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便秘

更多功能

慢性便秘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持续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超过6个月
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尽感和大便干硬等
主要由功能性疾病、器质性疾病及药物引起
包括病因治疗、基础治疗、药物治疗、精神心理治疗、手术治疗
定义
便秘(constipation)是一种(组)表现为排便困难和/或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的临床症状。
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困难、肛门直肠堵塞感、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需手法辅助排便;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3次。
慢性便秘的病程应≥6个月。
分类
根据病因分类
原发性便秘
主要包括功能性便秘功能性排便障碍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继发性便秘
主要是器质性疾病所致和药物性便秘。
其中器质性疾病主要包括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神经源性疾病、结肠原发疾病(如结肠癌)等。
药物性便秘主要由抗胆碱能药物、阿片类药、抗抑郁药、抗癫药、抗组胺药、抗精神病药、抗震颤麻痹药、解痉药、钙拮抗剂等诱发。
根据病理生理机制分类
根据便秘的病理生理机制,功能性疾病所致的便秘可以分为以下4类。
慢传输型便秘
此类患者全结肠或结肠各段存在传输延迟,主要由结肠推进力不足所致,结肠动力降低、结肠推进性蠕动收缩活动减少,导致粪便通过结肠时间延长,表现为排便次数少、排便费力、粪便干结等严重症状,但不存在排便协调障碍。
排便障碍型便秘
主要是指患者在尝试排便的过程中盆底肌群存在矛盾收缩、松弛不全或肛门静息压增高,从而导致粪便排出障碍。
正常传输型便秘
功能性便秘中较常见的亚型,患者结肠传输功能检测正常,但存在便秘症状。通过各种结肠传输时间检查方法发现。
混合型便秘
同时存在进食后结肠传输时间延长和直肠排空障碍两种因素。
发病情况
我国成人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4.0%~10.0%。
慢性便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