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痧是使用手指在体表特定部位进行揪扯等手法而形成皮肤血痕的一种中医外治疗法
通常3~6天可以退痧,一般不会留有瘢痕
揪痧后宜饮食清淡,不宜进食生冷、油腻食物
根据病情需要可继续在相同或者不同部位进行揪痧
定义
揪痧法是一种中医外治疗法,是用手指蘸取润滑的介质在人体表面特定部位的皮肤上进行反复提、捏、揪、扯等,使局部皮肤表面出现纵向条状红色或暗红色痧块,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可以用于治疗内科、外科、妇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儿科等多科的疾病。
对于外感性疾病、疼痛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头痛、食积、神经官能症等疾病有较好的效果,还可用于养生保健、美容等。
治疗效果
对于中暑、感冒、发热等外感类疾病,急性疼痛等急性病症,揪痧能较快地发挥治疗效果,对于各种软组织疼痛、风湿性关节炎、女性
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以及保健美容类,揪痧发挥的效果相对较慢。
安全性
揪痧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操作前注意揪痧的禁忌人群和禁忌部位,一般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在我国古代就有记载揪痧治疗疾病的书籍,揪痧操作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并且在我国很多地区医院的中医科或针灸科、推拿科等科室都开展了揪痧疗法。除此之外,个人还可以在医生辨证指导下在家中操作,操作方法简单便捷。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揪痧根据不同地区、医院等级、施术部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疗的费用、报销比例也有一定差异,一般费用在100元以内。如果在医生指导下在家中操作,则不需任何器具,也不需要任何费用。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各级中医院的针灸科、推拿科以及西医院的中医科,或者自行在家中都可以进行揪痧操作治疗。
适宜情况
内科疾病:恶心呕吐、头痛头昏、失眠、胃肠炎、便秘、腹泻、高血压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外感性疾病:中暑、感冒、外感发热等。
儿科疾病:疳积、食欲不振、遗尿、惊风。
五官科疾病:牙痛、耳鸣、鼻炎、
鼻窦炎、咽喉肿痛、视力减退、弱视、青少年假性近视等。
皮肤疾病:皮肤瘙痒症、荨麻疹、痤疮、湿疹等。
神经、肌肉、血管性疾病:失眠、神经官能症、各种软组织疼痛、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痛、晕车、晕船、晕机、
慢性疲劳综合征、轻度脏腑功能失调以及
亚健康状态。
不宜情况
禁忌人群
急性传染病、重症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等危重病证以及肾衰竭、
肝硬化腹水或全身重度浮肿等患者。
饱食后或饥饿时,以及对揪痧恐惧的患者。
白血病、
血友病、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性或凝血异常性疾病患者。
孕妇,精神异常、过度疲劳、醉酒、久病年老者,以及
恶病质、极度虚弱者,禁用揪痧疗法。
禁忌部位
人体眼睛、耳孔、鼻孔、口唇等五官,以及乳头、前后阴、肚脐(神阙穴)等处禁揪。
皮肤高度过敏、皮肤瘢痕、皮肤病(如皮肤破损、烧烫伤、溃疡、疮头、疖肿、痈疽)、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外伤骨折处禁揪。
大血管显现处禁用揪痧。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小儿囟门未闭合处禁揪。
治疗前检查
揪痧作为一种生活中常用的中医外治疗法,日常实际应用时,治疗前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前准备
掌握患者的基本病情
施术者在揪痧操作前应掌握患者的病情,包括现病史和既往史,排除揪痧疗法的禁忌证,勿在患者过饥或者过饱、不能配合等情况下操作。
选择合适的揪痧介质
水剂
夏秋季可用凉开水,冬春季节可以用温热水,也可以根据病情证型的不同使用薄荷水、木香水、葱姜水等水剂。
油剂
油剂茶籽油、麻油及其他植物油,以及石蜡油、凡士林、滑石粉等都可以用作揪痧介质。
也可以选择市面特制的专用刮痧油,临床上也可用
红花油等,在家中可以使用清凉油、
风油精、
白花油等作为揪痧介质。
乳膏剂
多采用既能护肤又有润滑作用,且对眼睛无刺激的乳膏剂或凝胶,比如刮痧乳、冬青膏、
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膏等。
其他介质
可以用水油混合剂作为介质,如在小碗内盛热水,然后加少许植物油即可。
鸡蛋清也可用作揪痧介质,尤其适用于夏季。
选择适宜的施术部位
选取适当的揪痧部位,常用的部位有面部、颈项部、胸胁及腹部、背部、上肢前臂前面及肘部前面等。
选择合适的刮痧场所
选择空气清新、流通的室内环境,并注意保暖、避风,冬季应注意避免感受风寒,夏季应避免空调、风扇等直吹揪痧的部位,以免受风。
选择适宜的体位
坐位
患者侧身坐于椅子上,一只手扶于椅背上;或双腿分开,面向椅背坐于椅子上,双手扶于椅背上;或坐于方凳、圆凳上或床边,双手扶于桌边或床边,暴露头、颈、肩、上肢和背部。
该体位适用于头面部、颈项部和上肢部位的痧疗。头痛、感冒、颈痛等病症痧疗时,多选择此种体位。
仰靠坐位
患者坐于椅上,背部靠于椅背,暴露颈前部及胸前部位。
该体位适用于面部、颈前、胸部和上肢部位的痧疗。咽部不适、
慢性支气管炎、气管炎等病症,以及面部美容时,多选择此种体位。
仰卧位
患者仰卧于床上,暴露面部、胸部、腹部及上肢内侧。
该体位适用于面、胸、腹部和上肢内侧的痧疗。腹泻、腹痛、肥胖等病症痧疗,面部美容及心肺不适患者的胸部痧疗时,多选择此种体位,尤其适用于老人、妇女。
俯卧位
患者俯卧于床上,暴露头后、颈、背部。
