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的艾条,施灸于特定穴位上的一种灸法
对于腹痛、月经痛、疝痛等痛症,雷火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忌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
饥饿、疲劳、醉酒、精神紧张等情况下禁止雷火灸
定义
雷火灸是用中药粉末加上艾绒制成的艾条,施灸于特定穴位上的一种灸法。主要利用药物燃烧时的热量及效应,通过灸的方法刺激相关穴位,其热效应激发经气,使局部皮肤毛孔开放,药物透达相应穴位内,起到舒筋活络、活血利窍,改善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雷火灸疗法适用于骨与关节疾病、妇科疾病、胃肠道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眼部疾病、耳鼻咽喉疾病等多种病症,尤其适宜于风寒湿痹、各种痛证、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
治疗效果
大多数患者通过雷火灸治疗疾病常有较好的疗效。如治疗痛证,腹痛、月经痛、疝痛等,雷火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安全性
雷火灸疗法简便,易于操作,安全性较高。其不良反应多见于晕灸,或灼伤皮肤后出现水肿、水泡、破溃、创口感染等,风险较小。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雷火灸疗法在我国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是一种安全自然经济的疗法,可在正规医疗场所由专业医生操作。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雷火灸疗法的费用受所用材料、所治疾病、挂号科室、操作医生职称、医院等级、耗材种类、艾灸穴位等因素影响,费用会有所差别,从几十元到数百元不等。
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以及门诊与住院报销的比例也不同,均会导致治疗费用存在差异。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情况下,各级中医院的多个科室均可做这项治疗,西医院的中医科、针灸科也能进行操作。这项治疗一般是在门诊完成。
古籍记载
《本草纲目》:“神针火者,五月五日取东引
桃枝削为木针,如鸡子大,长五六寸,干之,用时以绵纸三五层,衬于患处,将针蘸麻油点着,吹灭,乘热针之,用治心腹冷痛,风寒湿痹,附骨阴疽,凡在筋骨隐处者,针之火气直达病所,甚效。”
《针灸大成》:“治闪挫诸骨间痛,及寒湿气痛而畏刺者。。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发现,雷火灸具有改善血液循环、调节自主神经、细胞免疫以及内分泌等功能。
雷火灸能改善面部、鼻部及鼻甲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而使鼻腔黏膜组织及鼻腔神经恢复正常功能的目的,从而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
雷火灸具有抗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自主神经、细胞免疫及内分泌等功能,可以用于治疗咽部灼热疼痛。
适宜情况
神经系统疾病:中风后偏瘫肩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急性
周围性面瘫等。
骨与关节疾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不宜情况
患者在饥饿、疲劳、醉酒、精神紧张等情况下禁止雷火灸,以免出现晕灸。
孕产妇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
面部穴位、心前区、大血管附近、乳头、外生殖器官、不明原因肿块部位等处均不宜使用雷火灸,以免烫伤形成
瘢痕。
部分经期妇女谨慎使用雷火灸。
关节活动部位、肌腱处不适宜用雷火灸,以免化脓溃破,不易愈合,甚至影响功能活动。
治疗前检查
雷火灸是一项临床上较常规使用的外治法,治疗前一般不进行特殊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但对于皮肤感觉障碍,或伴有皮肤病变者,如
脑外伤患者、糖尿病患者等,需谨慎使用。
治疗前准备
掌握患者的基本病情
施术者在雷火灸操作前应掌握患者的病情,包括现病史和既往史,排除雷火灸疗法的禁忌证,勿在患者过饥或者过饱、不能配合的情况下操作。
调整正在接受的药物
如果正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比如中药,可能需要调整或者停用,但具体要遵循医嘱。
衣着配饰要求
患者来就诊时应尽量穿着宽松的衣服,以方便充分暴露施术部位;施术部位在头颈部、腕踝部、双手等部位时,注意提前取下配饰、假牙等物品。
