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会出现眩晕、头晕等前庭症状的偏头痛
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眩晕,可伴头痛、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
以药物治疗为主,还可进行前庭康复治疗等
通常预后良好,但因个体因素和症状严重程度而异
定义
前庭性偏头痛(VM)是一种常见的前庭疾病,会导致人反复发作短暂性的头晕或眩晕,有时也会产生恶心、呕吐或头痛等症状。
前庭性偏头痛既往常称为偏头痛相关眩晕或头晕、偏头痛相关前庭病、偏头痛性眩晕或良性复发性眩晕。
但目前大众普遍对本病的认识程度不高,常与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耳石症、
梅尼埃病或多发性脑梗死相混淆。
发病情况
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反复
发作性眩晕病,世界范围内患病率约为1%,年发病率约为0.89%。
我国尚无前庭性偏头痛的权威发病数据。但有研究显示,本病是我国复发性眩晕的第2大常见病因,仅次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前庭性偏头痛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人群,女性发病比例高于男性,中年女性较为多见。有研究显示,40~54岁女性前庭性偏头痛的患病率可能达到5%。
致病原因
目前,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许多假说可以解释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生,其中包括遗传基因异常、皮质扩散抑制、神经递质异常、三叉神经-血管功能异常等。
遗传因素
偏头痛的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前庭性偏头痛具有家族聚集趋势,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就是说,该病患者(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所生育的子女,都有50%的几率患上本病,与性别无关。
最近的研究发现,TRPM7和5-HTR6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影响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生和发展。TRPM7基因突变会影响细胞内钙和镁的平衡,而5-HTR6基因突变则可能导致前庭和疼痛传递通路的异常,进而引发前庭性偏头痛。
皮质扩散抑制学说
此假说认为,偏头痛发作时大脑皮层区域中的电信号会以波状形式向周围扩散,导致一系列生化反应,释放出一些有害的物质,如
谷氨酸、一氧化氮、花生四烯酸等,进而激活三叉神经感受器,引发偏头痛发作。
丘脑在处理异常信息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这种电信号传播到位于后岛叶和颞顶叶交界处,则可能导致前庭症状。
神经递质异常
一些神经递质如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5-羟色胺对前庭性偏头痛发病有重要作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可以调节中枢和外周前庭神经元的活性。当单侧偏头痛发作时,单侧神经递质释放紊乱可引发单侧前庭失衡,继而出现自发
旋转性眩晕。而双侧神经递质释放紊乱则会造成前庭兴奋性改变,导致出现如位置性眩晕和步态紊乱等前庭症状。
5-羟色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影响CGRP的释放,调节脑膜血管的收缩和舒张,由此发挥不同的痛觉调节作用。5-HT异常还会影响偏头痛的发生和发展,导致偏头痛症状加重。
