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

更多功能

流行性感冒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和全身肌肉酸痛等,咽痛、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较轻
机体感染流感病毒所致
可采用一般治疗、对症治疗、病因治疗和中医治疗等
定义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流感病毒容易变异,很难获得持久免疫力。
分型
根据症状分型
单纯型流行性感冒:最常见,多可自愈,一般需要1~2周。
肺炎型流行性感冒:即合并流感病毒性肺炎的情况,可有剧烈咳嗽、咳痰、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胃肠型流行性感冒:症状有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较为少见,多发生于儿童,2~3天可恢复。
中毒型流行性感冒:极少见,有高热、休克、呼吸衰竭、神经系统损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病死率高。
根据病毒型别分型
甲型流感
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导致。
常引起大流行,病情较重。
非常容易发生变异,发生变异的主要是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根据这两者的变异,可以把甲型流感病毒分为不同的亚型。
常出现的亚型包括H5N1(老年病人好发),H1N1(儿童好发),H7N9(老年人,特别是合并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好发)。
乙型流感
由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导致。
主要宿主是人。
变异很慢,常导致局部暴发,不引起大流行。
丙型流感
由丙型流感病毒导致。
自然宿主包括人和猪。
一般不发生变异,可引起散发流行,儿童多见。
发病情况
传染源
主要为流感患者,其次为隐性感染者。
症状出现前2天到症状出现后大约1周均可传播流感病毒,儿童达10天或更长时间,以病初2~3天的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如餐具、毛巾、茶具等)的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感染或接种疫苗后1周出现抗体,2~3周达高峰,1~2个月后开始下降,1年左右降至较低水平。
以下人群更容易发展为重症。
年龄低于5岁的儿童。
年龄超过65岁的老人。
孕产妇。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比如糖尿病、结核病和贫血等。
肥胖者[体重指数大于30,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的人。
患有免疫缺陷性疾病(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人。
流行特征
流行性感冒发病率高,世界范围内已出现多次暴发流行,每年成人发病率约为5%,儿童发病率为20%。
世界范围内每年重症者可达300万~500万例,死亡人数可达25万~50万,如果出现新的病毒亚型,则死亡人数可能会更多。
流行性感冒发病有季节性,中国北方常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可全年流行。
季节性流行性感冒死亡率一般低于0.1%,与是否接受治疗及医疗水平等有关。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