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猪带绦虫幼虫囊尾蚴寄生颅内所引起的疾病
以癫痫、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发热、精神障碍为主要特征
人误食猪带绦虫的虫卵,体内孵化出的幼虫寄生在脑组织
针对病因治疗,可对症治疗和手术治疗
定义
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在脑部、眼睛、皮下组织、肌肉及眼部等引起的疾病。其中脑囊虫病约占囊虫病的80%以上。
人误食猪肉绦虫虫卵,在人体内发育成囊尾蚴,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脑膜、脑实质和脑室内。
患病后脑损伤严重,可出现头痛、浑身无力、肢体
运动障碍,严重者可出现继发癫痫、视物不清,甚至失明。
分类
按照病变部位分类主要包括以下4个类型。
脑实质型:包囊位于脑实质,是最常见的,约占65%。
脑室型:包囊位于第三和第四脑室内,约占9%。
脑膜型:包囊位于脑膜,约占约3%。
混合型:各种类型可合并存在,约占23%。
发病情况
估计全球有2000万以上脑囊虫病,且年病死者多达50000人。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居多,我国的流行区主要在东北、华北、西北一带,暂无权威发病数据。
我国周边地区,包括俄、印、巴、菲律宾和印尼广泛流行。
致病原因
发病过程
人可因为吃生或未煮熟的含有虫卵(囊尾蚴)的猪肉(俗称米猪肉),经胃液消化孵化出幼虫,钻入胃肠壁血管,随血液循环寄生脑组织。
虫卵(囊尾蚴)进入人体后,约2个月左右发育成囊虫,囊虫由头、颈、体三部分组成。
头节深埋肠黏膜内,虫体以肠内消化的食物为营养,颈节产生节片形成链体。
随着虫卵的受精发育,孕节片形成,从链体脱落,随粪便排出经口感染。
一般患者体内的猪肉绦虫多为1条,个别有感染2~7条或更多者。
囊虫内含黄色的囊液富含蛋白,可引起周围的炎症反应。
传播过程
传染源
传播途径
外源异体感染:摄入附有虫卵的蔬菜或瓜果后而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自身体外感染:绦虫病患者虫卵随粪便排出污染了手或食物,经口感染。
自身体内感染:绦虫病患者呕吐或肠道逆行使节片回流到胃内。
易感人群
青壮年男性。
高危因素
普通人群摄入附有虫卵的蔬菜或瓜果后而感染。
绦虫患者的手部沾染虫卵,污染食物,可经口感染。
主要症状
根据囊虫寄生在脑组织部位不同,症状可分为以下六种。
癫痫症状
脑实质内的囊虫引起的癫痫症状最常见,可以是首发的症状,也可以是唯一症状。
癫痫发作形式多种多样,同一患者亦有多种发作类型。
意识丧失和全身抽动的表现最常见,也可见上腹部不适,发愣、两目不动、运动、感觉、意识、行为等不同程度的障碍。
癫痫发作频率低,间隔时间大多在3个月以上,有的数年发作一次,小部分癫痫有自行缓解倾向。
癫痫发作后可出现短暂的肢体瘫痪、视力下降、短暂性失明失语等。
颅内压增高症状
头痛最为突出,可伴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严重者会出现昏迷或不同程度的
意识障碍,甚至
脑疝形成。
部分患者头痛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头晕。
可突然发生剧烈的头痛、眩晕、呕吐、呼吸循环功能障碍和意识障碍,甚至突然死亡,称之为Brun征。
脑膜炎症状
囊虫位于脑皮质浅部或软脑膜时,可引起
脑膜炎样改变,以颅底脑膜炎常见。
大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出现发热、头痛、呕吐、颈部僵硬、颈部活动时疼痛明显、膝关节不能伸直等。
精神认知障碍症状
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损害、记忆减退、理解判断力下降。
轻者出现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如头昏、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
重者出现痴呆样症状,表现为记忆、思维、理解、计算、学习能力、语言和判断能力的障碍。
还可出现抑郁、躁狂、幻觉、妄想等症状。
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
囊虫多位于大脑皮质,可出现相应的偏瘫、失语、感觉异常。
位于小脑则出现肢体运动不协调、
步态异常、易跌倒和眼球颤动。
其他症状
可累及脊髓,较少见,进入椎管压迫脊髓,产生压迫症状。
可引起肢体疼痛、瘫痪、
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就医科室
神经内科
出现头昏、上腹部不适、视力障碍、发愣甚至是
意识障碍等表现时,建议到神经内科就诊。
神经外科
出现肢体行走障碍,大小便失禁,认知功能下降,建议神经外科及时就诊。
精神科
以抑郁、躁狂、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起病的患者可以到精神科就诊。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建议及时尽早就诊,避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有喷射状呕吐,小便失禁者先在神经外科治疗,待稳定后再于神经内科就诊。
就医准备清以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出现癫痫症状?
