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更多功能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凝血机制激活,引发血栓形成和全身性出血的一类综合征
典型的症状有出血、休克、栓塞和溶血
治疗的关键是积极控制原发病,同时根据临床分期来干预其病理过程
大多起病急骤,预后凶险,如不及时处理,常危及生命,少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治愈
定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指各种病理因素导致血液内凝血机制被弥散性激活,引发血栓形成和全身性出血的一类综合征。
一方面,疾病发展过程中,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引起小血管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着,导致组织和器官损伤。
另一方面,血栓形成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引起全身出血倾向。
血栓形成和出血在DIC的发生发展中同时存在,并构成其主要的临床表现。
DIC不是一种特异性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产生凝血功能障碍的共同环节。
分型
根据DIC发生的速度
急性型
通常在数小时或1~2天内发病。
临床表现以出血和休克为主,病情进展迅速、恶化明显,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
此型为临床最常见的类型。
常见于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脓毒性休克、异型输血、严重创伤、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等。
慢性型
病程长,持续数十天或数月不等。
临床表现较轻、不明显,常以器官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有时仅表现为实验室检查异常。
常见于恶性肿瘤、胶原病、慢性溶血性贫血等。
慢性型DIC在一定条件下可转为急性型。
亚急性型
通常在数天内逐渐形成DIC。
临床表现介于急性与慢性之间。
常见的病因有恶性肿瘤转移、宫内死胎等。
根据病程中凝血物质的消耗和代偿情况
失代偿型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过多,超过其产生的能力。
血液学检查提示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显著减少。
临床多表现为明显的出血和休克。
常见于急性型DIC。
代偿型
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和产生基本保持动态平衡。
血液学检查基本无明显异常。
患者多无明显的临床表现,或仅表现为轻度的出血和血栓形成。
可转为失代偿型DIC。
过度代偿型
由于机体代偿能力较好,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生成速度超过其消耗的速度。
血液学检查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可暂时性升高。
患者出血和血栓形成的症状均不明显。
常见于慢性DIC,可转为失代偿型DIC。
发病情况
国内目前尚无DIC发病率的报道。国外有研究显示,三级医疗中心住院患者中大约1%存在DIC。
DIC为妊娠期严重并发症,有报道妊娠期DIC发生率为0.03%~0.35%,即每1万例妊娠人群中,有3~35人可能发生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特征是什么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特征可能会出现出血、血栓栓塞、休克、溶血等。
1.出血:可以表现为多部位出血,以皮肤紫癜、瘀斑及穿刺部位或注射部位渗血多见,严重时皮肤黏膜皮会有瘀斑、血肿,甚至内脏出血。
2.血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常会伴随血栓表现。由于小动脉、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内血栓,引起各种器官微血栓形成,导致器官灌注不足、缺血或坏死,表现皮肤末端出现出血性紫斑、手指或足趾坏疽。
3.休克:早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往往会引起患者机体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所导致的细胞缺氧和功能受损,出现休克的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建议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