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脂肪主要来自食物,少部分来自胃肠道分泌、细胞脱落和细菌代谢。大便脂肪包括结合脂肪、
游离脂肪酸和中性脂肪。人体每天摄入的脂肪95%以上可被吸收,从粪便中排出的脂肪极少。
病理情况下,脂肪消化、吸收能力减退时,大便脂肪会大量增加。大便脂肪测定可以作为了解消化功能和胃肠道吸收功能的参考指标。
采集方法:患者留便
检查前
取新鲜标本3~5g(约小黄豆大小),选择异常成分的粪便,如含黏液、脓血或颜色异常的标本;外观无异常的粪便,须从表面、深处、粪端多处取材送检。
放入干燥、清洁、无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送检,不能采集尿壶、便盆中的粪便标本。
检查后
请及时送检,一般常规检查应避免超过1小时送检。
每日试验餐中含脂肪80~100g时,粪便内脂肪排出量≤6g
成人或儿童(>3岁)脂肪吸收率≥95%
(数据来源:丛玉隆.实用检验医学:下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大便脂肪测定主要用于了解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间接诊断消化道疾病。大便脂肪增加常见于以下情况。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