是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嗜睡等意识障碍?
是否出现发热,全身酸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是否出现记忆减退、理解判断力下降?
是否出现思维、理解、计算、学习能力、语言和判断能力的障碍?
还可出现抑郁、躁狂、幻觉、妄想等症状?
是否出现肢体疼痛、瘫痪、
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上述症状的?
起病比较急还是比较隐匿、慢慢出现的?
病史清单
患有哪些疾病,目前服用哪些药物?
是否有食生菜、生肉等习惯?
是否去过牧区或接触过疫水?
是否有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
生活周围环境中是否有该类型患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影像学检查:头颅CT、MRI检查。
其他检查:血常规、粪常规、血液或脑脊液抗原抗体检查、脑电图检查、脑组织活检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多有食生菜、生肉的生活习惯。
生活在疫区,或者去过牧区或接触过疫水。
症状
癫痫发作:全身抽动,突然神情呆滞、两目不动、运动、感觉、意识、行为等不同程度的障碍。
颅高压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视物不清,甚至出现昏迷或不同程度的
意识障碍。
其他症状:肢体疼痛、瘫痪、
感觉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
查体
神经系统查体
意识水平:医生观察患者意识状态是否有出现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肌肉力量:观察患者是否能够完成抬手,坐起,站立等动作。
肌张力变化:被动活动关节时出现阻力增高。
姿势平衡障碍:走路时
步态不稳,需要辅助,难以保持平衡。
异常步态:走路是否出现不稳,缓慢以及异常步伐。
精神障碍检查
医患交谈互动、量表检查判断患者在是否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
情绪障碍,如注意力记忆力受损,任务执行功能下降、抑郁、睡眠障碍等。
检查检验
实验室检查
检查目的:是最直接和最可靠确诊方法。
常用项目:血常规,粪便常规检查
常见结果: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比例多超过10%或更多,粪便检查有时可以查见猪囊尾蚴。
注意事项:空腹抽血,需在大便的每个部位都蘸取少量粪便。
脑脊液常规检查
检查目的:是常规的确诊方法之一。
常见结果:
脑脊液压力升高,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主,蛋白含量增高,部分患者脑脊液中可找到虫卵或幼虫。
注意事项:脑脊液检查后去枕平卧6小时等。
影像学检查
检查目的:明确脑内,脊髓占位情况,帮助临床诊断。
常用项目:头颅CT、头颅磁共振检查(MRI)、脊髓磁共振检查。
常见结果:
头颅CT可见脑内有多个、散在或集中的高密度、低密度或高低混合密度病灶,直径为0.5~1cm。
头颅MRI可见脑内单发或多发圆形或椭圆形病灶,有的囊内可见头节影,增强扫描出现环状强化。
注意事项:
头颅CT具有放射性,妊娠期女性禁用。
头颅MRI检查过程中不可佩戴或携带任何金属物件,若有金属植入物,需告知放射科医师,由医生决定是否可进行检查。
脑电图检查
检查目的:确定癫痫类型配合用以辅助诊断。
常见结果:
异常脑电波在各导联均表现为中、高波幅的θ波、δ波活动为主的基本节律。
局限性异常表现为某一脑区的慢波活动。
发作性异常波在弥漫性异常的背景上有局灶性高波幅慢波增多,以及阵发性棘(尖)波或棘(尖)-慢综合波发放。
注意事项:
将头洗干净,勿使用美发产品。
不穿化纤衣服。
避免过饥检查。
检查前应按时服用抗癫痫药物。
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查
检查目的:血清和脑脊液中囊虫抗原、抗体的检测是诊断的重要手段,并判断疾病的演变规律和观察药物的疗效。
常见结果:血和脑脊液中囊虫抗原、抗体为阳性。
注意事项:随着治疗抗原浓度下降,虫体死亡后抗原可转阴,囊虫抗原检测的阳性率不如抗体的检测。
鉴别诊断
脑转移瘤
相似点:影像学检查均为
