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致冷物质或冷冻器械敷于患处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冰袋和湿毛巾等冷敷
具有降温、止血、镇痛、减轻炎症水肿及渗出的作用
操作不当可能出现冻伤和压迫周围组织导致供血不足
主要用于出血、疼痛、肿胀、发热、中暑、烫伤等的对症治疗
定义
冷敷是指利用低温进行治疗的方法。
冷敷应用于伤口或软组织伤口周围的皮肤,可有效减轻疼痛感,降低组织温度,减缓组织代谢,抑制急性期炎症反应的发生,改善运动协调能力。
冷敷还可用于发热或中暑时的物理降温,烫伤后局部降温等。
冷敷常使用冰袋、化学冰袋、冷湿毛巾等,也可使用冰帽进行头部降温。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冷敷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止痛与止血:如扁桃体摘除、拔牙术后、鼻出血等。
治疗效果
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
冷敷可通过以下途径达到治疗目的:
使局部血管收缩,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减轻局部充血、水肿。
使血流减慢,血液的黏稠度增加,有利于血液凝固而控制出血。
适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初期、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等情况。
减轻疼痛
可抑制细胞的活动,减慢神经冲动的传导,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而减轻疼痛。
使血管收缩,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渗出减少,从而减轻由于组织肿胀压迫神经末梢所引起的疼痛。
适用于急性损伤初期、牙痛、烧伤等情况。
控制炎症扩散
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细菌的活力降低,从而限制炎症的扩散。
适用于炎症早期等情况。
降低体温
冷敷时制冷物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与蒸发的物理作用,使体温或局部组织温度降低。
适用于高热、中暑时的物理降温,或者烧烫伤等需要局部降温的情况。
安全性
冷敷属于物理降温、镇痛操作,对比药物降温,冷敷具有操作简便、实用、取材便利等优点,临床效果较好,而且基本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是临床中发热、疼痛疾病首选的治疗性操作。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冷敷常见的风险是可能引起外敷周围组织的冻伤或压迫过久,因此冰袋不要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冻伤,且需要每隔5~10分钟关注冷敷部位知觉。如发现皮肤苍白、青紫、麻木,表示静脉血淤积,应停止冷敷,否则会造成冻伤。
时间不能持续过久,每敷20~30分钟应停一会再敷。
如果为了降温,冰袋使用30分钟后需测体温,当体温降至37℃以下,应取下冰袋。
在全身冷敷中,若有寒战,脉搏变快,呼吸困难,面色改变时,应停止冷敷。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冷敷操作简便,治疗难度一般不大,一般在家中即可操作,但须注意上述安全性问题。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部分医院不收取费用,收取时根据冷敷冰袋大小而定,一般单个部位的冰块冷敷收费10元以内。
各地区和医院间存在差异,具体以治疗所在医院收费为准。
医院科室选择
一般而言,各级医院的所有临床科室均可进行冷敷,建议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正规医院的专科就诊。
适宜情况
发热患者: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的体温升高者,均可使用冷敷对症治疗。
中暑:发生中暑后可使用冷敷以帮助降低体温。
急性扭伤、软组织挫伤患者:对于不存在开放创口的部位,可在伤后72小时内使用患处冷敷。
鼻出血、牙痛、眼睛红肿等。
烧伤及烫伤:可于伤后及时进行伤后冷敷,降低局部热量,减轻后续伤害,并减少疼痛和渗出。
不宜情况
禁忌情况
血液循环障碍
以下情况不宜使用冷敷,否则会进一步使血管收缩,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
大面积组织受损。
全身微循环障碍、休克。
周围血管病变、动脉硬化、糖尿病、神经病变、水肿等。
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
冷敷使局部血流减少,会妨碍炎症的吸收。
组织损伤/破裂、开放性伤口
冷敷可降低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损伤,且影响伤口愈合,大范围组织损伤应禁止用冷敷。
