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囊肿的一大类手术方式的统称
通过手术可切除囊肿,或闭合囊腔
根据手术部位、类型不同,风险不同
适用于囊肿体积较大或迅速增大、发生蒂扭转导致急腹症的囊肿
定义
囊肿手术是通过开放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等方式治疗囊肿的一大类手术方式的统称。包括囊肿“开窗术”、经皮囊肿抽吸术、
囊肿切除术、囊肿硬化剂注射、囊肿剥除术等,是治疗囊肿最有效的方法。
囊肿手术治疗方案多种多样,需依据不同类型囊肿、术前检查或术中所见囊肿位置,结合手术医师的特长,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可治疗各种发生在皮肤、皮下及脏器的囊肿,如
肝囊肿、
肾囊肿、淋巴囊肿、
卵巢囊肿、
颌骨囊肿、甲状舌骨囊肿等。
治疗效果
通过手术,大多数患者的囊肿可以切除或闭合,并愈合。手术后2周通常可以恢复正常的活动。
安全性
根据手术部位、类型不同,风险不同。但这项手术已在我国长期开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根据手术部位、类型不同这项手术可被列为一至四级手术。
根据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一级手术是指风险较低、过程简单、技术难度低的手术。
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
三级手术是指风险较高、过程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手术。
四级手术是指风险高、过程复杂、难度大的手术。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进行这项手术的费用在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包括手术费、麻醉费、材料费等。
根据医院等级、耗材种类、麻醉和手术操作不同,费用会有所差别。
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报销的比例也不同。
医院科室选择
根据我国《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通常情况下在一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二级以上级别的医院可以做这项手术。
根据手术类型、囊肿部位等不同,手术科室也不同,开展科室通常有普通外科、泌尿外科、皮肤科、妇科等,具体以就诊科室为准。
适宜情况
一般而言,临床上发现的无症状的囊肿患者,不需特殊处理。但当囊肿较大出现压迫症状或其他预后不良时,可考虑手术治疗,适应证如下。
囊肿直径较大(不同囊肿直径不同)。
囊肿有明显的压迫情况,或有明显症状或并发症者。
生长迅速,体积迅速增大。
处于稳定期的感染性囊肿或脓肿。
不宜情况
患有难以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
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如心肝肾功能不全等。
囊肿局部皮肤感染者。
由于需要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准备,术后需要换药、进行影像学检查等,患者通常需要住院。
不同手术类型、手术部位住院时间稍有差异,一般为3~7天。
治疗前检查
身体检查
医生通过查体可明确囊肿位置、大小、活动度、毗邻等,以便安排后续治疗。
实验室检查
通常会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并抽血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指标、感染炎症指标等,目的是排除手术禁忌证,发现有水、电解质及
酸碱平衡失调和贫血等情况时予以纠正。
一般还会检查血型,是备血所需,以防手术时出血较多需要输血。
影像学检查
通常要进行囊肿病变位置的超声、X线检查,囊肿情况复杂时可能需要行CT、磁共振(MRI),目的是明确囊肿类型及其范围、血供情况、邻近组织关系等,有助于确定囊肿性质及手术方式。
其他检查
通常在手术前还会做
心电图、胸部CT及心肺功能检查等,判断患者的心肺功能可否耐受手术。发现存在上述不宜情况者,则不应进行该手术。
治疗前准备
调整正在使用的药物
如果正在使用的药物影响到凝血功能,往往需要调整或者停用,但具体要遵循医嘱。
控制基础疾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时,要先控制好这些基础疾病再行手术,否则可能增加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风险。