三叉神经-血管功能异常
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是一个神经和血管网络,其中的神经变化在偏头痛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三叉神经提供头部和颈部的感觉神经,与大脑的不同区域相连。前庭核是一个控制平衡和空间感知的区域,也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相连。这些相互联系可以调节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和前庭系统内的神经活动。
在偏头痛发作期间,激活前庭核和三叉神经核可能会引起前庭症状,如头晕和失衡感。
诱发因素
前庭性偏头痛属于偏头痛的一种类型,头痛的诱发因素与其他偏头痛类型基本一致,包括饮食、精神压力、性激素变化和睡眠不足等。
饮食:如饥饿、咖啡、酒精、巧克力、奶酪、火腿、腌肉、葡萄酒等。
精神压力:如紧张、焦虑、抑郁、愤怒、痛哭等情绪变化。
性激素变化:如女性月经、怀孕和更年期等变化。
睡眠不足:睡眠不足或睡眠模式的改变。
药物:口服避孕药和血管扩张剂(如
硝酸甘油)等药物。
其他:劳累、强光刺激、噪声刺激、浓烈的气味刺激、天气变化等。
高危因素
女性、有偏头痛病史以及有前庭性偏头痛家族史的人群发生前庭性偏头痛风险较高。
前庭性偏头痛的特征是反复发作的短暂眩晕,大多数患者还有偏头痛。
主要症状
患者会出现前庭症状、头痛症状,畏光、畏声、恶心呕吐、视觉先兆等症状。
前庭症状
是本病的主要特征,包括眩晕/头晕、恶心、呕吐、
步态不稳。
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在早期常是自发出现的,随着病程也可因头位改变、视觉刺激或头动等诱发。
患者感到天旋地转、晕晕沉沉、难以保持平衡、好像要摔倒一样。
持续时间差异较大,可为数秒到数日,但以数分钟到数小时最多见,极少持续超过72小时。
头痛
头痛症状与典型偏头痛特点相同。
多数头痛位于一侧,从一侧太阳穴扩展至整个同侧头部,还可从一侧转移至另一侧。
多为一跳一跳的
搏动性头痛,也可表现为针刺样痛或胀痛。
可持续4~72小时。
弯腰、低头、咳嗽、打喷嚏、上下楼及体力活动等,可加重头痛。
一般在安静或黑暗环境内、呕吐后或睡眠后,头痛可有所缓解。
畏光、畏声
是偏头痛的常见症状,也可见于前庭性偏头痛。
畏光:患者在暴露于强光或阳光下时症状可加重。因此更喜欢昏暗的环境,甚至在室内也可能戴太阳镜。
畏声:患者对声音敏感,患者听到关门声或汽车喇叭声等响亮或突然的噪音时症状可加重。患者更喜欢安静的环境,可能会戴耳塞来隔绝噪音。
恶心和呕吐
多与前庭症状同时出现,强度可能从轻微到严重,并且可能由某些气味、动作或食物引发。
视觉先兆
常发生于典型症状发作前。
眼前可能出现闪光、暗点。
常见的是之字形、波浪线状的闪光,并逐渐向周边扩展。
视物模糊(看不清东西)。
单眼看不见东西,单眼或双眼的一边看不见东西。
其它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头部颈部不适,无法耐受运动,焦虑抑郁等症状。
少数患者发作时可伴有短暂的听力下降、耳鸣。
就医科室
神经内科
反复发作眩晕伴头痛者,及时到神经内科就医。
耳鼻喉科
出现眩晕也可就诊于耳鼻喉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前避免自行服药,以免加重症状或掩盖病情。
若平时有写头痛日记、眩晕日记的习惯,可在就医时交给医生,以便给医生更多参考。
症状发作时,建议家属陪同就医,不要自行驾车或骑行,避免跌倒、意外发生。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头晕、头痛、天旋地转感?
症状出现频率有多高?持续多长时间?
发作期间是否出现恶心、呕吐或对光或声音敏感?
这些表现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是否逐渐加重?
病史清单
是否有偏头痛病史?
家族成员有偏头痛或头晕的病史吗?
