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

更多功能

慢性心力衰竭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由于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的慢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水肿、发绀等
可因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心室前负荷不足等引起
可通过一般治疗、病因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心肺支持等方法治疗
定义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慢性心衰,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严重受损,使机体不能维持正常血液循环功能状态的慢性疾病。
慢性心力衰竭时,肺循环和(或)体循环产生血液淤滞,导致组织和器官血液灌注不足与缺氧,出现功能障碍。
分型和分类
按照发生部位分类
慢性左心衰竭:主要引起肺循环的血液淤滞。
慢性右心衰竭:主要引起体循环的血液淤滞。
慢性全心衰竭:多因慢性左心衰竭后引起慢性右心衰竭,继而引起全心衰竭。
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类
LVEF是指左心室一次搏动向外射出的血液量占左心室舒张到最大时容积的百分比。一般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进行测量。
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力衰竭可分为以下三类。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LVEF小于40%。
射血分数处于中间范围的心力衰竭(HFmrEF):LVEF介于40%~49%。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LVEF大于或等于50%。
发病情况
目前,我国35岁以上人群的心衰患病率为1.3%,估计现有心衰患者约1370万,发病仍呈现上升态势。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