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酸是人体胆汁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经肝脏作用后的最终产物
主要适用于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也可用于肠道疾病的监测
指标升高见于肝炎、肝硬化、脂肪肝等疾病;降低见于胆汁酸合成缺陷症等
检查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咨询消化内科医生,进一步检查
定义
胆汁酸是人体胆汁的主要成分,由胆固醇经肝脏转化而成。
胆汁酸根据来源分为初级胆汁酸、次级胆汁酸;依据存在形式分为游离型胆汁酸和结合型胆汁酸。
胆汁酸随胆汁排入肠腔,再重吸收随静脉血流回到肝脏,再次排入肠腔,周而复始则称为“肠肝循环”。
胆汁酸可以促进脂类消化吸收,防止胆结石形成,还能够维持代谢平衡,参与免疫调节。
在行肝功能检测时,通常检测
总胆汁酸以评估肝胆肠系统健康状况,一般来说,肝细胞损害越严重,总胆汁酸越高。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LC-MS/MS)法可同时检测游离性胆汁酸和结合性胆汁酸,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但暂未在临床推广使用。
一般来说,不同年龄及不同人群数值没有明显的差别。
温馨提示
检测应空腹或于餐后2小时后进行。
检查值超过正常值上限的10倍以上称为高危值,需立即就医。
不同地区不同仪器参考范围可能不同,具体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指标升高
胆汁酸高于正常值上限为指标升高,肝功能报告单常用“↑”标识。
一般来说,
总胆汁酸高于10μmol/L(以就诊医院报告单为准)。
原因
胆汁酸升高的原因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原因
进食后行胆汁酸检测时,数值会偏高。
病理性原因
其他情况:酒精肝、脂肪肝等情况也可出现。
危害
血清总胆汁酸高本身不具有危害性,主要是疾病本身造成的危害。
诊疗建议
生理性波动
进食后胆汁酸数值偏高,此为生理现象,无需治疗。
病理状态
如果体检发现或者偶然发现,无其他症状,可就诊消化内科,医生可能进一步完善肝功能,肝胆系统超声、胆道MRI等检查明确病因。
对于肝炎患者,胆汁酸升高可能提示目前疾病处于活动期,可就诊消化内科、感染科,在医生可能进一步完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
白蛋白(ALB)、肝炎病毒病原学等检查。
对于肝硬化等肝实质病变患者,可就诊消化内科,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病理组织学检查,依据病情调整诊疗方案。
对于
胆总管结石、
胆汁性肝硬化等胆汁淤积的患者,可就诊消化内科、肝胆外科等,医生可能进一步完善肝胆系统超声、CT或MRI等检查。
对于肝癌患者,可就诊消化内科、肿瘤科、肝胆外科,医生可能进一步完善肝癌
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腹部B超、CT等检查。
对于脂肪肝患者,可就诊消化内科、内分泌代谢科,医生可能进一步完善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腹部CT及B超等检查肝脏脂肪密度,并注意控制饮食,合理运动。
指标降低
胆汁酸偏低是指检查数值小于1μmol/L,肝功能报告单常用“↓”标识。
原因
生理性波动
个体差异导致生理性胆汁酸偏低。
病理状态
危害
血清总胆汁酸降低本身不具有危害性,单纯胆汁酸降低没有实际意义,对身体不会造成较大影响。
诊疗建议
生理性波动
生理性胆汁酸偏低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病理状态
对于偶然发现,无任何症状的患者,可咨询消化内科医生,可能需要定期行肝功能检测以监测总胆汁酸变化情况。
对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可就诊内分泌代谢科,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
甲状腺激素检测、甲状腺抗体检测、核磁共振、超声、病理组织学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对于胃肠切除、炎症或回肠造瘘、胆汁酸性腹泻等肠道疾病患者,可就诊消化内科、普外科等,可能需要进一步行CT等检查,并进行
营养支持治疗。
对于先天性胆汁酸合成障碍患者,应就诊消化内科,依据医生建议口服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要肝移植。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