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

更多功能

贫血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贫血是指人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容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症状有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等
治疗方法有药物、输血、手术等
不同类型贫血预后不同
贫血是什么?
定义
贫血指的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容量减少至正常值以下。
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容量测定操作技术复杂、重复性差,而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血细胞比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正确反映循环血液红细胞容量的减少,故临床上凡是循环血液单位体积中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浓度和/或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值即称贫血。
分类
根据不同的临床特点,贫血有不同的分类。
按贫血进展速度
分为急性贫血、慢性贫血。
按红细胞形态
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特点及常见疾病如下表所示。
类型红细胞平均体积MCV(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常见疾病
大细胞性贫血>10032~35巨幼细胞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大量增生的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肝疾病
正常细胞性贫血80~10032~35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80<32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按血红蛋白(Hb)浓度
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贫血,如下表所示。
血红蛋白浓度贫血严重程度
<30 g/L极重度
30~59 g/L重度
60~90 g/L中度
>90 g/L轻度
按骨髓红系增生情况
分为增生不良性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除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外的贫血)。
按发病机制或/和病因
分为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即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
发病情况
总体情况
有文献报道,贫血影响了16.2亿人,占总人口的24.8%,各人群患病率如下表所示。
人口群体贫血患病率(%)
学龄前儿童47.4
孕妇41.8
非孕妇30.2
学龄儿童25.4
老年人23.9
男性12.7
注:患病率指的是指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新发病例和原有病例所占的比例。
不同贫血类型的发病情况
缺铁性贫血
最常见的贫血类型,至少占贫血总体发病的50%。
常见于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地区、婴幼儿、育龄期女性。
我国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为19.1%,妊娠早、中、晚期的患病率分别为9.6%、19.8%、33.8%。
巨幼细胞贫血
多发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或进食新鲜蔬菜、肉类较少的人群。
在我国,叶酸缺乏者多见于陕西、山西、河南等地。
在欧美,多见维生素B12缺乏者和有内因子抗体者。
再生障碍性贫血
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青年人和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男、女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欧美年发病率为(0.47~1.37)/10万,日本为(1.47~2.40)/10万,我国为0.74/10万。
注:发病率指的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年,特定人群中新病例所占的比例。
溶血性贫血
占全部贫血发病的5%左右,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
贫血久了会得白血病吗?
贫血是一种临床症状,是否会转归为白血病需要根据其具体病因判断。
由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慢性消化道出血、溶血性贫血等引起的贫血,有效治疗后不会转向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等引起的贫血,由于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异常和骨髓造血微环境改变,有向白血病转归的风险。
白血病本身会引起贫血、出血等改变。
夫妻一方有地中海贫血能要小孩吗?
夫妻双方中有一方有地中海贫血,是可以生育下一代的,但是需要及时进行夫妻双方的基因检测和孕期胎儿的基因检测。
若一方为地中海贫血患者,而另一方不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是可以生育的,但胎儿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概率是25%,需要在孕期及时予以疾病筛查;
若一方为地中海贫血患者,而另一方为携带者,胎儿罹患地中海贫血的概率是50%,风险较高。
贫血最怕乌鸡白凤丸是真的吗?
贫血最怕乌鸡白凤丸的说法不是真的。贫血属于中医气血不足的范畴,可以服用的药物不止乌鸡白凤丸,还有益气养血口服液当归片等,需要辨证服用。
乌鸡白凤丸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酸腿软、月经不调者;益气养血口服液用于气血不足引起的气短、心悸、面色苍白、乏力等;当归片用于血虚引起的面色发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