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影像设备的指引,利用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微创治疗的方法
术后麻醉苏醒后可恢复,第一天以流食为主,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属于微创治疗,安全性良好,耐受性高,不良反应少
广泛应用于消化、呼吸、心血管、神经、妇产等多个系统疾病的治疗
定义
介入治疗是以影像诊断和临床诊断为基础,在影像设备的指引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导丝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属于微创医学的一种,与外科、内科并列为三大治疗学。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介入治疗应用广泛,在全身多种疾病上都可以发挥治疗作用。
各类肿瘤的治疗,如肝癌、肺癌、食管癌、肾癌、胰腺癌、各种转移性肿瘤及妇科肿瘤、
骨肿瘤等。
非血管性管腔狭窄:食管良恶性狭窄、胃肠吻合口狭窄、
胆道梗阻支架置入。
治疗效果
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与疾病种类密切相关,如对
出血性疾病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对肿瘤性疾病可以很好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等。
安全性
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治疗,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毒副作用小、微创、靶向、可重复等特点,规范操作时安全性良好,但仍可能会发生血肿、感染等并发症。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介入治疗的方法较多,针对的疾病也不同,治疗难度差异也较大。
一般来说,涉及
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在二、三级医院开展;而如部分
血管瘤、子宫肌瘤等疾病的治疗难度相对较小,可以在一、二级医院开展。具体以医院为准。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介入治疗的费用一般包括医疗器械费用和手术费用两个部分,差别也较大,与原发病、医保政策等密切相关。
如肝癌的介入化疗栓塞术,单次介入治疗总费用约在1万元左右,而随着各项政策的调整,冠脉介入治疗所需费用明显降低,最低约需两三千元。
医院科室选择
依据治疗难度可以分别选择一、二、三级医院进行,通常在介入治疗专科完成,在部分医院可能归属于放射科,或相应临床科室(如心血管科、肿瘤科等)。
适宜情况
根据进入途径,介入治疗可简单分为血管性和非血管性,适用情况各有不同。
血管性介入治疗
经皮内血管成形术(PTA)
主要是通过球囊扩张,使血管管腔狭窄消失,以达到血管扩张成形的目的。
已广泛用于全身各部位的动脉或静脉系统狭窄/闭塞性疾病的介入治疗,如肾源性高血压及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血管治疗等。
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
是对PTA治疗的重要补充,主要用于PTA术后血管夹层及血管弹力回缩,或直接用于狭窄闭塞程度较重的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
经导管血管栓塞及封堵
将人工栓塞材料或装置经导管注入或放置到靶动脉内,使之发生闭塞,从而达到控制出血、减少血供或治疗
肿瘤性病变的目的,经常用于以下情况。
姑息性或治疗性控制体内多种原因引起的出血,包括外伤所致脏器出血、医源性出血、呼吸系统疾病所致
咯血、鼻出血、
胃肠道出血、泌尿系统出血、阴道流血等。
对肿瘤进行手术前辅助性栓塞、姑息性栓塞治疗或相对根治性栓塞治疗等。
经导管动脉药物灌注术
将导管选择性插入靶血管内,经导管注入血管活性药物或化疗药物,以达到局部治疗的目的。
经导管血管活性药物灌注术主要用于控制组织器官的弥漫性动脉性出血,如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胃黏膜弥漫性出血及结肠
憩室出血等。
经导管化疗药物灌注术可使肿瘤局部化疗药物浓度增高,提高局部疗效,与此同时,外周血药物浓度降低,可减少化疗药物的全身性毒副作用。
经导管溶栓术
经导管向血管内的血栓性病变局部灌注药物,使溶血栓药物局部浓度增高,外周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从而提高疗效,减小全身副作用。
适用于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急性
深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肺栓塞等疾病的微创治疗。
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经皮穿刺引流术
穿透皮肤,在发生阻塞性扩张的管腔中置入引流管,进行引流治疗。主要包括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经皮脓肿或囊肿引流术、经皮造瘘术等。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良恶性疾病引起的
梗阻性黄疸。
脓肿或囊肿的穿刺引流术在临床应用广泛,几乎可以代替外科治疗,其可治疗的部位包括胸腹腔各个脏器脓肿和囊肿,如
肝脓肿、
脾脓肿、胸腹腔包裹积液、
肝囊肿、
肾囊肿等。
经皮造瘘术包括胃造瘘术和肾盂造瘘术,前者适用于食道梗阻性疾病,用于解决患者的进食问题;后者适用于各种盆腔及腹膜后恶性肿瘤阻塞输尿管者,用于解除
尿路梗阻。
球囊扩张成形术
当血管以外的生理性管腔(或管道)发生狭窄或者阻塞性病变时,可以利用不同直径的球囊导管对其进行扩张,使其恢复通畅。
常用于
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胃吻合口狭窄、胆肠吻合口狭窄、输尿管和尿道的
瘢痕性狭窄、
输卵管阻塞等。
支架置入术
利用支架输送器,将支架送至狭窄的非血管管腔,跨越狭窄段时及时释放支架,利用支架持续向外的膨胀力扩张管腔,解除梗阻。
适用于恶性病变引起的非血管管腔梗阻,如
胆管癌或
胰头癌所致的梗阻性黄疸,肺癌引起的气管受压或侵犯等;也可用于经球囊扩张无效的良性狭窄,如炎性或手术后狭窄。
经皮肿瘤消融术
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采用
经皮穿刺的方式,对肿瘤进行物理或化学方式灭活,以达到治疗肿瘤目的。
已有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
