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外科手术的方式清理、缝合开放性伤口
减少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术后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一般伤口恢复良好,安全性较高
定义
开放性损伤是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局部皮肤或黏膜破损,深部组织与外界相通的机械性损伤。
这类损伤通常需要进行外科清创缝合术,才能使伤口闭合,达到防止伤口感染、使功能和外形得到恢复的目的。
清创缝合术是对新鲜开放性污染伤口进行清洗去污、清除血块和异物、切除失活组织、缝合伤口,尽量减少伤口污染,甚至转变为清洁伤口,达到一期缝合的手术。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可治疗一般外伤、头皮外伤、手外伤、化学性烧伤、电烧伤、动物咬伤等。
治疗效果
一般外伤是指除特定部位如头、面部、手等以外部位的开放性损伤,通常治疗效果较好。
头、面部外伤、手外伤和大面积烧伤依据外伤的损伤程度有不同的治疗效果,整体上危及生命少见,治疗效果良好。
严重开放性外伤可能需要二次或多次清创缝合术,糖尿病患者及自身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出现二次感染,具体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安全性
一般开放性外伤创面不大,手术是非常安全的,风险不大。
对于头面部外伤,手外伤及烧伤在进行清创缝合术有一定副损伤的风险,例如血管、神经及肌腱的损伤。可能出现头面部畸形、手功能恢复不良、大面积烧伤后瘢痕形成。
因此,出现开放性损伤后应及早就诊并遵医嘱治疗是获得安全且有效治疗的关键。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清创缝合术一般属于一级手术,手术过程较简单,操作难度小。开放性创伤严重的根据伤情复杂程度不同,具体实施手术不同,手术等级也有所不同。
一级手术是指风险低、操作简单、低难度的手术。
清创缝合术在我国开展较早,最早记载于晋朝,到当前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根据采取手术的术式不同,费用有一定区别,费用约为200~1500元不等,包括手术费、麻醉费、材料费等。
根据医院等级、耗材种类、麻醉和手术操作不同,费用也会有所差别。
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报销的比例也不同。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情况下在一、二、三级医院都可进行该项手术。
这项手术一般是在急诊科、普外科、骨科完成。
适宜情况
新鲜开放性创伤伤口。
伤后6~8小时以内者。
伤口污染较轻者,不超过伤后12小时者。
头面部伤口,一般在伤后48小时内,争取清创后一期缝合。
不宜情况
化脓感染伤口不宜缝合。
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者,需要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可进行该项手术。
对于受到严重外伤,比如车祸、高空坠落、大面积烧伤等,需要立即抢救患者。尤其是休克患者,应先纠正休克,之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清创缝合。
对于可能为厌氧杆菌感染者,如有生锈铁器造成的创伤,一般只做清创,不做缝合。
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全面查体,必要时配合相关实验室、影像学等辅助检查。
小型开放性创伤,清创缝合后可不住院,定期来院换药即可,外伤严重的需要住院治疗。具体是否住院由医生根据受伤具体情况判断。
住院时间因创伤严重程度、修复组织部位、清创次数、缝合时机等有所不同。
住院时间一般为1~20天不等。
治疗前检查
实验室检查
通常会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传染病指标等。
目的是排除手术不宜情况(禁忌证),发现有水、电解质及
酸碱平衡失调和贫血等情况及时予以纠正。
一般还会检查血型,是备血所需,以防手术时出血较多,需要输血。
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用于对头面部、手等外伤判断颅面骨及掌指骨是否存在骨折,以便制定清创缝合术的具体实施方案。
血管超声:观察受伤部位动静脉受损情况,以及帮助判断即将进行清创部位的重要大血管,避免术中损伤造成严重出血。
其他检查
通常在手术前还会做
心电图、肺CT、血压检查等,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休克,心肺功能能否耐受麻醉。检查发现存在上述不宜情况的患者,不应进行该手术。
治疗前准备
调整正在使用的药物
如果正在使用的抗凝药物(如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影响到凝血功能,往往需要调整或者停用。
