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更多功能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妊娠晚期疾病,表现为母体出现急性肝功能衰竭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症状
初期为恶心、呕吐,并出现肝功能异常,随后出现皮肤瘀斑等凝血功能障碍
病因不清,可能与胎儿和/或母体的脂肪酸代谢缺陷有关
及时终止妊娠是关键,配合药物或外科手段及对症支持治疗
定义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疾病,多发生于妊娠晚期。以明显的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严重危及母体及胎儿生命。
发病情况
疾病分布
发病孕周多在妊娠30周之后,少数于妊娠中期发病。
好发于初产妇以及多胎妊娠、男性胎儿、合并其他妊娠期肝脏疾病(如HELLP综合征、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既往妊娠期脂肪肝病史的孕妇。
可能存在种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
发病率
发病率低,通常在1/10000~3/10000。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