小肝癌进行消融治疗与根治性外科切除的中远期生存率相仿。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通过经皮插入椎体的穿刺针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加固病变椎体和缓解疼痛的目的。
适用于椎体原发及转移性恶性肿瘤、部分椎体良性肿瘤(如
血管瘤)等、骨质疏松伴
压缩性骨折,特别是伴有病变椎体疼痛的患者。
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又称近距离放射治疗,是指将放射性核素包裹在金属包壳内,制成细小的种子源,通过细针将其种植在肿瘤组织内,其发出的低能γ射线对肿瘤细胞长时间持续照射,从而灭活肿瘤。
不宜情况
不同的介入治疗,禁忌证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出现以下这些情况时不宜进行介入治疗。
对比剂过敏者。
难以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
心、肺、肝、肾功能严重损害或衰竭者。
近期接受过静脉全身化疗或放疗者。
全身感染者。
显著低蛋白血症者。
WBC<3.5×109/L,Plt<8×109/L(脾功能亢进行部分性脾栓塞例外)。
具体需要根据不同疾病与病情,由医生综合判断。
治疗前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功能
主要是为了了解全身情况,判断白细胞、血小板、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出
凝血时间等是否会影响治疗的进行,并为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提供参考。
影像学检查
胸片
介入治疗前一般需要常规进行胸片检查,以初步了解是否有可能会影响治疗进行的胸部、肺部疾病。
其他
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可能还需要进行其他的影像学检查,如肝癌患者进行栓塞之前可能需要进行CT、MRI等检查,以明确病情。
心电图检查
介入治疗前一般需要常规进行
心电图检查,以初步了解是否有可能会影响治疗进行的心脏疾病。
治疗前准备
调整正在接受的药物
如果正在使用的药物影响到凝血功能,可能需要调整或者停用,但具体要遵循医嘱。
用药准备
根据所使用的碘对比剂说明书,决定是否做碘过敏试验。
如果术后需要使用抗生素,根据说明书决定是否做皮肤过敏试验。
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饮食准备
大多数时候会要求术前4~6小时禁食,术前2小时可少量饮水或饮料,需全麻者禁食禁饮12小时,必要时给予静脉补液。具体需遵医嘱。
清洁备皮/留置导管
如需穿刺者,穿刺部位备皮。
对尿失禁或操作时间过长者,可能需要留置导尿管。
衣着配饰要求
患者手术时会穿着病号服或宽松衣服,注意提前取下配饰、假牙等物品。
签署知情同意书
这类手术一般是在麻醉下完成的,麻醉医生会详细说明麻醉情况、麻醉风险和注意事项,患者或家属需要配合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治疗过程
不同操作的治疗过程不完全相同,且操作相对繁杂,以下为简化版的基本流程,仅供了解参考。
血管介入治疗
在影像学指引下,将穿刺针穿透血管前后壁,退出针芯,缓慢后退针鞘,直至有血液喷出,证明穿刺针在血管内,该过程类似静脉注射。
之后,迅速送入导丝,并沿导丝送入扩张器、导管鞘等,直达病变部位,再根据病变性质进行不同操作(如栓塞、注药、扩张等),达到治疗目的。
非血管介入治疗
基本操作过程类似血管介入治疗,不同的是,非血管介入治疗多是
经皮穿刺,或者经过人体天然存在的管腔(如食管、气管等),或由于疾病、手术等原因形成的管腔(如食管-胃吻合口等)进入体内。
治疗时间
不同介入治疗时间差异非常大,操作越简单,时间越短。
以肺癌介入治疗为例,手术时间约在30~60分钟;而需要植入多个支架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一般需数个小时。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不同介入治疗术后护理要点不完全一致。
拔除导管和导管鞘后,穿刺点压迫包扎。
股动脉穿刺后,患者卧床休息至少8小时,不必禁食禁饮,注意观察足背股动脉搏动情况。
定期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或血肿,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心律、尿量等
生命体征。
静脉补液,保肝护胃,预防感染,促进对比剂的排泄。
对溶栓、血管成形术后患者需行抗感染、抗凝治疗;对出血患者给予止血药,疼痛明显者给予止痛药。
监测与检查
大多数介入治疗后,通常会监测生命体征1~3天,包括监测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等,并抽血检查电解质,以防止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水电解质失衡等。
治疗后一般会进行影像学和/或功能性的复查,以明确疗效。
饮食营养
戒烟、戒酒。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鸡肉、鱼肉、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做到清淡饮食、营养均衡。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不同的介入操作可能会引起的并发症不尽相同,与穿刺、插管、对比剂相关的并发症包括血肿、夹层、血栓、对比剂过敏等。规范操作时,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并不大。
穿刺点并发症
穿刺时务必注意病人的凝血功能状况,并选择合适的介入器材进行精细操作,以免并发症的发生。
导管、导丝或介入材料相关并发症
如血管夹层、穿孔、血栓或气栓、导管或导丝打折或断裂等。
介入材料导致的血管闭塞、血管破裂等,可能会影响器官功能。
选择合适的介入器材进行规范的精细操作,以免并发症的发生。
对比剂并发症
如过敏反应、对比剂相关肾病等。
术前应充分水化,并遵循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剂量和适应证范围,对高危人群进行严格评估。
恢复过程
介入属于微创治疗,伤口本身愈合快,不良反应轻。但具体病情的恢复时间受原发病影响较大。
后续治疗
根据不同的介入操作,术后可能不需要进行其他治疗,也可能会有治疗后用药、其他治疗、康复训练等内容,应遵嘱进行。
日常生活
根据不同的介入操作,术后要求休息的时间不完全一致,一般建议术后休息1~3天,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和剧烈运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