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更多功能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由于呼吸系统疾病导致右心房、室结构及功能改变的疾病
主要包括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咳痰)及右心衰竭症状(如心悸、下肢水肿)
由慢性存在的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疾病引起
以药物治疗为主
定义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慢性肺心病,是指由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存在,导致右心房、右心室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肺血管阻力增加和肺动脉高压是其中的关键环节。
此处所说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的病变。
常说的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也多指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发病情况
总的来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但目前暂时没有近年的大型调研数据。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的普查结果表明,超过14岁人群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为4.8‰。
1992年在北京、湖北、辽宁农村调查102 230例居民的慢性肺心病患病率为4.4‰,其中≥15岁人群的患病率为6.7‰。
也有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平均患病率为0.48%,病死率约10%~15%。
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北方地区患病率高于南方地区,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患病率明显增多,男女无明显差异。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