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结核瘤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结核杆菌后形成的一种肉芽肿样病变。常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结核。目前我国结核的发病率已大为降低,脑结核瘤的发病率为1.4%,占颅内占位病变4%左右。脑结核瘤可发生于颅内任何部位,位于幕下较幕上者多,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临床上脑结核瘤分二型:全身型:伴有其他器官活动性结核,如肺、淋巴结甚至全身粟粒样结核,常伴有
结核性脑膜炎,全身情况差,一般预后差。局限型:临床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
颅内高压症状,此型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1.全身型
(2)伴
骨与关节结核,胸壁与颈淋巴结核慢性脓瘘等表现,或
结核性脑膜炎表现。
(3)
颅内压增高征象及小脑功能失调症状:病人有头痛,呕吐及
视乳头水肿,局限性脑损害症状,眼震、肢体
共济失调等表现。
2.局限型
(1)表现有低热、盗汗、消瘦、血沉快等结核征象。
(2)
颅内高压症状和局限性脑损害症状,表现头痛、呕吐及视乳头水肿,偏瘫、失语,癫痫发作,小脑损害症状如眼震,肢体共济失调。
1.体检
检查视力、视野和眼底。有无偏瘫、偏侧
感觉障碍、失语和小脑体征。胸部检查有无异常。
2.检验
血沉多增快,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并不能排除结核球,只表明其可能性小。
3.胸部X线检查
4.颅骨X线平片
除
颅内压增高征象外,偶见结核瘤钙化。但需注意钙化点常位于颅底且可多发,钙斑部位不一定是主要病灶所在且无特异性。
5.CT或MRI扫描
可直接显示病变部位及大小。
6.腰椎穿刺
一般可进行测量压力,检查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和蛋白、糖、氯化物定量等。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配合辅助检查多可明确诊断。诊断要点为:有颅外结核病灶史;慢性病容;30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多见;病程多为亚急性;有颅内增高征和局灶性神经系体征,尤其有癫痫发作。
脑结核瘤应与颅内其他感染性疾病和颅内其他占位性病变相鉴别。结核性脑脓肿即使通过CT和MRI检查,也不能与其他细菌性脑脓肿相鉴别,需要其他检查协助。
脑结核瘤的治疗多主张先采用药物治疗4~8周,再通过CT或MRI复查,若症状不改善,结核球不缩小,再考虑手术切除。药物治疗抗结核药物的选择原则与
结核性脑膜炎相同,即
异烟肼、
利福平、乙胺丁醇和链霉素联合应用,多能获得理想的疗效。
常规治疗方案:以异烟肼为主联合链霉素、利福平或乙胺丁醇,或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三联疗法,如经治疗后症状好转,3个月后可改为异烟肼和乙胺丁醇二联疗法,总疗程为1.5~2年。二线抗结核药物有
吡嗪酰胺、
对氨基水杨酸、
乙硫异烟胺、
环丝氨酸、
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
阿米卡星)等。由于抗结核治疗的耐药情况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因而采用3~4个一线药物联用或一、二线药物合用。
在治疗过程中个别病例在症状改善的同时,反而出现病变体积增大,并伴有表浅淋巴结增大,称为“反常性膨胀”,出现这种情况时治疗方案可以不变,只需停用激素,但有时这种情况可持续1年左右。
现代技术的发展,脑结核瘤经抗结核药物治疗大多数可治愈,尤其对位于脑功能区和脑干部位者药物治疗更为重要。不论哪种手术,术后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样重要,因此,无论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必须继续抗结核药物治疗,在总的疗程结束后,采用CT或MRI检查,随访6个月,复查病人是否有复发现象。
加强对结核病的防治,对于结核病患者,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