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CRF)心血管病变是指慢性肾衰竭所导致的心功能异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瓣膜、心包及外周血管病变等。慢性肾衰竭心血管病变是慢性肾衰竭死亡的首要原因。
1.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及肥胖,此类因素在
慢性肾衰竭患者中较普通人群更为常见。但慢性肾衰竭患者纠正此类因素不能改善其结局。
2.非传统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包括高水平的
C反应蛋白和
同型半胱氨酸、贫血、高血压、矿物质代谢紊乱、炎症因子增多、氧化应激、尿毒症环境及血管钙化等。
1.慢性肾衰竭心血管病变主要表现为
左心室肥厚、
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脏瓣膜和心包病变及血管钙化等。透析患者可表现为心律失常性心源性猝死、血管钙化及急性冠脉综合征等。
2.患者可出现气促、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面色发白、发绀、烦躁伴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以及胸痛、心悸、
间歇性跛行、肢端坏死甚至猝死等。听诊可有
心包摩擦音、
湿啰音、心律失常。叩诊可有肺叩诊浊音、心界扩大等表现。
1.实验室检查
血生化检查及生物标志物检测,肌酸磷酸激酶和
乳酸脱氢酶可反映心肌受损情况,如肌酸磷酸激酶升高、乳酸脱氢酶2高于乳酸脱氢酶1则提示心肌受损。
超敏C反应蛋白和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则提示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增高。血浆
同型半胱氨酸、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和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可预测心血管病变的预后。脑钠肽水平升高可提示心脏负荷过重,是
心功能不全较敏感的指标。血钙、血磷及血清
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评估钙、磷代谢水平。
2.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可评价心脏大小及功能。可了解患者心室、心房壁厚度,瓣膜钙化情况,以及收缩、舒张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是最有效的诊断
左心室肥厚和左心室功能障碍的方法。患者可有心房壁、心室壁增厚、射血分数下降等表现。
(2)
血管内超声检查可显示血管壁的结构和形态,以及病变的大小及性质,了解颈动脉、肾动脉等血管内膜光滑度、中膜厚度、硬化斑块、血管内径、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3)X线检查可显示不同程度的心影增大、肺动脉压力升高、
肺淤血及血管钙化影。
(4)CT检查可有血管及瓣膜钙化表现,螺旋CT可进行冠状动脉三维重建。
(5)放射性核素扫描可通过检测左、右心室射血分数判断心肌收缩功能,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射血分数下降。
(6)血管造影检查可确定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动脉狭窄的范围和程度,是诊断冠状动脉等血管病变的金标准。
3.心电图
通过收集患者病史,了解其既往史,结合患者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应当注意根据患者症状应有针对性的选择各类检查,以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慢性肾衰竭心血管病变患者的治疗应在干预危险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心血管病变本身的治疗。
1.危险因素干预措施
通过低盐、低脂、低蛋白饮食等进行生活习惯调整;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合理的降压,可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钙通道阻滞药、β-受体阻滞剂等控制血压,减轻心室重构;合并水肿者予以利尿;通过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铁剂、叶酸及B族维生素等纠正贫血;同时应注意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纠正钙、磷代谢紊乱;对于有脂代谢紊乱的患者可通过他汀类药物进行调脂,而贝特类药物可用于三酰甘油升高患者的治疗;终末期肾衰竭者应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2.心血管病变的治疗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出现心绞痛时采用正规抗心绞痛治疗,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药等;心肌梗死患者可在耐受的情况下使用β-受体阻滞剂;左心室功能障碍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有急性缺血性心脏病表现时可用
阿司匹林。必要时选择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应注意造影剂对肾脏的损伤。
(2)心肌肥厚和
心力衰竭应注意解除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高血压、贫血和水钠潴留。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可选择噻嗪类药物和醛固酮拮抗剂,而晚期则需使用袢利尿剂,同时应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卡维地洛等预防射血分数偏低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
(3)心律失常注意纠正慢性肾衰竭患者的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同时注意治疗基础心脏疾病,可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起搏治疗。
(4)
尿毒症性心包炎应积极进行透析治疗,如有
心脏压塞则应紧急行心包穿刺或切开引流。
(5)血管钙化及
周围血管疾病在纠正传统危险因素的前提下使用不含钙的磷结合剂降低血磷,同时使用维生素D类似物,并避免使用活性维生素D3,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必要时进行血管重建。
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血管病变的患病率高、病死率高、预后差,部分患者尚未进入透析期即可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各类心血管病变发病率随着肾功能下降而升高,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达86%,心血管疾病相关病死率达44.2%,是慢性肾衰竭的首要死亡原因,其中以
心力衰竭、
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最常见。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