发病前有哪些诱因?如饥饿,进食奶酪、红酒等食物,情绪激动,劳累等。
之前是否曾经诊断、治疗过?如何治疗的?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前庭功能检测、听力学检查、冷热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头颅磁共振检查(MRI)。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有相关病史、家族史,包括偏头痛病史、偏头痛相关疾病家族史。
发病前有相关诱因,包括饥饿,进食奶酪、红酒等食物,情绪激动,劳累等。
临床表现
症状
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眩晕,可伴头痛、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
体征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以下身体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医生会通过一系列测试评估患者的前庭功能,包括垂直性眼球运动、位置试验、罗氏测试等,以确定是否存在前庭功能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医生会进行神经系统的普查,检查患者是否有神经系统疾病的表现,如肌张力、反射、感觉等方面是否正常。
视觉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视力、瞳孔反应、眼球运动等是否正常,有无眼震。本病可出现自发性眼震、位置性眼震、凝视性眼震等。
心血管系统检查: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是否正常,并排除心血管疾病可能导致的眩晕症状。
检验检查
对于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医生常采用前庭功能检测、听力学检查、冷热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头颅磁共振检查(MRI)等方法检查。
前庭功能检查
目的:检测前庭功能状态,包括耳石温度试验、位置试验、热痛试验、转速试验等。
常见结果:可发现单侧前庭功能减退,提示前庭性偏头痛影响前庭外周或中枢功能。
听力学检查
目的:评估听力状态,包括声导抗、听力阈值、语音辨识度等。
常见结果:多数听力学检查无明显听力损伤的证据,少数患者可有轻度听力损害。
冷热试验
目的:检测半规管功能状态,包括检测半规管的热反应和冷反应。
常见结果:部分患者冷热试验可出现半规管轻瘫和优势偏向,提示半规管功能可能受影响。
注意事项:检查前避免使用影响半规管功能的药物,如抗
组胺药物等。
视频头脉冲试验
目的:评估前庭功能状态,包括前庭外周性和中枢性眼震等。
常见结果:仅能在11%~15%的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发现异常。
注意事项:检查前避免使用影响眼动的药物,如镇静、催眠类药物等。
头颅磁共振检查(MRI)
常使用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像)。
常见结果:见皮质下脑白质、半卵圆中心点状白质高信号。
注意事项: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能进行检查。
诊断标准
确定的前庭偏头痛
Bárány协会和第3版国际头痛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third edition, ICHD-3)联合制定了临床诊断标准,因为缺少特异性标志,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是症状诊断附加排除诊断 。
至少5次中度或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分钟至72小时。
根据国际头痛疾病分类(ICHD),当前或既往有或无先兆偏头痛病史。
一次或多次偏头痛具有至少50%的前庭发作的特征:
头痛至少具有以下两个特征:偏头痛、搏动性、中度或重度疼痛强度、日常体力活动加重。
畏光症和声音恐惧症。
有视觉先兆。
不能用其他诊断更好地解释。
可能的前庭偏头痛
Bárány协会还为很可能的前庭性偏头痛制定了标准,适用于在前庭发作期间有偏头痛特征的患者或者有偏头痛现病史或既往史的患者,但不适用于兼有这两种情况的患者。
至少有5次中度或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分钟至72小时。
仅满足前庭偏头痛标准中第2条和第3条当中的一项(发作期间有偏头痛病史或偏头痛特征)。
不能用其他诊断更好地解释。
鉴别诊断
前庭性偏头痛需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相同点:耳石症和前庭性偏头痛都可以表现为眩晕和平衡问题。
不同点:耳石症的眩晕发作可以由特定的头位触发,诊断主要依赖于位置试验。
梅尼埃病
相同点:
梅尼埃病和前庭性偏头痛都可以表现为眩晕和听力下降。
不同点:梅尼埃病的眩晕发作通常较短,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而前庭性偏头痛的眩晕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梅尼埃病可引起单侧听力下降,而前庭性偏头痛很少导致持续性听力下降。
后循环缺血
相同点:
后循环缺血和前庭性偏头痛都可以表现为眩晕和平衡问题。