对冷过敏
对冷过敏者使用冷敷可出现红斑、荨麻疹、关节疼痛、
肌肉痉挛等过敏症状。
慎用情况
以下人群应谨慎使用冷敷:
昏迷。
感觉异常。
年老体弱者、孕妇、婴幼儿。
关节疼痛。
患心脏病、哺乳期产妇涨奶等。
冷敷禁忌部位
枕后、耳廓、阴囊处:冷敷易引起冻伤。
腹部:易引起腹泻。
足底:可导致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
冷敷属于对症治疗的方法,由于原发疾病情况不同,有些患者需住院接受相关治疗。
治疗前检查
发热时需测量体温,受伤时需检查局部皮肤状况。扭伤或挫伤者检查有没有皮肤伤口。
评估患者年龄、病情、治疗情况、活动能力、合作程度及心理状态,确认不存在冷敷禁忌情况。
治疗前准备
冷敷物品准备
根据受伤或物理降温的目的,
准备适应的湿毛巾或冷敷袋。
若使用冷敷袋,需要了解冷敷使用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根据特殊冷敷部位的需要,准备相应的固定冰袋所用的物品。
常用物品包括备冰袋或冰囊、布套、毛巾、冰块、帆布袋、木槌、脸盆及冷水、勺、手消毒液、垃圾桶。
环境准备
室温适宜,酌情关闭门窗,避免对流风直吹。
患者准备
患者无需做特殊准备,但要取舒适体位,暴露出冷敷部位皮肤即可。
治疗过程
冷敷可使用的冰袋形式多样,下面以使用冰块装袋冷敷举例。
准备冰袋
备冰
冰块装入帆布袋,木槌敲碎成小块,放入盆内用冷水冲去棱角。
冰块棱角有引起不适及损坏冰袋可能。
装袋
将小冰块装袋1/2~2/3满。
冰块不宜装得过满,便于冰袋与皮肤接触。
排气
排出冰袋内空气并夹紧袋口。
空气可加速冰的融化,且使冰袋无法与皮肤完全接触,影响治疗效果。
检查
用毛巾擦干冰袋,倒提。
检查冰袋有无破损、漏水。
加套
将冰袋装入布套。
布套可避免冰袋与皮肤直接接触,也可吸收冷凝水汽。
放置位置
高热降温置冰袋于前额、头顶部和体表大血管流经处(颈部两侧、腋窝、腹股沟等)。
扁桃体摘除术后将冰襄置于颈前颌下。
放置前额时,应将冰袋悬吊在支架上,以减轻局部压力,但冰袋必须与前额皮肤接触。
急性扭伤或软组织挫伤时,应将冰袋放于受伤部位。
放置时间
不超过30分钟,以防产生继发效应。
观察效果与反应
如局部皮肤出现发紫、麻木感,停止使用。
操作后处理
撤去治疗用物。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对用物进行处理。
记录冷敷的时间。
治疗时间
不同类型冷敷操作时间几乎相同,在冰块、冰袋备好的情况下,从取到冷敷材料到固定结束,整个操作过程大约5分钟左右。
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以免局部冻伤或产生继发效应。若需重复使用,应在两次使用之间至少间隔60分钟,并在使用过程中每5~10分钟查看一次局部皮肤颜色,有无发绀及麻木等。
目前临床上对于冷敷时间运用最常见的为24、48以及72小时。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安抚患者情绪,避免恐惧。
冷敷为对症治疗方法,不具有治愈原发疾病的效果,因此护理患者时应区别对待。
监测与检查
冷敷治疗后需要观察治疗效果,如监测体温、是否感觉疼痛、伤口周围是否有有活动性出血、局部区域是否肿胀,当出现上述情况请及时就医。
饮食营养
考虑到出血、发热、创伤都是消耗性疾病,冷敷后要保证能量供应,保证营养充足。建议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
如果有其他基础疾病或发生并发症,应遵医嘱饮食。
并发症及应对
冷敷过程中的并发症常见于以下几种:
冻伤周围组织:预防措施是每隔5~10分钟检查冰袋放置处,如发现皮肤苍白、青紫、麻木,表示静脉血淤积,应停止冷敷,否则会造成冻伤。
压迫周围组织导致供血不足:预防措施是冰袋重量要减轻,不宜太重和压迫时间太久,每隔5~10分钟检查周围组织,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停止冷敷。
恢复过程
冷敷之后,恢复时间取决于原发病及病情轻重情况。
轻度鼻出血、轻度外伤7天即可恢复。
病情较重者可能需要反复冷敷。
体温恢复正常、无疼痛、无活动性出血、肿胀消退表示冷敷治疗恢复过程良好,否则提示恢复不好,需要及时就诊。
后续治疗
冷敷的后续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
感染性疾病导致的发热,在冷敷的同时,需要针对感染进行治疗。
发生挫伤、肌肉撕裂伤、
内出血等时,开始用冷敷,72小时后进入恢复期,应使用热敷。但冷敷同时,若存在严重的出血、水肿、感染等,应进行相应的治疗。
日常生活
冷敷治疗后,在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以下几点:
洗澡时避免伤口接触水。
加强保暖、避免受凉、避免情绪激动、不吃辛辣的食物和发物以免刺激伤口。
注意通风,外出时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
冷敷治疗后,家属和医护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消除恐惧。
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运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