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头绦虫病是由阔节裂头绦虫寄生人体肠道所致的疾病。多见于亚寒带及温带的湖泊水区,欧洲﹑北美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如日本﹑朝鲜﹑菲律宾均有流行,中国东北也有少数病例报道。
成虫与曼氏迭宫绦虫的外形和结构都很相似,头节的背、腹侧各有一条较窄而深凹的吸槽,雄生殖孔和阴道外口共同开口于节片前部腹面的生殖腔。为绦虫中最大的寄生虫。长达4~6m,虫体有的时候长达10m,最宽处20mm,具有3000~4000个节片。虫卵近卵圆形,长55~76µm,宽41~56µm,呈浅灰褐色,卵壳较厚,一端有明显的卵盖,另一端有一小棘;虫卵排出时,卵内胚胎已开始发育。
一般患者感染后不会有特别明显的病症出现,重症则以消化功能紊乱及贫血为主。偶尔会有疲倦,四肢乏力,腹泻或间歇性的便秘症状出现,或者是出现饥饿感,嗜食盐等症状。体内寄生虫数量多时可以有部分虫体扭结成团,致使肠道、胆道口阻塞,甚至会出现肠穿孔的现象。可并发维生素B
12缺乏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有半数无贫血的患者,血清中维生素B
12的含量也是低的。发生迁移可能导致胆汁或
胆管炎。
1.血象
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轻度增高。
2.骨髓象和特殊检查
如维生素B12和叶酸测定、维生素B12吸收试验等,可确诊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活组织检查
皮下包块和眼睑结节活检可找到虫体,病理检查显示嗜酸性肉芽肿,病变中心为虫体横切面。
4.粪检
从患者粪便中检获虫卵或节片。
1.眼裂头蚴病,尤其球后感染致凸眼者应与视网膜细胞瘤相鉴别。
2.应与
囊虫病、并殖吸虫病(斯氏肺吸虫病)相鉴别。
吡喹酮顿服。氯硝硫胺(灭绦灵)、
甲苯达唑(
甲苯咪唑)、
阿苯达唑(丙硫咪唑)等均有驱虫作用。虫体排出后,贫血即可自愈。贫血严重者可肌注维生素B
12。
主要是宣传教育。改变不卫生的食鱼习惯,喜吃生鱼及鱼片,或用少量盐腌、烟熏的鱼肉或鱼卵、果汁浸鱼以及在烹制鱼过程中尝味等都极易感染。加强对犬、猫等动物的管理,避免粪便污染河、湖水,污水适当的处置可能减少被鱼类传染。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