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更多功能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是根据病理特点定义的一种肾小球疾病,以系膜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内增殖为特点
主要表现为蛋白尿(多达肾病综合征水平)伴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损伤、环境、自身免疫、遗传等因素有关
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定义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根据肾活检组织病理学特点定义的一种肾小球损伤病理类型。
主要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可伴血尿、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常伴有持续性低补体血症
分类和分型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可根据病因、病理特点、发病机制进行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根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
其中特发性约占儿童和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的4%、7%。
继发性常见病因为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支原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肝炎、肝硬化)、其他(如局部脂肪代谢障碍、结节病、移植肾肾病等)。
根据病理特点分类
根据光镜及电镜下电子致密物沉积部位进行分型,将MPGN分为3型。
I型MPGN
光镜主要特点为弥漫性毛细血管壁增厚及内皮细胞增生,伴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系膜细胞和基质重度增生,并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插入,毛细血管壁增厚。
插入毛细血管壁的系膜基质与基膜有相似的染色,在嗜银染色下表现为双层或多层基膜图像,呈“双轨征”。系膜基质显著增加,毛细血管腔大部分闭塞,小叶结构呈分叶状。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
免疫荧光表现为IgG、C3沿系膜区和毛细血管壁呈弥漫性粗颗粒沉积,部分病例亦可见IgM、C1q和C4沉积,IgA少见。电镜表现为内皮下和系膜区致密物沉积。
Ⅱ型 MPGN
又称电子致密物沉积病。Ⅱ型MPGN的典型表现为电镜下毛细血管基底膜致密层被大量呈带状分布的电子致密物取代。
光镜下与Ⅰ、Ⅲ型相似,但系膜插入不如Ⅰ、Ⅲ型显著,30%病例有新月体形成。
免疫荧光可见C3在毛细血管壁呈带状分布,而免疫球蛋白则无染色。毛细血管壁的染色可见电子致密物“双轨征”。
Ⅲ型MPGN
Ⅲ型光镜下与Ⅰ型相似。电镜下可见内皮下和上皮下致密物沉积。
又分为A、B、C三型,ⅢA型基底膜断裂;ⅢB型,中间体型致密物沉积;ⅢC型,上皮下和内皮下均有电子致密物沉积。
根据发病机制分类
最新国际指南推荐将MPGN根据发病机制分类,分成以下两种类型。
免疫复合物介导性MPGN
免疫荧光主要为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其主要病因为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补体介导性MPGN
当免疫荧光下可见补体C3而无免疫球蛋白沉积,考虑补体旁路途径激活。
发病情况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占我国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10%~20%。
好发于8~16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男女比例大致相等。
在50%受影响的儿童中,MPGN可在10年内导致终末期肾病 (ESRD)。
急性肾衰竭患者中肾病理表现为MPGN的约占34.8%。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