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脑前后循环区域的血液减少状态
常见肢体瘫痪、感觉障碍、语言功能障碍、意识障碍、头痛、头晕、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等表现
发病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病变、小动脉病变、低血压、血液黏稠度高、血管炎症、遗传因素等有关
以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为主
定义
脑供血不足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前后循环区域供血不足,引起
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功能障碍。
“脑供血不足”是脑缺血的通俗说法,并不是规范的医学名词。
通常所指的脑供血不足主要指脑血流量25~45 ml/(100g·min),多为长期、慢性过程,是本文的主要阐述对象。
而急性、重度的脑灌注不足,即脑血流<20 mL/(100 g·min)时,会引起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具体内容可参考相关词条。
分型
按缺血部位分型
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
因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病变引起。
涉及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等部位。
前循环/颈内动脉系统缺血
因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病变引起。
涉及眼部、大脑半球的额叶、颞叶、岛叶及基底神经节等部位。
全脑缺血型
多发血管病变。
同时涉及前、后循环系统。
按缺血程度分型
Ⅰ型:以头重、头痛、头晕、昏睡、记忆力下降等非特异性临床症状为主
Ⅱ型:在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发现头颅磁共振检查、颅脑CT等检查异常。
Ⅲ型:在Ⅱ型基础上合并血管超声或影像检查发现颈动脉、
椎动脉狭窄、闭塞等血管结构性改变。
发病情况
脑供血不足属于临床常见问题,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我国中老年人群中本病患病率:45~50岁为25%,50~65岁约50%,65岁以上约66%。
致病原因
脑供血不足的致病原因主要与大
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低血压、血流成分改变、血流动力学改变、颈椎病、
血管炎等有关,其他致病原因还在研究当中。
大血管狭窄:因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等原因引起颅、内外大血管的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如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等。
小血管穿支动脉病变:因脑内的小血管病变所致,常由于高血压引起动脉硬化性、血管淀粉样变性、遗传性脑小血管病,如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ADASIL)。
循环障碍型(低灌注型):因心脏、血压自主调节功能、血流动力学、血液成分异常引起,如低血压、
心功能不全、主动脉瓣病变、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异常蛋白增多症等。
诱发因素
大量出汗、脱水
短时间内的大量出汗、脱水会导致血压骤降,从而使血液供应脑部循环不足。
感染
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会增加人体的耗氧量,血氧需求量增加,从而增加心脏负担,负担过重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诱发脑供血不足。
吸烟、饮酒
长期吸烟、饮酒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狭窄及供血不足。
颈部活动或体位变化
突然、大范围地转动头部可加重椎动脉受压,加重缺血。
突然的体位变化,如由坐位或卧位站立时,可引起血压快速变化,加重缺血。
高危人群
具有下列任何危险因素者,为本病的高危人群。
中老年人群。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异常,超重、肥胖、房颤等。
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
发病机制
正常的人体脑血流量50~60 mL/(100 g·min)。
当脑血流量处于20~40 mL/(100 g·min)时,可出现
葡萄糖利用和蛋白质合成障碍及一系列病理生理学改变。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非特异性脑功能障碍,即脑供血不足。
当脑血流量<20 mL/(100 g·min)时,会出现细胞电活动及膜衰竭,导致脑细胞死亡。多发生在局部脑区,表现为对应脑区功能障碍,如肢体无力、麻木、失语等,即脑梗死。
主要症状
一般症状
可同时出现一种或多种不适,如头痛、头晕、头昏、头胀、头沉、脑鸣、全身疲乏等。
部分患者可有轻微的肢体麻木或无力感、耳鸣、听力下降、视力下降、大小便控制能力下降等。
认知功能障碍
常出现反应迟钝、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执行能力下降、口语表达障碍等。
睡眠障碍
大多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睡眠异常,尤其是失眠。
常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早醒、日间思睡、夜间失眠等。
情绪障碍
情绪低落、烦躁、易怒、神情淡漠、对新鲜事物不感兴趣等。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抑郁、焦虑等表现。
并发症
脑白质脱髓鞘
长期、广泛脑供血不足引起脑白质损伤。
主要表现为强哭、强笑、易激动、记忆力减退等精神症状。
还表现为发音不清、视力障碍、感觉减退、肢体活动不利等症状。
血管性痴呆
因长期脑供血不足引起严重的高级脑功能障碍。
主要表现为执行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生活能力下降等。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多表现为眼前发黑、眩晕、一侧肢体无力、感觉减退、说话吐字不清、失语、
饮水呛咳等,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全身抽搐等。
就医科室
神经内科
如体检发现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恶心、眼前发黑、记忆力减退、失眠或嗜睡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急诊科
如出现一侧肢体无力、面瘫、昏迷、全身抽搐等症状,建议尽快到急诊科或神经急诊就诊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若有每天记录血压、血糖的习惯,可以将记录提供给医生。
建议家属陪同就医,避免自行驾车或骑行就医。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有没有头痛、头沉、恶心、眼前发黑?
