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关节炎主要合并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特点是多为下肢关节受累,多数关节病主要累及足部,可有
骨膜炎、侵蚀、趾骨炎、痛性附着病(艾滋病足)和骨溶解等特征性表现。
1.疼痛
疼痛的部位有助于判断疼痛是否来自关节病变。
2.僵硬
主要表现为晨起或休息较长时间后,关节呈胶粘样僵硬感,活动后方能缓解或消失。
晨僵可持续较短时间或持续数小时。
3.关节肿胀和压痛
往往出现在疼痛关节,是
滑膜炎或周围软组织炎体征,程度因炎症轻重不同而异。可由关节腔积液或滑膜肥厚所致。
关节丧失其正常外形,活动范围受限,如膝不能完全伸直、关节半脱位等,这些改变都与软骨和骨被破坏有关。
5.乏力
肌力下降或丧失。乏力常与疼痛、晨僵、疲劳等共同出现,患者经常在无法完成行走、咀嚼、吞咽等动作时,才自觉乏力。
采用酶联
免疫吸附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免疫荧光试验、免疫印迹检测、放射免疫沉淀法等,其中前三项常用于筛选试验,后二项用于确证试验。
2.人白细胞抗原(HLA)检查
HLA-B27阴性。
3.X线检查
X线可观察骨结构变化和多关节或部位整体形态学的改变,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
4.CT检查
有较好的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可很好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关节软骨下骨板的微小病变,以及关节周围骨质疏松和骨性强直等,便于测量骶髂关节间隙。
5.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磁共振成像是目前唯一可观察关节软骨破坏及活动性炎症改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不仅可以显示骨的结构形态变化,如骨质侵蚀、硬化、
关节强直、关节间隙增宽或狭窄,而且可以反映X线和CT不能显示的软组织和软骨的病变,如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旁骨髓水肿、软骨异常改变和脂肪沉积等。
目前缺乏根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有效药物。治疗应最大限度和持久地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本病强调综合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治疗,以及早期合理联合抗风湿药治疗。
1.抗病毒治疗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治疗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关节炎治疗的病因治疗。
2.非甾体抗炎药
此类药物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产生抗炎镇痛作用,镇痛效果较好,但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临床常用药物有布洛芬、
萘普生、
双氯芬酸、
阿司匹林、
吲哚美辛等。
3..慢作用抗风湿药
多用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对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较慢,常用药物有柳氮磺胺吡啶、羟氯喹等。
4.细胞毒性药物
通过不同途径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常用药物有
环磷酰胺、
甲氨蝶呤、雷公藤等。不良反应虽较多且较严重,但对改善疾病预后有一定作用。
5.肾上腺皮质激素
强效抗炎、抗过敏药物,明显改善症状,但不能根治疾病。其不良反应随剂量加大及疗程延长而增加。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