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颅裂是指先天性颅骨闭合不全而遗留缺损区域。可分为显性颅裂和隐性颅裂两类。显性颅裂指伴有脑膜膨出、
脑膜脑膨出或积水性脑膜者;隐性颅裂仅表现颅骨闭合不全,无脑膜等软组织膨出,较少见。
是否医保
是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小儿外科
临床症状
颅裂多发于颅骨的中线部位,好发于枕部及鼻根部。出生时即可发现头部局部肿块,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部分类型可出现眼距增宽、眼眶变小、肢体瘫痪、挛缩。常见伴发畸形,如唇裂、
腭裂、
多指畸形、先天性心脏病、
脑穿通畸形、
脊柱裂、畸形足,
脑积水、潜毛窦,以及耳郭、肋骨、脊柱、外生殖器等畸形。
危害
位于颅底的囊性颅裂可引起眼距增宽,眼眶变小,可堵塞鼻腔引起呼吸困难;位于颅盖部的脑膜脑膨出,可合并脑发育不全、脑积水。
并发症
检查
X线摄片、CT、磁共振成像等。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X线摄片、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可诊断。
治疗原则
尽早手术,关闭颅裂处的缺损,切除膨出的肿块,将膨出的脑组织复位。
治愈性
部分可治愈,枕部颅裂伴膨出术中死亡常因出血和损伤脑干所致,术后死亡主要原因为
脑膜炎。
饮食建议
正常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病因
本病是由于胚胎发育障碍所致,一般认为与胚胎期神经管发育不良、中胚叶发育停止有关,可能受孕初数周内孕妇的外伤、感染、代谢障碍等因素影响。
典型症状
颅裂多发于颅骨的中线部位,好发于枕部及鼻根部。出生时即可发现头部局部肿块,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位于枕部者,若为囊状
脑膜脑膨出,其
颅骨缺损直径可达数厘米,肿块可甚巨大,实质感,不透光,不能压缩,啼哭时张力不变,覆盖于肿块表面的皮肤变薄,极易发生破溃感染;若为脑膜膨出,则颅骨缺损直径较小,可小至数毫米,肿块较小,囊性感,能压缩,啼哭时张力可变。其余几种囊性颅裂的表现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位于颅底的囊性颅裂常在鼻根部,表现为眼距增宽,眼眶变小,可堵塞鼻腔引起呼吸困难,并可引起
泪囊炎;从筛板向鼻腔突出者,形状可类似
鼻息肉;位于颅底的囊性颅裂除压迫局部组织结构引起局部功能障碍外,还可影响相应的脑神经,出现脑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位于颅盖部的脑膜脑膨出,可合并脑发育不全、
脑积水等其他脑畸形,故可有肢体瘫痪、挛缩或抽搐等脑损害征象。
诊断依据
1.颅裂多发于颅骨的中线部位,好发于枕部及鼻根部。出生时即可发现头颅局部肿块,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部分类型可出现眼距增宽,眼眶变小、肢体瘫痪、挛缩。2.X线摄片可见颅骨缺损,即可诊断为囊性颅裂。3.CT检查能清楚显示颅裂的部位、大小、膨出的内容,以及是否合并脑发育不全、脑积水等。4.磁共振成像可更清晰显示脑部畸形和膨出物的各种内容。根据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可诊断。
治疗方针
尽早手术,关闭颅裂处的缺损,切除膨出的肿块,将膨出的脑组织复位。
手术治疗
尽早手术,旨在关闭颅裂处的缺损,切除膨出的肿块,将膨出的脑组织复位。位于颅盖者,
颅骨缺损可暂不修补,只需修补硬脑膜和缝合头皮。位于颅底部者,常需开颅修补颅骨裂孔及硬脑膜。有
脑积水者,需先做脑脊液分流术。已有呼吸阻碍或肿块表面变薄者,应及早提前手术。
预后情况
枕部颅裂伴膨出的远期预后与有无脑积水,膨出中神经组织的多少有关;鼻根部膨出预后较好,比其他部位的膨出治疗效果好;颅底膨出的长期预后与膨出部位、囊腔内是否有神经组织和是否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关。脑膜脑室膨出一般均合并神经功能障碍、智力低下和其他部位畸形,预后差。
日常护理
注意休息,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擤鼻涕、用力排便。
饮食调理
术后饮食宜营养丰富,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其他注意
术后应注意防治伤口感染、
脑积水、手术局部皮肤坏死、伤口
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