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肾脏慢性炎症
多起病隐匿,可仅有低热、尿频、排尿不适、腰部疼痛、夜尿增多等症状
由细菌、真菌或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肾脏引起,主要为细菌
存在急性感染时,主要采取药物治疗,部分病例还需要采取手术治疗
定义
慢性肾盂肾炎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肾脏慢性炎症,主要侵犯肾间质和肾盂、肾盏等部位,是导致
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多见于尿路结构或功能异常者。
既往将疾病反复发作病程超过半年或1年的肾盂肾炎均称为慢性肾盂肾炎。
近年认为,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与时间无固定绝对关系,诊断慢性肾盂肾炎应具备如下条件,即影像学检查发现局灶粗糙的皮质
瘢痕,伴肾盂、肾盏变形;有
慢性间质性肾炎临床及实验室表现;有尿路感染病史或/和尿细菌检验阳性。
致病原因
慢性肾盂肾炎是由病原体感染肾脏引起的。
病原体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主要是细菌。
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
是主要的感染途径,病原体由尿道上行入膀胱引起
膀胱炎,继而沿输尿管向上蔓延至肾脏。
血行感染
少数通过血行感染。当自身免疫力下降时,病原体容易由血流侵入肾脏,引发感染。血行感染者多双侧发病。
淋巴途径感染
极少数可通过淋巴循环感染肾脏。
高危因素
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慢性肾盂肾炎。
有降低自身免疫力的因素,如患糖尿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
留置导尿管、进行膀胱镜和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可引起局部黏膜损伤,并容易把前尿道细菌带入膀胱或上尿路。
育龄期女性,女性尿道较短而宽,距离胚门较近,开口于阴唇下方是女性容易发生感染的重要因素,利于病原体入侵。
患有膀胱炎,男性患有
前列腺炎,女性患有阴道炎、宫颈炎等。
慢性肾盂肾炎起病多缓慢、隐匿,可单侧或双侧发病。症状不明显,无典型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部分可反复急性发作,发作时症状明显,类似
急性肾盂肾炎。
泌尿系统症状
主要表现为腰部酸痛、间歇性尿频、排尿不适及
夜尿增多,有时可有尿液浑浊。
急性发作时有明显尿频(即排尿次数增多,每日排尿次数≥8次,或夜间排尿次数≥2次,且每次尿量少于200毫升)、尿急(即尿意急迫很难被延迟)、尿痛(即
排尿困难,下腹部疼痛)等症状。
全身症状
不同程度的发热,主要为低热(体温在37. 3-38°C)。
食欲减退、全身无力、体重下降。
可出现高血压。
并发症
慢性肾功能不全
炎症长期存在可造成肾损害,使正常肾单位功能逐渐丧失,不足以维持正常泌尿功能,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
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出现多尿、夜尿增多,或者少尿,甚至无尿,以及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时危及生命。
就诊科室
肾内科
出现尿频、排尿不适、腰部疼痛、
夜尿增多、尿急、尿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急诊科
出现腹部、腰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等情况时,建议及时前往急诊科就诊。
就诊准备
就医提示
建议穿着宽松衣物就诊,方便全身体格检查。
就医时可携带之前的就医资料,如病历、
尿常规检查报告单等,方便医生对比疾病变化。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发热?最高多少度?持续多久了?
是否有尿频、排尿不适等症状?排尿时是否疼痛?
是否有经常起夜上厕所症状?
是否有腰部酸痛症状?
食欲如何?是否有恶心症状?
病史清单
是否患糖尿病或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或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情况?
