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器质、代谢或生化异常可解释的成人慢性复发性恶心。
病因不明,多数患者发病有诱因、如精神心理因素、异味、食物、恐惧等。20%的患者存在焦虑或其他精神心理异常。
主要表现是恶心或干呕,呈慢性反复发作,常伴上腹部不适和食欲下降,不伴内容物吐出。严重者可有头昏、头晕、全身出汗、心动过速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现象。
首先应排除器质性病变:通过消化道内镜、X线、CT检查排除胃肠病变。生化检查排除代谢性或
电解质紊乱等疾病。特别注意如
肿瘤化疗药、镇痛药、麻醉药及早孕引起的恶心等。
1.每周出现数次令人不适的恶心。
2.常不伴呕吐。
4.诊断前病史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诊断标准。
1.功能性消化不良
诊断此病必须具备特征性的症状,如早饱、上腹部痛及上腹部烧灼感。
2.胃食管反流病
此病是胃内容物
反流至食管所致不适和食管外并发症,有反流和胸骨后烧灼感典型症状,通过
内镜检查、食管动力学检查及食管pH检测可鉴别。
3.成人反刍综合征
此病无特异治疗方法。可选择抗恶心的药物,如中枢神经系统抗恶心药
氯丙嗪、抗晕动药
苯海拉明及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