施灸前准备
用物准备
操作前检查艾灸器材。检查雷火灸所用艾绒有无霉变、潮湿。
准备好所选用的药材,检查药材有无变质、发霉、潮湿,并适当处理成合适的大小、形状、平整度、气孔等。
将
沉香、
木香、
乳香、
茵陈、
羌活、
干姜、炮甲、人工
麝香等药材经加工炮制后共研为末,将药末混入艾绒中,用棉皮纸卷成圆柱形长条,外涂鸡蛋清,以桑皮纸厚糊6~7层,阴干。
准备好火柴或打火机、线香、纸捻等点火工具,以及治疗盘、弯盘、镊子、灭火管等辅助用具。
穴位选择及定位
穴位的选择依据各疾病的诊疗标准,根据病症选取适当的穴位或治疗部位。
体位选择
可采取卧位或坐位,应以体位自然,肌肉放松,施灸部位明显暴露,便于术者正确取穴,方便操作,受术者能坚持施灸治疗全过程。
环境要求
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艾烟过浓,可配合使用艾灸排烟装置。应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污染。环境温度适宜,勿过热过寒。
消毒
部位消毒:配合针刺治疗时,针刺部位可用含75%
乙醇或0.5%~1%碘伏的棉球在施术部位由中心向外做环形擦拭。
术者消毒:术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清洗干净,再用含75%乙醇棉球擦拭。
病情告知
医生会详细向患者或家属说明雷火灸治疗情况,以及操作风险和注意事项等,如有任何疑问及时询问,积极配合治疗,避免操作不当烫伤或造成感染。
医生可能会通过举例进行充分解释,使患者了解雷火灸疗法的意义及疗效,以便使患者接受雷火灸疗法。
医生会提前告知治疗后的注意事项,如施灸后宜适当休息后再进行活动,灸后不宜马上洗澡,要注意防寒保暖,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治疗过程
施灸过程
在古代“雷火灸”采用实按灸的方法操作,现代改变其用法,通过悬灸的方式刺激相关穴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具体操作分别介绍如下。
实按灸
在施灸部位上铺设6~8 层绵纸、纱布、绸布或棉布;术者手持艾条,将艾条的一端点燃,艾条燃着端对准施灸部位直按其上,停1~2秒,使热力透达深部。
如果病人感到按灸局部灼烫、疼痛即拿开艾条,并增加隔层。每次每穴可按7~10次,移去艾条和铺设的纸或布, 以皮肤红晕为度。
悬灸
横行灸、纵行灸:手腕放松,自然左右或上下摆动艾条,速度均匀,灸火距离患处高度一致,热度均匀渗透。
斜行灸:超越病灶部位,艾条火头斜形移动,距离皮肤1~2厘米或3~5厘米。
弹法:四指垂直,手腕发力,力度渗透,手不离肌肤。
小回旋灸:将艾条燃着端悬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2~3厘米处,做固定的小回旋转熏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
螺旋形灸法:将艾条燃着端对准应灸部位中心点,逐渐由小而大,可旋至碗口大,反复使用由小而大的操作方法。
雀啄灸:将艾条燃着端悬于施灸部位上距皮肤2~3厘米处,对准穴位,上下移动,使之像鸟雀啄食样,一起一落,忽近忽远地施灸。
拉辣式灸法:医者用左手三指平压躯干软组织,向中心线外侧移动,雷火灸距离皮肤2厘米,保持红火,随着医者的手在患者皮肤上熏烤。
在躯干部医者平压肢体软组织向远端移动,雷火灸距离皮肤2厘米,保持红火,随着医者的手在患 者皮肤上熏烤每个方位每次拉动距离不少于10厘米,拉动次数为3~5遍为佳。
治疗感受
患者通常感到施灸部位皮肤温热略烫,后期可能有轻微灼热痛感,但在可耐受范围,若难忍受可告知医者,以提起灸材暂缓施灸,或减少操作次数来减轻刺激。
若需刺激量重,施灸局部皮肤可有较强潮热、灼痛感,医者可在患者施灸部位周围拍打或指压来减轻疼痛。
配合治疗
在雷火灸的治疗过程中,可能还会配合一些其他治疗方式,如针刺治疗。针刺治疗是指运用不同的毫针针具,通过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腧穴),以防治疾病的方法。临床常将针刺治疗与雷火灸疗法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如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风寒湿型
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评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雷火灸联合针刺治疗
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疲劳症状,改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
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操作时的施灸顺序一般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背、腰部,后灸腹部;先灸头部,后灸四肢。
