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IPVT)属Q-T间期正常型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中的一种类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可有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晕厥、
阿-斯综合征、猝死。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不稳定。发作短暂,常可迅速发展成为
心室颤动,猝死发生率高。
缺血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可有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晕厥、
阿-斯综合征、猝死。本型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不稳定。发作短暂,常可迅速发展成为
心室颤动,晕厥、猝死发生率高。尚有原发疾病症状。如
急性心肌梗死或
变异型心绞痛,可伴剧烈的胸痛。
1.室性心动过速呈多形性,部分可呈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增宽、畸形,时限>0.12秒。
2.心室率为150~300次/分钟,节律不齐。
3.可呈反复发作,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定,短者1~2分钟后可恢复正常。
4.发作间歇期Q-T间期、
T波、
U波均正常,无长-短周长或极短联律间期性
室性期前收缩诱发现象,但可见R-on-T室性期前收缩。无缓慢性心律发生。
5.程序期前刺激可诱发出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呈多形性,部分可呈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QRS波增宽、畸形,时限>0.12秒;心室率为150~300次/分钟,节律不齐发作间歇期Q-T间期、
T波、
U波均正常,无长-短周长或极短联律间期性
室性期前收缩诱发现象,但可见R-on-T室性期前收缩。无缓慢性心律发生;可伴有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2.多有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史。
一般室速表现为一系列形态几乎固定的宽大QRS波,
ST段与
T波可以辨认,发生往往不会自行停止;一般室速也可由RonT室早诱发,但室早配对间距较短。室颤时无法识别QRS波及ST段与T波,心室率大于300次/分钟,极不规则,一般不会自行终止,电击复律有效。
2.需与其他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相鉴别
下列两点有助于鉴别诊断:
(1)
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之前或刚终止之后的
心电图上,如有Q-T间期延长和
U波的存在,相对长的联律间期,或典型的诱发顺序(长-短周长)等,则支持TDP;
(2)室性心动过速发生时的临床情况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3.本病应与发作性晕厥和猝死的疾病鉴别
例如应与间歇依赖性TDP、
预激综合征伴极速性
心房颤动、
特发性心室颤动、
Brugada综合征、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癫痫等相鉴别。应除外继发性Q-T间期延长。
由于本型
室性心动过速具有潜在的致命特点,必须给予积极的治疗。
1.药物治疗
ⅠA、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有效。首选静脉推注
普罗帕酮(心律平)或静脉推注
利多卡因,有效后再以利多卡因持续静脉滴注。也可用25%
硫酸镁稀释后静脉缓慢推注,有效后1次/d,可用7天。胺碘酮、
普鲁卡因胺也有明显疗效。
2.持续发作
需进行同步直流电击复律,反复发作者需安置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3.PTCA
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抗
心肌缺血药物,如
硝酸甘油类、钙拮抗药等,有助于预防复发。
4.手术
不宜做心内标测指导下的外科手术治疗。
5.起搏治疗
预防发作无效,交感神经刺激、
异丙肾上腺素等可使病情恶化,应禁用。补钾、补镁对发作的预防和治疗无效。
1.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是本类型心律失常预防的根本性措施。
2.对室速患者应及时控制频发的
室性期前收缩,避免应用已知能诱发
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同时积极纠正某些危险因素,如低钾、低血镁、
心力衰竭。
3.对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要预防复发。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