控制基础疾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免疫缺陷等疾病时,应给予适当干预措施再行手术,否则可能增加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风险。
因该手术有一定创伤,身体状况较差者可能无法接受该手术,应以拯救生命为先。
术区准备
一般外伤清创缝合术前都应对受伤部位进行适当准备,四肢损伤时将患肢暂时抬高,利于静脉回流,减少出血。
初步清洗伤口周围污物、泥沙,剃除局部毛发,修剪指(趾)甲。
需要皮肤移植时,供皮区应用毛刷蘸肥皂水彻底刷洗,使局部皮肤清洁。
心理准备
意识清晰者应尽可能详细交代受伤原因及部位,并告知医生个人病史,便于医生快速判断伤情制定手术方案,对于术后效果及可能的情况充分知晓。
安排生活工作
手术住院大约需要1~20天,术后可能一个月或者半年内无法参加工作及锻炼。
饮食准备
一般创伤的清创缝合术在
局部麻醉下进行,无特殊饮食准备。
大型开放性伤口需由医生判断是否在
全身麻醉下进行清创,一般情况都非常紧急,无特殊饮食准备。
择期二次全身麻醉清创缝合术的患者,一般术前8~12小时禁食、术前4小时禁饮水,具体时间以医嘱为准。
衣着配饰要求
清创缝合术一般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衣着配饰无特殊要求。
对于择期二次清创患者,应穿着病号服,不要佩戴任何饰品。
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生会详细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手术情况,以及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等,患者或家属需配合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这类手术一般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的,部分可能采取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前需告知医生是否有麻药过敏史。
全身麻醉时,麻醉医生会详细说明麻醉情况、麻醉风险和注意事项,患者或家属需要配合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治疗过程
患者准备
全面查体
医生会查看伤口局部,也会结合病史检查全身情况,
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等),排查
颅脑损伤、心肺损伤及腹腔内更严重的
复合伤存在。
较简单的、小范围的损伤,医生不一定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先进行清创缝合术后再酌情进行其他检查。
纠正休克
已陷入休克的患者,一般可先简单控制伤口出血或加压包扎,立即给予纠正休克治疗。
迅速开通静脉给予输液、输血,使血压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后再进行清创缝合术。
如果休克是由伤口出血造成,可在输液、输血的同时,进行止血、清创、缝合等其他处理。
麻醉情况
伤情复杂,伴有神经、
血管损伤,手术时间较长者,则可能采用
全身麻醉或其他相应麻醉,一般由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协商确定麻醉方法。
治疗部位和切口位置
治疗部位和切口位置视开放性创伤位置而定。
治疗过程
清洗去污
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
剪去毛发,除去伤口周围的污垢油腻(用肥皂水、松节油),用外用生理盐水、双氧水清洗创口周围皮肤。
伤口的处理
常规麻醉后,消毒伤口周围的皮肤,检查伤口,清除血凝块和异物。
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包括皮肤和皮下组织等),可将伤口周围不完整的皮肤边缘切除0.2~0.5cm,切面止血。
必要时可扩大伤口,以便处理深部创伤组织,应彻底切除失活的筋膜和肌肉,直至显露比较清洁和血液循环较好的组织,随后伤口内彻底止血。
缝合伤口
按组织层次缝合创口边缘,修补或吻合重要的损伤的血管;对断裂的肌腱和神经干应修整缝合。胸腹腔的
开放性损伤应彻底清创后,放置引流管或引流条。
污染严重或留有死腔时,应放置引流物或延期缝合皮肤。
包扎固定
伤口皮肤缝合完毕后,即应覆盖敷料,妥善包扎固定。
如进行了血管、神经、肌腱的缝合修复,需应用夹板或
石膏进行肢体外固定,以使缝合的组织处于松弛状态。
治疗感受
若局部浸润麻醉效果良好,患者在术中处于清醒状态,但不会感到疼痛。
若
局部麻醉术中感到疼痛,应立即告知麻醉医师,由其增加麻醉药剂量。
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仅在术后麻药代谢完毕时,才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疼痛。
清创缝合术本身是对开放性创伤的治疗手段,术后会因个人受伤部位,以及耐受能力不同,存在不同程度疼痛。
治疗时间
清创缝合术多应用于开放性创伤修复,情况多较紧急。
