗
肾动脉狭窄的循证医学证据尚不足,但专家共识认为以下病人可从中获益:难控性高血压(包括一种利尿剂在内的至少三种降压药联合治疗);急进性高血压;
恶性高血压;重度肾动脉狭窄、狭窄两端压力差>10mmHg;反复发作的突发“
肺水肿”伴双侧或单侧肾动脉狭窄;不能解释的肾功能恶化伴有双侧或单侧肾动脉狭窄。
没有绝对禁忌证,以下情况应谨慎:
2.肾动脉极度狭窄,且患肾已基本丧失功能。
3.在6个月内,肾功能基本稳定,无明显恶化或难控性高血压。
4.有全身或局部感染,无合适入路。
1.通常采用股动脉入路行
肾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对于主髂动脉病变无法通过介入器材或肾动脉开口朝下者,可选用上肢动脉入路(肱动脉或桡动脉)。
2.给予
肝素化(80~100U/Kg)后,首先应用高压注射器行腹主动脉造影,整体了解腹主动脉及双侧肾动脉形态,超选肾动脉可应用JR\SIM\Cobra等导管,介入器材导入可选用导引导管、长鞘或可调弯鞘。
3.对于开口病变\不稳定斑块病人,行肾动脉超选时可应用no-touch技术,有条件者在球囊扩张中可应用远端保护装置。
4.球囊扩张后无夹层形成、残余狭窄<30%者可随访,否则需行支架植入,肾动脉多选用球囊扩张式支架,以确定支架释放的准确性,支架应全面覆盖病变且突出主动脉内3~5mm为宜。
肾动脉支架术的并发症有动脉破裂出血、
肾动脉栓塞、胆固醇栓塞、急性肾衰竭和再狭窄等。
1.监测血压(24~48小时)
(1)术后应动态监测血压,必要时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调控。
(2)术后口服降压药物需根据血压监测调整。
2.定期监测肾功能,对于术前存在肾功能不全者,术后应用水化治疗。
1.对于斑块不稳定或怀疑存在血栓者,可应用远端保护装置预防栓塞事件发生。
2.当发生血管破裂时,应立即应用球囊进行封堵,破口位于肾动脉近中段者可选用覆膜支架治疗,破口大或封堵失败时需紧急开腹探查止血,肾周血肿可动态观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