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
1.稳定型冠心病:药物治疗辅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PCI对于
稳定型心绞痛的价值在于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2.非
ST段抬高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需要紧急进行介入的极高危临床特征包括:①胸痛持续时间长、无明显间歇或持续时间超过30分钟,濒临心肌梗死表现;②心肌生物标志物显著升高和
心电图示ST段显著压低(≥2mm)持续不恢复或范围扩大;③有明显血流动力学变化,严重低血压、
心力衰竭或
心源性休克表现;④严重恶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颤动。
3.ST段抬高型
急性心肌梗死:起病12小时内的患者,关键是尽量缩短进门-球囊扩张时间,将其控制在90分钟以内。
1.如果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应该在直接PCI时对非梗死相关血管行PCI治疗。
2.
ST段抬高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12小时以上、无症状且血流动力学及心电稳定,不宜行直接PCI。
1.心功能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明确心脏的大小、瓣膜情况、室壁运动、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
2.缺血与存活心肌的评价
(1)症状发作时与症状缓解后
心电图的对比有助于缺血及缺血部位的诊断。
(2)24小时
动态心电图检查有助于捕捉到缺血发作时心电图改变以及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3)心电图运动试验有助于缺血及缺血部位的诊断。
(4)放射性核素
心肌灌注显像有助于明确心肌梗死的部位、范围及
心肌缺血的部位、范围
(5)
负荷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评估是否存在可诱发的心肌缺血及其部位和严重程度。
(6)磁共振心肌灌注显像有助于评估心肌缺血及部位。
3.其他重要脏器功能
血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基酸氨基转移酶有助于肝功能的评价;
尿素氮、
血肌酐有助于肾功能的评价,老年人需行肌酐清除率检查或根据公式推算
肾小球滤过率以更准确地反映肾脏功能。
1.股动脉路径
股动脉比较粗大,穿刺成功率高。缺点是术后卧床时间长,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出血、血肿、
假性动脉瘤、
动静脉瘘和
腹膜后血肿等。
2.桡动脉路径
术后压迫时间短,无需卧床,患者不适感较股动脉路径轻,而且并发症较少,因此逐渐成为目前PCI治疗的首选路径。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