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胃肠道侧向发育型息肉及早癌、间质瘤、类癌等
剥离消化道黏膜层、黏膜下层治疗消化道早癌或其他病变
绝大多数手术时间为40分钟到2小时不等
多数情况下较安全
定义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是一种通过内镜操作的微创手术技术,是指内镜下将病变黏膜层及部分黏膜下层完整剥离的微创技术。
此外,该方法还可以用于诊断目的,如获取可疑病变的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此技术可以取代传统切除手术,缩短住院时间和恢复期,更保留消化道结构和功能,减轻手术负担。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胃肠道早癌;
黏膜下肿瘤。
治疗效果
ESD可以完整地切除早期肿瘤病变,并保留相邻正常组织,治疗效果明显。
通过精准化治疗,可以将手术切除范围缩小到病变周围的正常组织。
ESD手术创口小,创伤轻微,避免了大面积切除手术带来的术后疼痛。
ESD术后恢复周期短,微创手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恢复效果。
安全性
ESD术一般采用
全身麻醉,而麻醉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患者在接受手术前,应仔细评估麻醉风险,确保安全。
ESD手术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固有肌层的损伤从而出现出血和穿孔的风险。术前准备和术中精细操作与积极的术后护理可以降低相关风险。
ESD手术后的并发症包括术后迟发性出血、穿孔、
消化道狭窄、术后感染等。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ESD是一种微创手术,操作难度较高,以下是一些可能会增加ESD手术难度的因素:
肿瘤或病变的位置和大小:如果病变位置较靠近消化道的弯曲处或其他手术难度较大的位置,则手术难度可能增加。此外,病变的大小也会对手术难度产生影响,病灶过大也会增加操作的难度。
消化道的解剖结构:消化道的解剖结构对内镜的操作会产生一些限制。
患者年龄和身体情况:年龄较大或有其他健康问题的患者手术难度可能会增加。
医生的技术和经验:ESD技术较为复杂,需要医生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如果医生的手术技能不够成熟,操作难度也会增加。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在我国,根据患者所处医院的级别和位置,以及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难度,ESD术的治疗费用可能会在几万元不等。
手术治疗之前,患者需要与医生详细沟通并进行费用预估,避免出现费用方面的问题。
医院科室选择
推荐就诊于综合医院消化内科行ESD手术。
复杂情况无法判断肿瘤是否处于早期时,可以选择普通外科进行咨询。
适宜情况
消化道侧向发育型息肉
消化道侧向发育型
息肉是指起源于消化道黏膜的一类平坦型病变,主要沿黏膜面侧向生长,该型息肉与
结肠癌病变密切相关。由于改型息肉较平坦,常规黏膜切除(EMR)术不易完全切除,需型ESD手术。
胃肠道早癌
包括
早期胃癌、食管癌和
结直肠癌等,主要指的是浸润深度未达固有肌层且无淋巴及血行浸润、转移的病灶,无论
肿瘤的位置及大小,均应尽快行ESD手术。
黏膜下肿瘤
黏膜下肿瘤如间质瘤、
平滑肌瘤、
类癌等,如位置较浅,通过ESD可以完整剥离病变;如肿瘤较深,ESD剥离病变的同时往往伴有
消化道穿孔的发生,有丰富内镜治疗经验的医生可尝试运用。
不宜情况
病变隆起试验阴性(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后局部无明显隆起),提示病变基底部的黏膜下层与固有肌层间有粘连,肿瘤可能已浸润至肌层组织。
心脑血管手术术后服用抗凝剂、血液病或凝血功能障碍者,在凝血功能没有得到纠正前,严禁行ESD治疗。
未得到适当控制的可能威胁生命的循环与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严重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哮喘发作期等。
严重肝功能障碍(Child-Pugh C级以上)、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严重贫血、胃肠道梗阻伴有胃内容物潴留的患者。
妊娠期妇女。
腹膜炎、肠穿孔、腹腔内广泛粘连以及各种原因导致的肠腔狭窄者。
治疗前检查
内镜检查
行ESD手术前需先通过
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检查大致评估病变区域的大小、深度和形态,以确定手术范围和手术难度。
影像学检查
如CT、MRI、超声检查等,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病变的位置、大小和深度,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确定手术方案和手术难度。
实验室检查
肝肾功能、
肿瘤标志物和血常规等检查可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
心电图检查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需要在术前进行
心电图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心脏情况是否适宜手术。
传染病学检查
在手术前需要测定血清乙肝病毒、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病毒等,以防止出现病毒散播。
凝血功能检查
ESD手术涉及到切割黏膜,因此需要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查。
治疗前准备
在进行ESD手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下面是一些常见的ESD手术前准备措施:
停止抗凝剂和抗血小板剂
患者如果使用抗凝剂和/或抗血小板剂,需要提前停药,避免出现手术出血风险。但在停药前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
胃肠准备
食管、胃ESD手术前需要空腹,大约8小时不进食,以减少手术时呕吐、误吸等可能,同时减少手术的风险。
如患者需行结直肠ESD手术,需于前晚以及检查当日进行清肠准备。
安排好陪诊人员
手术结束后,患者可能出现恶心、晕眩等症状,因此需要安排至少一名陪诊人员,以确保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签署知情同意书
在手术前需要与医生充分沟通和了解手术的目的、方法、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然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做好术前心理准备
