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淋巴网织细胞增多症

更多功能

良性淋巴网织细胞增多症
概述 病因 症状 就医 诊断 治疗 预后 日常
汉赛巴通体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多表现为受伤部位皮肤丘疹或脓疱、淋巴结肿大、发热、厌食、乏力等
依据病情,主要采取抗感染、对症等治疗
多呈自限性,预后较好
定义
良性淋巴网织细胞增多症,又称为猫抓病,是由汉赛巴通体这类病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病程多呈自限性,即可以自愈。
汉赛巴通体可通过密切接触带菌猫,或被其舔、抓、咬伤等感染人体。
猫抓病以受伤部位皮肤损害、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可伴有发热、厌食、乏力、恶心、呕吐等。
可根据有猫接触史、抓咬史,并结合病原学检查检测出汉赛巴通体可确诊本病。
分型
依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种。
典型猫抓病
又称猫抓性淋巴结炎
症状以受伤部位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等皮损为主,全身症状轻微,以发热、乏力、厌食等为主。
病情较轻,皮损较浅,多数患者可逐渐自愈。
非典型猫抓病
是指具有淋巴结以外受累表现的猫抓病。
依据受累部位可分为全身性猫抓病、中枢型猫抓病、眼病型猫抓病、肌肉骨骼猫抓病、肝脾猫抓病、乳腺猫抓病。
多由汉赛巴通体经血液、淋巴循环扩散至全身引起。
常伴全身性症状,且持续时间较长,侵犯不同组织可引起相应症状。
发病情况
猫抓病多散发,发病集中于秋、冬季节,即7月至次年1月。
猫抓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由于该病不属于我国法定传染病,具体患病数量不详。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