近期是否有留置导尿管,进行膀胱镜、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史?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尿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试验)、
C反应蛋白、肾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X线及
静脉肾盂造影、CT、磁共振成像(MRI)及同位素核素扫描等。
用药清单
近3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诊断依据
病史
近期有留置导尿管,进行膀胱镜、逆行肾盂造影等检查史。
临床表现
多起病隐匿,可有低热、尿频、排尿不适、腰部疼痛、
夜尿增多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主要是为了判断有无感染、贫血。
一般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提示有感染;
血红蛋白下降,提示贫血。
尿常规
可以反映肾脏的情况,以及有无急性尿路感染发作等,是一种简单、快捷和可靠的检查方法。
可观察尿液颜色、透明度、比重,以及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细菌等情况。
尿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试验)
尿培养可明确病原体,有助于明确诊断;同时进行药敏试验,可对抗感染药物的选择有重要参考价值。
如果尿培养结果为阳性(尿培养细菌菌落数≥10
5/毫升),提示患有
肾盂肾炎。
肾功能检查
可以反映有无肾功能损害,以及损害的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
简便、无创,是应用广泛的筛查方法。
可观察肾脏外形,探测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有无异常。
注意事项
检查时会在检查部位皮肤涂抹耦合剂,检查完毕即可擦除。一般情况下,耦合剂对皮肤没有损伤。
检查时按照医生要求保持固定姿势,避免乱动。
X线及静脉肾盂造影
在X线检查下进行
静脉肾盂造影是诊断本病的最佳方法,有助于了解有无尿路结构或功能异常,还可观察肾脏外形。
检查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窄,肾脏外形凹凸不平且双肾大小不等。
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不宜采取此方法。
注意事项
检查有放射性,备孕或已怀孕的女性需要提前告知医生。
检查时避免携带金属物品,并配合医生改变体位。
其他影像学检查
包括CT、磁共振成像(MRI)及同位素核素扫描,主要用于寻找高危因素和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肾结核
相似点:都可有发热、乏力、体重减低、排尿不适、夜尿增多等表现。
不同点:
肾结核的发热多为午后低热,还可有夜间出汗症状,可通过
结核菌素试验、X线检查等鉴别。
慢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点:都可有高血压、食欲减退、夜尿增多等症状。
不同点:
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水肿、高血压、
蛋白尿以及血尿,可通过尿液检查、超声检查和静脉肾盂造影等鉴别。
治疗目的:主要是控制感染,纠正尿路结构或功能异常等情况,延缓病情进展。
治疗原则:一旦确诊为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应尽快开始抗感染治疗,积极寻找病因,尽可能纠正高危因素。
一般治疗
多饮水,多排尿,以保证尿路冲刷作用。
定时排尿,以减轻膀胱内压力及减少残余尿液。
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明显者,可给予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缓解症状。
有糖尿病、尿路结构或功能异常等情况者,应积极治疗,以免血糖升高或感染加重,影响病情恢复。
药物治疗
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切勿自行用药
用药原则
无症状者,一般不需要应用药物抗感染。
用药疗程
若能去除高危因素,可采用4~6周较长疗程的抗感染药物治疗,以达到彻底清除病原体的目的。
若短期内不能去除高危因素,则采用短程疗法控制症状,或者考虑采用低剂量长疗程的疗法(即每晚临睡前、排尿后服用小剂量抗感染药物1次)。
常用药物
先应用以下广谱和耐β-内酰胺酶的抗感染药物,然后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敏感药物。
症状较轻者,应用复方磺胺甲𫫇唑、喹诺酮类药物(如
诺氟沙星)或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如
克拉维酸、
舒巴坦、他唑巴坦)等。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是为了去除高危因素,防止复发。
中医治疗
本病属中医“淋证”“虚劳”等范畴,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辨证施治。
中药方剂:常用参麦
地黄汤合五味消毒饮、知柏地黄汤、小柴胡汤合
猪苓汤等加减。
其他方法:包括针灸、推拿等。
治愈情况
慢性肾盂肾炎的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是否有导致发病的高危因素、是否及时和坚持治疗等。
若能及时和坚持治疗,且高危因素能去除者,一般预后良好。
若不及时和坚持治疗,或者高危因素难以去除者,可能会反复发作,病变逐渐进展,预后不良。
危害性
可引起低热、尿频、排尿不适、腰部疼痛、
夜尿增多等症状,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感染急性发作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肾乳头坏死、肾盂积脓、
肾周脓肿、
慢性肾衰竭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日常管理
饮食管理
一般均衡饮食即可,选择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肾功能不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饮食。
避免摄入肥腻、油炸、辛辣刺激食物。
避免饮酒。
卫生管理
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爽。
适当清洗会阴部,少盆浴、多淋浴。
避免过度使用清洁用品。
排尿管理
性生活后立即排尿,并清洗会阴部。
多饮水,勤排尿,不要憋尿。
若有尿液反流,需要二次排尿,即每次排尿后数分钟,再排尿一次。
作息管理
注意休息,保持规律作息。
保证睡眠充足,避免熬夜。
心理支持
关注心理健康,及时释放压力,避免焦虑、抑郁、过度紧张等不良情绪。
亲属应注意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治愈疾病的信心。
随诊复查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坚持药物治疗非常关键,在治疗后应定期随诊复查,监测各项指标变化,及时调整后续治疗方案、防止并发症发生。
遵医嘱定期复查,如果症状没有减轻,甚至有所加重,需要及时就诊。病情稳定的患者可每1~3个月复查相关指标。
复查时可能会做尿常规等检查,请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预防
慢性肾盂肾炎主要是通过病因预防,提高自身免疫力,并在日常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
积极治疗原发病
患有糖尿病、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畸形、阴道炎、宫颈炎等疾病者,应积极治疗。
增强自身免疫力
合理锻炼,积极参加各种适宜的运动,如快走、打太极拳、打羽毛球等。
规律作息,避免劳累、熬夜。
其他
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检查和尿路器械的使用,必须应用时,应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或者遵医嘱应用抗感染药物。
注意会阴部清洁、干爽,勤换洗贴身衣物。
养成多饮水、勤排尿的好习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