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因此需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心理准备,以减轻手术对患者的精神压力。
治疗过程
术前准备
首先,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病情、身体状况、手术部位和手术风险等。
在确定手术可行性和安全性后,医生会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准备,包括停止抗凝药物、空腹等。
麻醉
手术时需要对患者进行
静脉全身麻醉,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病变标记
内镜医师利用内镜观察病变的位置、大小、边缘、形状等,然后在病变周围标记出精确的边缘。
黏膜下注射
内镜医师在黏膜下层注入液体(如生理盐水、
甘油果糖、
玻璃酸钠等)到病变周围,随着
肿瘤组织的膨胀,为手术操作提供空间。
黏膜剥离
在注射完成后,医生通过高频电刀等工具,进行病变的切割、剥离。ESD手术要求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非常小心,以免造成损害。
黏膜剥离结束后,内镜医师负责使用热活检钳、钛夹等器械处理创面,预防术后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治疗时间
ESD的治疗时间因患者病情、手术部位和手术难度等不同而异,一般在40分钟到2小时之间不等,某些复杂情况下可能超过2小时。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ESD手术后患者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劳累和过度活动。
术后患者需严格遵照医嘱进行饮食,大部分情况下需要禁食水几日,逐渐恢复至流食,最终至正常饮食。
术后医生和家人需要通过沟通、支持患者,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疑虑情绪。
监测与检查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监测
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指标。
手术后通常需要将切除的
肿瘤和切除边缘进行组织检查。通过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肿瘤是否完整切除,如若存在残留,可能需要追加外科手术。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去医院进行随访,以便观察恢复情况、评估疗效、及时处理出现的并发症等问题。
饮食营养
患者在禁食水几日后,需要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并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或过于油腻的食物,以免对胃肠道造成刺激。
患者需要注意营养摄入,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以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豆腐、鲜鱼等,并添加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和水果。
恢复过程
由于ESD手术复杂性和难度较大,存在出现一些并发症的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出血
在ESD手术中,由于需要切除黏膜组织,可能引起出血。严重的出血内镜无法止血时需行外科手术治疗。
穿孔
在手术过程中,需切除消化道黏膜层及部分黏膜下层,如操作不慎或肿瘤浸润较深,可能出现
消化道穿孔,严重的穿孔可能导致
腹膜炎甚至全身感染。
气胸、皮下气肿
ESD手术过程中需在胃肠道注入
二氧化碳扩张管腔,可能导致二氧化碳进入胸腔或皮下,引起气胸或
皮下气肿。
消化道狭窄
大范围ESD术后可能会形成消化道管腔狭窄,影响消化道功能。
感染
手术过程中和术后创口处容易受到胃肠内菌群的污染,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
其他症状
手术后有时可能会导致患者排便不畅、腹胀、轻度腹痛等不适。
后续治疗
病理学检查
术后切除的病灶需要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病灶的组织类型、分级和侵袭深度。
病理学检查主要是为了评估肿瘤是否完全切除、术后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残留肿瘤的治疗
在ESD术后,可能会存在残留肿瘤,这时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放疗和化疗等。
随访复查
随访是ESD术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需要每半年或一年定期进行
内镜检查、CT检查以及
肿瘤标志物的检查,以及对术后病情进行评估和处理。
日常生活
饮食
患者需要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肠道、引起胃肠道不适。建议患者少食多餐,多食用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如米粥、面条、白粥、面包、水果、蔬菜等。
休息
术后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疲劳,以免引起身体不适。在康复期间,患者需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定期复查
患者需要按医生安排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和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复查包括内镜检查、CT等影像学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等。
健康宣教
术后患者要合理看待自己的病情,树立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恐惧,适当咨询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员的意见,积极面对治疗和康复。如果患者出现强烈的情绪波动,可以适当寻求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团队的帮助。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