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需纠正凝血功能正常后再行手术。若口服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时需停药7天后再行手术治疗。
如果存在感染情况,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
肺部感染,需要积极抗感染后,再行手术治疗。
饮食准备
手术一般是在麻醉下进行,所以通常在术前8~12小时开始禁食,术前4小时禁止饮水。手术前建议戒烟、限酒。
衣着服饰要求
患者手术时会穿着病号服或宽松衣服,注意提前取下配饰、假牙等物品。
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生会详细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手术情况,以及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等,患者或家属需配合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这类手术一般是在麻醉下完成的,麻醉医生会详细说明麻醉情况、麻醉风险和注意事项,患者或家属需要配合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清洁备皮
一般患者可以自行清洗手术部位,然后由护士备皮,也就是剔除手术区域周围的毛发,目的是清洁手术区域。
留置导管
部分手术在术前会留置导尿管,方便手术中排尿,并记录术中、术后的尿量,了解患者的液体出入情况。
经皮穿刺引流硬化手术则一般不需要留置尿管。
常用的是气囊导尿管,由尿道口把尿管插入尿道,尿管末端连接引流袋。
全麻手术者留置导尿管一般是在麻醉后进行,患者对此过程不会有感觉,但术后尿道处常会有轻微不适。
心理准备
了解自身情况,跟医生做充分的沟通,充分认可及接受该疗法,对治疗后的效果及可能的情况充分知晓。
治疗过程
麻醉情况
根据手术部位、类型、方式的不同,可采用
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及
局部麻醉等。如囊肿抽吸术、硬化治疗多为局部麻醉;
囊肿切除术、剥除术等多为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医生会静脉输注药物使患者昏睡,通过口腔或者鼻腔插入气管插管或喉罩,帮助患者在术中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椎管内麻醉:简称腰麻或半麻,包括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及腰硬联合麻醉,通常腰椎的椎管内麻醉应用比较广泛。麻醉时,患者需侧卧位,椎管内麻醉多选择腰椎为穿刺点,即在后腰的正中处。手术前和手术过程中持续通过腰椎穿刺位置注射麻醉药物。
局部麻醉:简称局麻。麻醉时会有短暂针扎样疼痛,一般能忍受,手术过程中无感觉,局部麻醉区域麻木感,相对较舒适。
治疗部位及切口位置
根据手术部位、类型、方式的不同,其治疗部位及切口位置不同。
治疗过程
进入手术室后,一般安静平躺即可,全身麻醉一般不需要更换体位,椎管内麻醉需要患者配合麻醉师更换体位,局部麻醉患者配合医生保持固定体位。
麻醉完成后,手术医生再次进行查体,若与术前检查一致则继续术前决定的手术方式。若与术前存在明显差异,则告知患者或患者家属代替手术方案,帮助患者摆好体位并加以保护固定。
充分消毒手术部位,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
根据病变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囊肿开窗术
在囊肿部位的表面作切口,切口长度根据囊肿大小而定。
使囊肿充分暴露在视野中,穿刺抽液,检查穿刺液性状,判断囊肿性质。
于囊壁菲薄处破开囊壁,吸净囊内液,并切下囊壁留送病理检查。检查囊腔内部。单纯性囊肿腔内光滑,若有赘生物或乳头样突起,应采取活体组织做冰冻切片检查。
用碘酊纱布涂抹囊壁或无水
乙醇喷洒囊壁、或电刀烧灼囊壁,以破坏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细胞。囊肿开窗后将囊腔敞开,不做缝合。
充分检查创面,彻底止血,逐层缝合切口。
囊肿切除术
在囊肿部位的皮肤表面作切口,切口长度根据囊肿大小而定。
使囊肿充分暴露在视野中。
充分钝性分离出囊壁与周围组织直至囊肿基底部,完整切除囊肿。
充分检查创面,彻底止血,逐层缝合切口。
囊肿穿刺引流或注射硬化剂治疗
超声引导下插入穿刺针,避开大血管、神经和重要器官,穿刺成功后尽量抽空囊液,如囊肿较大,需放置引流管。
注入硬化剂与之置换。注射结束后指导患者翻转体位,便于硬化剂(如无水乙醇、聚桂醇等)在囊内的均匀分布,观察2小时无特殊情况则治疗结束。