施灸过程中,须注意火头与患者皮肤应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烫伤。治疗期间须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及状态。
施灸时,施灸者要保持心情平静,感受患者的神气,做到心手合一,心静如止水,意守患处,以提高雷火灸的临床疗效。
治疗时间
该治疗总过程大约需要20~40分钟,治疗时间可能会受到疾病情况、治疗部位、治疗手法等因素影响。
灸量
雷火灸的灸量是运用艾灸治疗时所用艾量,结合局部达到的温热程度,不同的灸量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
雷火灸的实按灸操作以熨灸的次数计算灸量,每处宜熨灸7~10次,每次1~2秒;悬灸操作以时间计算灸量,每处宜灸5~15分钟,以施灸部位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病情如属实寒、阳气欲脱者,灸量宜大;若属外感、虚寒,则应掌握适度,以灸量小为宜。
凡体质强壮者可灸量大;久病、体质虚弱、老年和小儿患者,则灸量小为宜。
雷火灸部位如在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灸量可大。
治疗疗程
雷火灸疗法的疗程应依据病症辨证确定。一般初灸时每日治疗1次,3次后可改为2~3日治疗1次,若急性病或病情较重可每日灸2~3次。施灸5~15次,可为一个疗程。
护理
注意事项
雷火灸治疗后不宜立即离开医院,应适当休息后再离开或进行日常活动。
近期不做剧烈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运动锻炼的时间和强度。
灸后注意防寒保暖,不能立即洗澡,以免感寒病复。
雷火灸结束后,应将剩下的艾条套入灭火管内或将燃头浸入水中,以彻底熄灭,防止再燃。如有绒灰脱落床上,应清扫干净,以免复燃烧坏被褥等物品。
饮食营养
忌辛辣、油腻、生冷、不易消化及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以免影响疾病康复,具体忌口请咨询医生。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鸡肉、鱼肉、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这样有助于膳食营养的补充。
注意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晕灸
主要表现:通常发生在治疗初期或治疗过程中,多因患者处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等状态而诱发,出现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呕吐、汗出、心慌、四肢发凉、血压下降等症状。
严重者出现神志昏迷、跌仆、唇甲青紫、
二便失禁、大汗。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延迟晕灸现象。
应对措施:操作者治疗前多会询问患者是否有晕灸的现象,可与医生多进行交流,缓解治疗前的紧张感、恐惧感。一旦出现晕灸反应,应立即停止治疗,并让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休息、平躺,抬高双下肢。同时,可适当饮用温热水或
葡萄糖液,以缓解症状。
经过以上处理仍未缓解者,应及时根据医生建议采取其他医疗手段及急救药物。
灸后起泡
灸后起泡者,小者直径在1厘米及以下,可自行吸收;大者可用消毒针穿破,放出液体,敷以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即可。
灸泡皮肤可以在5~8天内结痂并自动脱落,愈后一般不留
瘢痕。愈合期间保持灸泡部位清洁、干燥,以防感染。
灸后皮肤水肿、溃烂
主要表现:灸后有时会破坏皮肤基底层或真皮组织,发生水肿、溃烂、体液渗出,甚至形成无菌性化脓,即形成所谓的灸疮。
灸后治疗局部呈黑痂状,周围有红晕色,继而起水疱,约7日左右,皮肤溃烂,出现无菌性化脓,脓液呈白色,此即灸疮。
应对措施:对灸疮的处理,可于灸后立即贴敷
玉红膏、
伤湿止痛膏或创可贴,可1~2日换贴1次。
数天后,灸穴逐渐出现无菌性化脓反应,如脓液多,膏药亦应勤换,经35~45日,灸疮结痂后脱落,留有永久性瘢痕。如偶尔发现有灸疮不愈合者,可到医院外科进行处理。
感染
表现为伤口红、肿、热、痛,严重时有脓液形成。可在局部做消炎处理,一般短时间内可消失;如出现红肿热痛且范围较大,在上述处理的同时口服或外用消炎药物;化脓部位较深,则应请外科医生协助处理。
恢复过程
雷火灸是一项临床上较常规的治疗项目,如未出现伤口感染、灸疮等,治疗结束适当休息后即可正常活动,一般不影响日常活动。
后续治疗
进行雷火灸治疗后,如无特殊情况,一般隔日可再进行一次治疗,需结合个人病情、艾灸部位的恢复情况决定,具体请遵照医嘱执行。
日常生活
治疗结束适当休息后即可正常活动,一般不影响日常活动。
具体注意事项与患者所患疾病相关,应咨询医生,严格遵守医嘱。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