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障碍​

更多功能

盆底功能障碍​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由于盆底支持薄弱,导致盆腔器官移位或功能异常
表现为大小便失控、便秘、盆腔器官下垂等症状
自然分娩、妊娠是导致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
症状较轻者首选非手术治疗,3个月效果不佳考虑手术,还可结合物理治疗
定义
盆底肌肉群、筋膜、韧带及其神经构成复杂的盆底支持系统,这些组织互相作用和支持以维持盆腔器官的正常位置。
盆底功能障碍又称盆底缺陷或盆底支持组织松弛,是各种病因导致的盆底支持薄弱,进而盆腔脏器移位,连锁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
如果是女性,会引起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大便失禁等,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如果是男性,可能会引起勃起功能障碍
分类
按解剖结构缺陷及其功能失调,盆底功能障碍分为两大类。
盆腔器官脱垂
由盆底解剖结构损伤或缺陷导致,包含三类情况:
前盆腔的阴道前壁松弛所致的膀胱膨出和尿道膨出或下垂;
中盆腔的阴道顶端松弛所致的陶氏腔疝或肠膨出和子宫脱垂
后盆腔的阴道后壁松弛所致的直肠膨出
盆底功能失调
临床常见病症主要包含压力性尿失禁肛门失禁或粪失禁、性功能障碍、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混合型便秘,后三者均属功能性便秘
发病情况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盆底功能障碍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女性多见,其发病率:50~59岁约占12.5%,≥60岁以上者为76.7%。
在美国,每年约有200000人接受盆底重建术,我国虽尚无准确统计数字,但临床发现此类手术的需求量有明显增高,因此,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快,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研究已成为当今医学关注的热点。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