对于一般创伤,手术时间在30~60分钟左右,具体时间与患者外伤程度,医生使用设备、技术以及患者实际情况相关。
大面积烧伤患者清创缝合术的时间更长。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注意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局部皮肤瘙痒时不可用指甲抓,避免皮肤损伤感染。
四肢损伤时,最好使受伤部位处于高于心脏的位置,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和疼痛。
对于某些受伤肢体或合并重要血管、神经、肌腱、骨骼损伤者,应采取必要的外固定制动,防止修复组织的撕裂。
稳定情绪:尤其对容貌受损或有致残可能的患者,需要调节心情,必要时选择专业的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上的压力,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病情稳定后,建议早期活动,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和预防并发症。
伤口换药:一般未置引流物的缝合伤口,可于术后2~3d第1次换药;置放引流物的缝合伤口,可与24~48h第1次换药,以后酌情换药。
监测与检查
通常会在术后当天监测
生命体征,包括监测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等,若没有任何异常,第二天撤去监护。
并抽血检查电解质,以防止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水电解质失衡等。
饮食营养
术后以全流食,半流食为宜,少食多餐。
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随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戒烟、戒酒,以利于伤口和骨折康复。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鸡肉、鱼肉、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这样有助于伤口康复。
并发症及应对
出血
当前手术技术配合器械较少出现出血,若切口处理不良可有出血。
单纯渗血可用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压迫止血。明显活动性出血应于麻醉下处理,找到出血点结扎或电凝止血,必要时用可吸收线缝扎止血。
伤口感染
伤口污染严重,可能出现伤口周围皮肤清洁、消毒不当,或因伤口过深,局部引流不畅可诱发伤口感染。
出现伤口感染,需妥善换药,必要时需再次清创,处理坏死组织。
对于复杂外伤或污染较重的伤口,需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有时术前、术中即开始应用,效果更好。
创面愈合缓慢、不愈合
伤口愈合缓慢、不愈合多见于糖尿病患者,或全身创伤后,身体机能恢复欠佳等情况。
应当注意补充营养,治疗糖尿病等原发病,规律换药,必要时应用抗生素和再次清创。
恢复过程
疼痛情况
术后数天常会感觉到疼痛,随着时间而减轻。
如果疼痛难以忍受,可以向医生反映,开具止痛药物。
功能情况
手、足外伤患者术后可能存在功能减退,一般通过功能锻炼,可慢慢恢复。不同体质和伤情严重程度,时间有明显不同。
头面部外伤患者术后可涉及进一步进行面部整形治疗。
瘢痕情况
手术后切口瘢痕会有短期内发红、隆起等表现,一般在半年后
瘢痕逐渐变得平整。
烧伤患者视烧伤深度而决定瘢痕情况,对于重度烧伤后的患者可能还需要多次瘢痕切除、植皮等复杂治疗。
拆线时间
手术后需定期伤口换药,可以每2天一次,术后创面换药至伤口愈合拆线后1周。
四肢的手术伤口一般在10~14天愈合。胸部、腹部、背部、臀部为7~9天愈合。头颈部伤口的愈合时间为术后4~5天。
高龄患者、合并一些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者愈合时间可能会适当延长。
后续治疗
治疗后用药
术后通常会使用抗生素(如
头孢美唑)等,目的是抗感染。
术后还可能根据患者的需求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
复查
出院后如果发现伤口红肿、有渗液、脓液等流出,提示伤口感染、不愈合或裂开,应当立即就医。
复查时间需专科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一般出院后前3周建议每周复诊一次,无异常后,可改为每月1次;3个月无异常,可将复诊时间延长为6个月。
日常生活
适当康复活动,促进身体机能恢复,进行功能锻炼,早日恢复肢体功能。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个人卫生,伤口避免沾水,并保持清洁。
对于出院后仍需服用止痛药、抗生素的患者,应定期随诊复查,以便医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调整药物剂量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