颅内占位性病变,有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
不同点:
脑转移瘤一般可以找到原发灶,病灶周围常见大面积不规则水肿。
脑转移瘤以幕上多见,增强扫描很少出现完整的环,且环不规则,厚薄不均。
脑脓肿
相似点:发作期间有发热,全身酸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不同点:
脑脓肿可以找到感染源,如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脑外伤,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
脑脓肿MRI增强扫描显示环状强化大小不一,单发居多,脓肿周围常见大范围水肿。
脑弓形虫病
相似点:疾病初期可无症状,确诊都有赖于病原检查或免疫学检查。
不同点:
脑弓形虫病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
肿瘤、
器官移植和艾滋病等患者,可能有长期养猫史。
脑弓形虫病MRI为脑内广泛小圆形及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增强为广泛小片状强化。
治疗目的:尽早、足量、足疗程药物驱虫,个体化抗癫痫药物控制症状、使患者尽早正常生活和工作。
治疗原则:药物针对病因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对症治疗时预防过敏反应和
颅内高压危象发生,最后手术针对并发症治疗。
病因治疗
目的:驱虫。
注意事项:
口服阿苯达唑治疗必须住院,要积极降颅压,减轻水肿,密切观察意识和瞳孔变化。
驱虫治疗坚持小剂量、分阶段、长疗程的原则。
对症治疗
消除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常用药物: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
注意事项:
地塞米松需要大剂量静脉使用,使用时需注意用药引起的糖尿病、高血压、
消化性溃疡的危险,需严格监测血糖、血压,使用胃酸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
20%甘露醇脱水注意监测肝肾功能,需要及时补充电解质。
抗癫痫治疗
治疗目的:控制癫痫发作。
注意事项:单药治疗,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医生的指导下减停药物等。
精神、心理症状治疗
注意事项:用药后切勿突然停药,如有减药或停药需求,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可出现恶心、便秘、腹泻、出汗增多、
直立性低血压、食欲增加、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
并发症的治疗
以手术治疗为主。
弥漫性脑实质
囊虫病,伴严重脑水肿和颅内高压,内科治疗前可采取双侧颞肌下减压术。
单发或某一脑叶囊虫病患者可行囊虫病灶摘除术。
治愈情况
本病应积极对因对症治疗,经手术干预可达临床治愈。
预后主要与囊虫寄生在脑组织的部位、数量有关,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危害性
本病后遗症多,脑组织及大脑中枢损伤严重,可出现头疼浑身无力,肢体
运动障碍。
最严重的是继发癫痫,眼睛视物不清,甚至失明等,可导致 生活不能自理。
通常病程较长,给患者、家属、社会带来巨大负担。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主要是不吃生菜、生肉,饭前便后要洗手,以防误食虫卵。
健康饮食,忌未煮熟不卫生食物,多食蔬菜和富含纤维食物。
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有癫痫患者避免饮酒、咖啡、浓茶等功能性饮料。
生活管理
急性期有头痛、恶心等颅内压高症状者应多卧床休息,避免环境嘈杂。
部分患者可能遗留继发性癫痫,避免长时间看电视、手机,避免独自游泳、登山,避免前往歌舞厅、游戏厅等有闪光刺激的场所。
病情监测
根据医生建议复诊,通常完成抗寄生虫治疗后,每6个月神经影像学随访检查。
如果随访影像学检查显示持续存在病变,再给予一次抗寄生虫疗程。
预防
首先尽量减少去疫区长期生活。
不吃生菜、生肉,饭前便后要洗手,以防误食虫卵。
如生活在疫区,需避免人畜共厕。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