有没有记忆力减退、失眠或嗜睡?
有没有一侧肢体无力、面瘫、失语、昏迷、全身抽搐?
症状有加重吗?有明显诱因吗?
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吗?
病史清单
家族中是否有相关病史?
近期有做过体检吗?体检结果如何?
是否存在油腻饮食、暴饮暴食的情况?
吸烟、喝酒吗?
是否有其他疾病?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血脂。
影像学检查:头颅CT检查、头颅核磁共振检查。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中老年人。
有脑血管病家族史,超重、肥胖。
有吸烟、饮酒、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习惯。
临床表现
症状
出现头晕、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工作能力减退、睡眠障碍、
情绪障碍或急性神经功能缺损如肢体瘫痪、
感觉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
体征
听诊:在颈三角及锁骨上方,可能会听到颈动脉
血管杂音,有助于判断存在血管狭窄。
眼底检查:可发现眼底缺血或眼动脉钙化病变或
动脉栓塞。
肌肉力量检查:通过患者抬手、坐起、站立、行走等动作,判断肌肉情况。
皮肤感觉检查:用棉签在患者皮肤上滑动,或用钝针轻扎皮肤,根据患者反馈的情况,评估是否出现感觉障碍及程度。
吞咽功能检查:通过观察患者喝水有无
呛咳来评估吞咽功能。
语言功能评估:通过让患者复述完整句子,或主动说出完整句子,或阅读等,评估语言障碍情况。
认知功能检查:可通过常识问答、计算、图片辨认等评估智力水平。
实验室检查
目的:及时发现危险因素,评估身体整体情况,帮助确定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治疗过程中,部分项目可能需要定期复查。
影像学检查
血管超声检查
可发现颈动脉、椎动脉是否出现狭窄、血流变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血管硬化程度如何。
注意事项:检查过程中需根据医生要求,保持安静,完成转头、吸气、屏气、呼气动作。
头颅CT、磁共振检查(MRI)及血管造影(MRA、CTA)
可发现脑缺血病灶、梗死灶,排除其他脑器质性疾病。
可表现为脑白质疏松、多发的、新旧不一的小缺血灶、低密度区、脑室扩大、
脑沟变宽。
磁共振灌注造影成像还可以显示脑部灌注情况。
CTA或MRA可评估脑动脉狭窄情况。
注意事项:有假牙、体内有心脏支架等金属植入者,需告知放射科医生由医生决定是否能行MRI检查。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PET可对脑组织含氧量与
葡萄糖代谢的情况进行评估,l是测定局部脑血流量和代谢的“金标准”。
可发现广泛或局部脑内代谢水平降低。
注意事项:
检查前一般需要禁食6小时,避免服用高糖类食物。
检查后尽量多饮水,促进显影剂排出。
检查费用较高,一般不作为临床常规检查。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目的:准确判断血管狭窄部位、长度、程度、形态、数目及狭窄远端供血情况、血管代偿情况;估计脑缺血程度、发现夹层动脉瘤或并发其他血管性病变情况。
注意事项:
检查的前6小时不要吃东西,也不要喝水或饮料。
检查前需要进行碘过敏试验。
保持检查部位皮肤清洁。
神经心理学评估
神经心理学评估各种量表需要由医生使用和解读,不建议自测判断。
情绪评估
常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估。
对于有精神病症状的患者还可采用神经精神量表(NPI)。
认知功能评估
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进行筛查。
若筛查发现认知功能,可进一步采用各专项功能量表进行全面评估,常用
阿尔茨海默病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数字广度测试(dDST)、画钟测验(CDT)、连线测验等。
判定出现
认知障碍的分值(测评阈值)与被测试者的受教育程度有关。受教育年限越长,测评阈值越高。
诊断标准
根据《慢性脑缺血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如下。
人群:患者年龄通常大于60岁。
病程:起病隐袭,病程长,一般超过3个月;症状可有波动性。
症状:具有慢性脑功能不全的表现,如头晕、头昏、
头胀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情绪不稳定,睡眠障碍及情绪障碍等;无肢体瘫痪、麻木、失语等局部脑功能障碍。
病史: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冠心病病史。
辅助检查:存在脑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脑部低灌注的证据。如眼动脉、颞动脉、桡动脉等周围动脉硬化表现,头颈部血管杂音,脑部低灌注;但无脑梗死、脑缺血等器质性改变。
鉴别:排除其他可导致相关临床症状的神经、
精神疾病,如癔病、焦虑
躯体化障碍、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
鉴别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
相同点:均可出现记忆力、计算力下降等认知障碍。
不同点:
阿尔茨海默病以遗忘近期发生的事(近记忆力减退)为特征,头晕、头重等症状不明显。
头颅MRI可出现颞叶、
海马处脑萎缩,可无脑白质脱髓鞘、
脑血管狭窄等表现。
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相同点:均可出现头晕、头痛、走路不稳、视物模糊,CTA检查均可显示锁骨下动脉血管存在狭窄或闭塞的情况。
不同点:
双侧上肢血压相差20mmHg(2.6TkPa)以上,或上肢血压测不出,患侧颈部可闻及血管杂音。
神经症
相似点:均可出现头重、头晕、失眠、记忆力下降、焦虑、视物模糊等表现。
不同点:
神经症患者症状繁多,且多涉及心血管、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多症状伴随,可有情绪变化。
血管超声、头颅CT、MRI、PET等检查无与症状相应的脑部病变。
治疗目的:改善脑供血,纠正或缓解脑缺血的症状,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治疗原则:无症状患者以控制危险因素及药物治疗为主;有症状者,药物治疗配合血管内治疗。
一般治疗
积极治疗已患有的疾病,如
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
适当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调整饮食,坚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调节血脂药物
对于具有卒中高风险的患者,建议控制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在100mg/dl以下。
注意事项:
用药前和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可能出现肝功能损伤、横纹肌溶解、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
抗血小板药物
注意事项:
进行支架治疗后通常合并使用2种抗血小板药物(双抗)。
其他药物
介入、手术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
适应证
有症状性者,颈动脉狭窄超声显示≥70%或者血管造影显示≥50%。
无症状性者,血管造影发现狭窄≥70%。
椎动脉狭窄严重侧支循环难以代偿,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常用术式
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椎动脉狭窄:球囊血管扩张与支架置入术。
手术风险
存在一定的脑梗死、脑出血、颅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风险。
外科手术治疗
一般应用于不能进行介入治疗或效果欠佳的患者。
通常为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即用外科手术方法建立脑的侧支循环通路。
常见方法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外血管直接吻合术、自体血管移植搭桥术、大网膜颅内移植术。
禁忌证:6个月内曾出现颅内出血,或者发生过心肌梗死、较大动脉瘤的患者,不能接受该手术。
注意事项:术后易发生
脑水肿、颈部水肿、喉头水肿等并发症。
其他临床治疗
有睡眠呼吸低通气障碍者需积极纠正低通气综合征,可考虑使用呼吸机辅助夜间睡眠。
也可以考虑咽后壁成形术,以纠正夜间呼吸低通气。
中医治疗
总的原则是活血化瘀、益气通络。
常用汤剂或中成药
痰阻血瘀型可给予化痰祛瘀类药物,如通心络、导痰汤、二陈汤等。
气虚血瘀型给予益气活血类药物,如消栓肠溶胶囊、脑心通、养血清脑等。
针灸治疗
常用穴位有风池、百会、血压点、印堂、神庭、四神聪、头侠、太阳、悬钟、足三里等。
治愈情况
本病属于慢性疾病,积极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但难以治愈。
治疗效果与血管狭窄程度、有无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危害性
患者可因头晕、眼前发黑、肢体无力发生意外伤害,如摔伤、烫伤、交通事故等。
如果引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痴呆,易增加病死率或致残率,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平衡膳食,选择多种食物,达到营养合理,以保证充足的营养和适宜的体重。
多用少盐、少油的烹调方式,如蒸、煮、拌、水溜、煨等,易于消化和吸收。
多进食蔬菜、水果及全谷类,蔬菜烹饪时可适当减少时间或凉拌。
避免食用含盐多的食物,如咸肉、咸菜、熏酱食物等。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咖啡、浓茶等。
戒烟戒酒。
生活管理
适当运动,避免运动过于剧烈。
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达到理想范围内。
避免劳累,注意休息。
舒畅心情,避免因情绪波动过大导致血压波动。
病情监测
每日监测血压、血糖并记录。
定期去医院复查血常规、血糖、血脂等血液检查。
随诊复查
根据医生建议定期随诊复查,通常三个月复诊一次,如有症状波动时随时就诊。
复查时主要检查项目包括实验室检查、头部MRI/MRA、血管超声检查、
心电图、心脏超声等。
预防
通过定期体检、合理饮食、改善生活方式等措施发现高危人群、预防脑供血不足发生、发展,尤其是避免引起急性
脑卒中。
筛查:对长期、频繁出现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失眠等不适者定期体检筛查,及早发现问题。
调整饮食,保证营养均衡,维持适宜体重。
规律运动,避免久坐。
不吸烟并避免被动吸烟,不饮酒。
保持积极心态,避免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
已发现脑供血不足的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规律服用
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脑卒中二级预防用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