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脑干脑炎是指发生在脑干的炎症,是
散发性脑炎的一种表现类型。临床上常有前驱感染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多颅神经损害、
共济失调、锥体束征、
意识障碍。脑干脑炎多为良性单相病程,但因病变部位特殊,有时预后凶险。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别名
Bickerstaff
脑炎、Bickerstaff-Cloake脑炎
临床症状
常有前驱感染史,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多组颅神经损害、共济失调、锥体束征、意识障碍等。
危害
脑干脑炎转化为
多发性硬化的概率为30%~50%,多留有后遗症。
并发症
肺部感染、呼吸衰竭、
电解质紊乱、
脑疝、肢体瘫痪等。
检查
血常规、脑脊液检查、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病毒分离。
诊断
依据前驱感染史、多颅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以及脑脊液和脑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治疗原则
基本治疗是对症支持治疗。类固醇药物能够抑制发炎。若出现意识障碍,可应用鼻饲、呼吸机辅助呼吸。由单纯疱疹病毒所引起的脑炎,可用如阿拉伯糖腺嘌呤、无环鸟苷或
干扰素等药物治疗。严重脑干脑炎恢复慢,可能需要接受特种治疗、学习。
治愈性
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减少后遗症,降低死亡率。
饮食建议
患者常有吞咽困难,通过鼻饲供给含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流质饮食,同时结合静脉补液。
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后诱发的免疫反应性脱髓鞘有关。
流行病学
多发于青壮年。
典型症状
1.全身毒血症状:发热、头痛、身痛、恶心、呕吐、乏力。少数有出血疹及心肌炎表现。热程7~10天。
2.神经系统症状:
意识障碍,
脑膜刺激征。病后第2天可出现颈肌及肩胛肌弛缓性瘫痪,致头下垂及手臂不能上举,摇摇无依。脑神经及下肢受累少见。瘫痪2~3周可恢复,约半数肌肉萎缩。轻症可无明显神经症状。
其他症状
1.轻度脑干脑炎的症状与任何病毒感染相同:头痛、发热、体力衰弱、无食欲。
2.较严重的脑干脑炎症状,是脑的功能受到明显的影响,造成心烦气躁、不安及嗜睡。最严重的症状是臂部或腿部肌肉无力,
复视及听觉困难,有些病例的嗜睡现象会转变为昏迷。
诊断依据
1.任何年龄、性别的人群均可发病,青壮年多见。
2.多数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起病前绝大多数患者有感染症状,多无高血压、糖尿病、
高脂血症等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3.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多组脑神经及长传导束受损的症状及体征。
4.头颅磁共振成像或增强扫描可明确病灶位置,并有助于与
脑干梗塞、
肿瘤、
血管瘤、
多发性硬化等鉴别。
5.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治疗有效。
治疗方针
尚无特异性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可采用激素类药物减轻炎症反应。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1.抗感染治疗,可选
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2.糖皮质激素治疗,减轻炎症反应。
3.丙种球蛋白治疗。
4.降颅压首选甘露醇。
5.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其他治疗
吞咽困难的患者给予鼻饲;伴肺部感染者应定时翻身拍背、雾化吸入、吸痰等治疗。
预后情况
Ⅰ级表现为肌震颤和
共济失调,5%患者留下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
Ⅱ级表现为肌震颤和脑神经受累,20%患者留下后遗症。
Ⅲ级表现为心肺功能迅速衰竭,80%患者死亡,生存者均有严重后遗症。
免疫吸附疗法对脑干脑炎有用吗
免疫吸附疗法对于脑干脑炎可能会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脑干脑炎的发生可能和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有关系,会出现听力丧失、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和呼吸异常等表现。
免疫吸附疗法主要是使用一些吸附剂来选择性地清除体内的抗原、抗体等免疫物质,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使脑干脑炎的病情得到改善。
采用免疫吸附疗法来治疗脑干脑炎的时候,一定要积极观察血压、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患者有可能出现畏寒、疲倦等不适症状,如果对吸附剂出现过敏反应,如胸闷、血压快速下降等,建议及时停止治疗,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治疗,才能有较好的预后。
日常护理
1.注意预防感染。加强口腔和皮肤清洁护理。
2.及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功能恢复,坚持康复治疗。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
饮食调理
给予含高蛋白、高营养、高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先给予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