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中毒识别
曾进食蘑菇。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出现嗜睡,幻觉、头晕,烦躁不安,怪异行为,流口水,全身抽搐(主要见于儿童)、意识模糊,甚至昏迷、呼吸和动脉搏动消失。
如高度怀疑患者蘑菇中毒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现场有两人以上时,指定一人拨打急救电话。
120可指导报警者急救,不要主动挂断电话。
如有可能,可听从120指导对患者进行
生命体征判断。若患者无意识、呼吸和动脉搏动消失,可在指导下进行
心肺复苏。
呼吸、动脉搏动正常者的处理
患者意识清醒
停止进食;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适量饮水。
患者意识不清或昏迷
将患者摆放为稳定的侧卧位(恢复体位)以防窒息,操作如下。
姿势摆放
帮助患者躺在地上,清理口腔异物,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头颈部。
将患者近身侧(靠近施救者)的上臂向外横放,手肘呈直角弯曲,手掌向上,呈“L”型。
将患者另一只手臂横放于胸前,手背贴在其对面的脸颊侧。
将患者远身侧(远离施救者)的腿屈膝,脚放在近身侧的膝盖下面。
体位移动
施救者一手扶住患者对侧的膝盖,另外一只手握住患者手肘,然后向自身方向拉动,使患者侧卧。此过程中应优先调整头部位置,保持呼吸道通畅。
调整患者腿部位置,维持其侧卧的稳定。
为患者盖上衣物或被子保暖,等待救援人员到达。等待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脉搏等情况。
呼吸、动脉搏动异常者的处理
若患者无意识、呼吸和动脉搏动消失,应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施救(具体请参考心肺复苏操作)。
患者或施救者应注意记录起病症状及进食至发病时间。
等待救援期间,可用袋子收集患者呕吐物或者食物残留物,同时在袋子上注明有毒物质的标识。
误食毒蘑菇后不建议自行催吐,昏迷或抽搐的患者不要强行灌水。
发生蘑菇中毒时,同食而未发病者也应前往医院加以观察、治疗,以防其发病。
毒蘑菇又称毒蕈,多在野外生长,种类繁多,外观艳丽,某些品种外观可与无毒蘑菇相似,易被误采、误食。
6~9月是蘑菇中毒高发期,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裂皮鹅膏、淡红鹅膏、假淡红鹅膏、条盖盔孢伞、肉褐鳞环柄菇和亚稀褶红菇等是我国最常见导致患者死亡的蘑菇种类。
蘑菇中毒症状可在进食毒蘑菇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发生。部分患者发病潜伏期较长,可能在进食毒蘑菇后数日后才出现明显症状。因此,进食蘑菇后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切勿因暂时的症状缓解而放松警惕,延误治疗。
通过观察蘑菇颜色是否艳丽、生长环境是否清洁、泡水后水是否混浊等方法,均无法有效识别毒蘑菇。高温烹饪、与蒜同食也不会有效地破坏毒蘑菇的毒素。
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谨防蘑菇中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