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线虫病又称几内亚虫感染,是由麦地那龙线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一种
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人体深部结缔组织及皮下组织,可伸出体外。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皮肤溃疡。在热带地区,特别在西非、尼罗河谷、印度、巴基斯坦等地流行。感染率与气候干燥,水源缺乏,饮水习惯密切相关。流行区居民喜在池塘中洗澡、涉水、洗衣、漱口,因此有很多受感染的机会。有些地区习惯饮用生水,印度宗教习惯在斋戒沐浴时以生水洗口,也增加了感染机会。因此流行区居民取水及食用水的方式与本病流行有密切关系。
麦地那龙线虫是一种大型线虫。雌虫大小为(60~120)cm×(0.9~2)mm;雄虫长12~40mm,宽0.4mm。雌虫排出幼虫入水,幼虫在水中可生活7天,被中间宿主剑水蚤吞食后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如人误饮含有感染期幼虫的剑水蚤所污染的水后被感染。感染期幼虫在患者体内移行和发育过程中,所在部位无任何病变。成虫成熟时,穿过结缔组织朝下移行。在成虫移行至皮肤表面和准备排出幼虫前,常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当移行至皮肤表面时,虫体前端组织溶解,释放大量代谢产物进入宿主体内,引起
变态反应。
本病潜伏期8~12个月,受孕雌虫移行至小腿、足或阴囊等处皮下组织,局部可出现红斑、水肿、瘙痒等症状,伴恶心、呕吐、头晕等。虫体在皮下停留1个月后,大量幼虫从虫体前端释放,在局部皮肤表面出现微红色
丘疹,继而发展数厘米的水疱。水疱内黄色浆液巾有大量巨噬细胞、
淋巴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及幼虫。水疱形成时,常伴局部瘙痒和剧烈烧灼感。水疱破裂,
变态反应减退,继而脓肿形成。若无继发细菌感染,脓肿逐渐缩小,留下一雌虫伸出缩回的小孔。幼虫全部排完后雌虫死去,被组织吸收或钙化,逐渐痊愈。继发感染为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局部如继发细菌感染可并发急性皮下脓肿,慢性溃疡、
蜂窝织炎及
败血症,感染消退发生纤维化。虫体在组织移行时,常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1.水疱破溃处找幼虫:滴少量水于病变部位,片刻后取该处液体置载片上,低倍镜检,即可见到第一期幼虫。
2.检查雌虫:常可见其从病变部伸出。
检查溃疡面及幼虫为确诊本病的最可靠方法。在流行区如发现患者下肢皮下组织有滑动而硬的长带状虫体即应考虑本病可能,如在溃疡面洞孔查见成虫,或在洞孔排出的乳状浆液内,或在邻近组织、关节腔无菌积液中查见幼虫即可确定诊断。有时在典型
丘疹形成前患者可感觉到皮肤内的虫体但应与皮下寄生的裂头蚴相鉴别。死亡钙化虫体依据X线平片可作出追溯性诊断。感染早期,血内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免疫学试验尚处于探索阶段,包括虫体抗原
皮内试验及荧光抗体检查,有辅助诊断意义。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摘出虫体是惟一可靠方法。
1.
阿苯达唑,服2天或3天,或
甲硝唑服10~20天,可迅速缓解症状,并减轻局部炎症与水肿,促进虫体自行排出或较易摘除。
2.取虫疗法,本病流行区居民习惯采用这一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即将暴露的虫头端缠缚于一根小棒上,慢慢卷绕其虫体每次可卷出5cm长每天重复1次,约3周可将虫体完全卷出。若整个虫体已在皮肤内或在深部脓肿内,可采用外科手术取出。
3.对症治疗,包括抗过敏、止痛、抗感染及破伤风抗毒素,皮肤局部可用
氢化可的松软膏涂布。
预防本病应从改良卫生习惯,改变取水方式,禁饮生水等。煮沸或加氯消毒杀死水中的剑水蚤是避免饮水感染的简便方法。生物方法可在有剑水蚤的水域中饲养嗜食剑水蚤的鱼类(如柳条鱼)。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