不同点:后循环缺血的眩晕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常伴随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表现,如视力、语言或运动功能障碍。后循环缺血需要进行颅脑血管评估,如颅脑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和MRI脑血流灌注分析。
非结构性眩晕疾病
相同点:非结构性眩晕疾病和前庭性偏头痛都可以表现为眩晕和平衡问题。
不同点:非结构性眩晕疾病通常伴随有情绪和心理因素,头晕症状持续时间长,常常伴随其他身体症状。
治疗目的:减轻或终止症状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复发。
治疗原则:参考偏头痛的综合管理模式,急性发作期主要使用曲坦类药物治疗,发作间期进行预防性治疗和前庭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临床常用药物、使用时间及不良反应如下。
常用药物类别 | 药物举例 | 使用时间 | 常见不良反应 |
---|
曲坦类药物 | 舒马曲普坦、佐米曲普坦和利扎曲坦 | 发作期治疗 | 嗜睡、头晕 |
β受体阻滞剂 |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 预防性治疗 | 疲乏、头晕 |
钙离子拮抗剂 | 氟桂利嗪 | 预防性治疗 | 低血压、头晕、心动过缓 |
抗癫痫药 | 丙戊酸、托吡酯 | 预防性治疗 | 头晕、嗜睡、口干 |
抗抑郁药物 | 阿米替林,文拉法辛,去甲替林 | 预防性治疗 | 恶心、呕吐、头晕 |
康复治疗
前庭康复训练是一种针对前庭功能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特定的训练手段,调节前庭系统的敏感性,从而减少或消除患者的眩晕症状。
常见的前庭康复训练包括平衡训练、眼动训练和头部运动训练等。
其它治疗
有研究显示,以下治疗可能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症状。
营养补充剂:辅酶Q10、镁和核黄素等营养补充剂。
外科干预:枕大神经阻滞、肉毒毒素注射、三叉神经外刺激、单次经颅磁刺激和无创迷走神经刺激。
支持治疗:在黑暗、安静的房间内休息或睡觉;用布包裹冰袋,放在颈后部,并轻按疼痛部位。
治愈情况
前庭性偏头痛和其他偏头痛预后类似,多数患者持续存在复发性眩晕,不能根治。
但大多数患者的预后良好。症状发作频率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
危害性
前庭偏头痛会对患者生活的各个方面造成严重影响。
日常生活:患者可能会频繁发作头晕、眩晕和其他相关症状,发作期间感到疲劳或不适,影响他们进行日常活动的能力,例如驾驶、做家务等。
工作:症状发作会干扰患者的工作能力,导致旷工、工作效率降低,甚至无法工作。
心理:症状发作的不可预测性会导致给患者恐惧、焦虑、无助和抑郁的感觉。
社交:以上因素会造成患者无法正常社交,导致社会孤立和生活质量下降。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前庭偏头痛患者应均衡饮食,避免过饥、过饱。以下食物可能会引发症状,需尽量避免。
含
组胺的食物:含有高水平组胺的食物,如陈年奶酪、红酒和腌制或罐头食品。
含咖啡因的食物和饮料:如咖啡、茶、巧克力和能量饮料。
生活管理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休息、安全、运动、心理等多个方面。
休息:充足的睡眠对于控制前庭性偏头痛至关重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避免睡眠不足有助于预防发作。
安全性:患者应避免增加跌倒风险的活动,还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在家中跌倒,例如在浴室使用防滑垫或在淋浴间安装扶手。
锻炼:运动锻炼对前庭偏头痛患者有益,但应避免过于剧烈或引起头部运动的活动。步行、瑜伽或游泳等低强度活动有助于改善平衡并减轻压力。
心理:压力和焦虑等心理因素会引发或加剧前庭性偏头痛。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减少发作的频率和强度。
病情监测
在日常生活中,患有前庭性偏头痛的人需要监测自己的病情变化,以更好地控制症状和预防可能的并发症。
症状发生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
注意观察任何可能加重症状的原因。
监测药物效果及副作用。
观察心理、情绪变化对症状的影响。
随诊复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一般1~3个月需要复查一次,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主要复查项目包括前庭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
预防
前庭性偏头痛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远离诱发因素等有助于预防症状发作。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要保证营养均衡;保持规律作息。
远离诱发因素:少食奶酪、巧克力、腌制食品等;避免熬夜、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的光线刺激,如不要直视霓虹灯,日照强烈时外出应佩戴太阳镜。
女性应注意月经期的生活调理,注意保暖。
确诊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预防发作。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