治疗感受
局麻:因意识清醒,大部分患者都存在紧张情绪,局麻药使用后在手术部位痛感消失后进行手术,若术中出现疼痛感,需立即告知医生,医生会进行追加麻药等处理。
椎管内麻醉:在注射局麻药时针刺入皮肤会有刺痛,但可忍受,随着麻药注入会有肿胀感,下肢及会阴部逐渐变得麻木,术中意识清楚,但不会感觉疼痛。
全身麻醉:手术中患者没有意识,也不会感到疼痛。手术结束后,麻醉师会叫醒患者,此时听从麻醉师的要求,配合睁眼、调整呼吸,清醒过程中会有恶心等轻微不适。
患者手术部位在术后会感觉疼痛,多数可耐受,无法忍受者,需告知医生处理。
留置尿管者会有下腹部憋胀感,这是尿管刺激所致。
治疗时间
该手术大约需要0.5~2小时,手术时间可能会受到麻醉效果、手术部位、类型等因素影响。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保持会阴部清洁:术后留置尿管,保持尿道口干净整洁,定期会阴护理,进行会阴部位清洁,防止逆行感染。
切口护理:拆线前注意保持手术部位清洁,避免伤口沾水,警惕伤口被污染,2~3天换药一次。
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下蹲、弯腰等动作尽量轻柔缓慢,避免动作幅度过大导致疼痛等情况,但建议适度下床走动,促进肠道蠕动,减轻肠胀气。
若有术后出血、感染、水肿等问题,需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监测与检查
术后前几天通常会监测
生命体征,包括监测心率、脉搏、血压、呼吸及体温等,并抽血检查血常规、电解质及血糖,以防止出现感染、出血、水电解质失衡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等。
饮食营养
术后麻醉苏醒后即可恢复饮食。
术后第1天胃肠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饮食以流食为主,包括牛奶、果汁、肉汤、粥等,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随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戒烟、戒酒,以利于伤口康复。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鸡肉、鱼肉、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这样有助于伤口康复。
注意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胃蠕动,防止因活动量下降导致便秘。
并发症及应对
感染
表现为伤口红、肿、热、痛,严重时有脓液形成。
患者和家属应当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伤口纱布脱落,配合医生定期换药。
出院后如果发现伤口有渗液、脓液等流出,提示伤口感染、不愈合,应当立即就医。
出血或血肿
多和细小血管止血不彻底有关。
少量出血可观察,出血较多或形成血肿时需要立即就医。
切口或穿刺点疼痛
术后24小时内可出现切口或穿刺点疼痛,多可自行缓解,无需用药。
如疼痛时间延长、加剧,排除出血、感染等可能后予以镇痛及对症处理。
恢复过程
疼痛、手术部位恢复情况
术后24小时内常会感觉到疼痛,随着时间而减轻。如果疼痛难以忍受,可以向医生反映,开具止痛药物。
手术切口一般在10~12天愈合,此时可拆除缝线,具体拆线时间视手术部位而定。高龄患者、合并一些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患者愈合时间可能会适当延长。
拆线或拔除导管时间
手术后一般会定期伤口换药,可以每2~3天换药一次。
1天后通常可以拔除引流管、尿管,拔除尿管前护理人员会指导定期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功能。
瘢痕情况
手术后切口瘢痕会有短期内发红、隆起等表现,一般在半年后
瘢痕逐渐变得平整、颜色淡、质地柔软、没有痛痒感觉。
后续治疗
治疗后用药
术后通常会根据手术切口分类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等,目的是预防感染。
还可能根据需要使用止痛药。
复查
出院后如果发现伤口有渗液、脓液等流出,提示伤口感染、不愈合,应当立即就医。
手术后3个月复查B超,观察术后恢复情况。
日常生活
加强营养,多食用蔬菜水果。
注意休息,3个月避免剧烈活动。
避免剧烈咳嗽,防止创面切口裂开。
注意个人卫生,防止发生感染。
适当增加活动或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少食辛辣、油炙煎炒、肥腻等刺激性食物。
戒烟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