适用于头后部、颈部、背部的痧疗。颈痛、肩痛、失眠等病症痧疗多选择此种体位。
清洁消毒
痧疗部位应用热毛巾,或一次性纸巾,或75%酒精棉球,或生理盐水进行清洁或消毒。舌尖不需要消毒。
施术者双手应用肥皂水或洗手消毒液清洗干净,或用75%酒精棉球擦拭清洁。
知情同意
对于初次接受揪痧治疗、情绪过于紧张的患者,应进行通俗易懂的宣教,说明揪痧操作的具体部位、治疗时间以及治疗目的、注意事项等,消除恐惧心理,争取患者的配合。
治疗过程
施术部位准备
充分暴露施术部位,施术者消毒双手,对施术部位进行消毒。
消毒后根据具体治疗需求,在施术部位涂抹相应的介质进行润滑,舌尖处不需要介质。
根据具体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揪痧方法。
揪痧方式
根据疾病类型、揪痧部位的不同,可以选择揪痧、扯痧两种方式徒手操作。
揪痧
在施术部位涂痧疗介质后,施术者五指屈曲,用食、中二指的第二指节将施术部位的皮肤与肌肉揪起,然后瞬间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这样一揪一放,反复进行,并连续发出“啪啪”的声响。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次,这时被揪起部位的皮肤就会出现痧点。
该法常用于印堂穴。
扯痧
用食指、拇指提扯患者的皮肤和(或)一定的部位,使表浅的皮肤和(或)部位出现紫红色或暗红色的痧点。该法主要应用于头部、颈项、背部、面部,如太阳穴。
此法用于重症急救时,常用扯舌头法。令病人伸出舌头,施术者快速施扯痧术,扯5~7次,对于急痧症效佳。急痧症病人舌面下常有瘀血或呈紫黑色、花斑样,扯一两下病人即觉宽松,视物昏暗症状改善尤其明显,可使病人立刻睁眼。
揪痧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用于治疗急痧及重症痧症时,必须强调痧毒出尽,切不可因为病人怕痛或病人稍觉病情好转就中途停止治疗。若用于防病保健,如反复刮拭仍无痧出则不必强求。用于面部美容时则不要求出痧。
应注意防止传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
一般第一次揪痧,痧斑消退后再进行第二次,但是头面部揪痧因不要求出痧则不必拘泥于此。
对于急痧与重症痧症刮痧后,如闻及患者排气声及打嗝声,提示病情缓解,可继续治疗以巩固疗效;如病人出现不适或病情加重,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揪痧过程中,如果出现精神疲惫、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出冷汗、心慌、四肢发凉或血压下降、神志昏迷时,应立即停止揪痧,让患者平卧,注意保暖,饮温开水或糖水,一般即可恢复,严重者需及时抢救。
治疗时间
治疗时间根据具体病情、施术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从数分钟到数十分钟不等。
一般每个部位扯5~7次,每位患者可以选择3~5个部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急性病的揪痧疗程一般是到痊愈即止,慢性病一般7~10次操作为1个疗程。
两次刮痧之间一般以痧退、手压皮肤无疼痛感为衡量标准,一般间隔3~6天不等,若揪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不宜在原部位进行操作。
护理
揪痧后的注意事项
揪痧后应用干净毛巾、纸巾或消毒棉球将揪痧部位的介质擦拭干净。
揪痧出痧后宜休息15~20分钟,揪痧后4小时内忌洗冷水澡。
揪痧过程中产生的酸、麻、胀、痛、沉重等感觉,均属正常反应。揪痧出痧后的1~2天,皮肤可能出现轻度疼痛、发痒或有轻微灼热感,属于正常现象,数天后即可自行消失,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注意保护揪痧处的皮肤,宜穿棉质柔软舒适的衣物。
饮食宜忌
刮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姜汁或淡糖盐水;如为急痧,治疗后可在温开水中加入“
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水”。
揪痧后不宜即刻食用生冷、油腻肥甘食物。揪痧后宜饮食清淡。
并发症及应对
揪痧中或者揪痧后出现头晕、目眩、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冷、恶心欲吐或神昏仆倒等现象,应及时停止揪痧,使患者平卧休息,取头低脚高体位,饮用温开水或糖水等,并注意保温,或掐水沟、合谷及内关等穴,必要时需急救处理。
恢复过程
疼痛的恢复情况
揪痧后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疼痛、灼热等情况,一般1~2天可缓解。
局部出痧的恢复情况
局部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
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一般3~6天可以消退,也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但一般不会留下
瘢痕和
色素沉着。
后续治疗
揪痧后症状缓解者,可以继续揪痧疗法,可以在相同部位或不同部位进行刮痧,也可以配伍中药内服、外用等多种治疗方法。
揪痧后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者,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病情后决定是否需要继续揪痧治疗或更改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
出痧后注意避风寒,防止邪气入侵。
揪痧后应避免熬夜,规律作息,可以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
局部疼痛一般可耐受,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一般3~6天左右痧可消除,局部一般不留有色素沉着。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