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药液注入肌肉的方法
非常安全,创伤微小
治疗后即可恢复正常活动
治疗前后注意饮食清淡,不同疾病饮食禁忌不同
定义
肌内注射法是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注射部位一般选择肌肉丰厚且距大血管及神经较远处。
最常用的部位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肌内注射属于常规用药途径,适用于多种疾病,但目前主要用于以下疾病。
急诊科疾病:破伤风、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治疗效果
肌内注射用于不宜或不能经口服或静脉注射的药物,影响肌内注射疗效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药物吸收
肌内注射药物的吸收方式为被动扩散,吸收速度会相对缓慢,且多不完全。
脂溶性药物相比水溶性药物更容易透过毛细血管管壁而进入血管,但对肌内注射而言,一般水溶性药物吸收速度更快。
药物沉淀
肌内注射水溶性不佳的药物时,可能会大量沉淀在注射部位。
沉淀的药物不能弥散进入毛细血管,只能逐渐地溶解后再吸收,或被细胞吞噬失去药效,如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地西泮等药物。
药物渗透性
肌内注射渗透性高的药物,吸收速度更快。
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血管越丰富,药物吸收速度越快。如三角肌注射比股外侧肌吸收快,臀肌吸收速度最慢。
全身状况
高龄、休克、低血压、
充血性心力衰竭、粘液性水肿等能使
心输出量降低,骨骼肌血管血流量减少的疾病,可使药物的吸收速度减慢。
安全性
肌内注射是一种安全、创伤微小的护理操作技术。
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操作简单,一般对患者没有危害。
因个体差异以及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不同,该操作仍有一些并发症的风险,如臀大肌注射有可能发生注射部位疼痛、误入血管、损伤神经、针头在肌肉中折断等。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肌内注射通常的难度很小,所有护士都可以进行这项操作。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进行这项操作的费用通常在5~10元左右,但不包括挂号费和药费。
根据医院等级、地区物价不同,费用会有所差别。
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报销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情况下肌内注射属于常规护理技术,正规的诊所和医院都可以进行这项治疗性操作。
一般是在急诊科、儿科、妇产科、皮肤性病科等科室进行。
适宜情况
肌注药物的主要特点
肌内注射与静脉注射的药物种类不同,有些药物只能肌内注射,不能静脉给药。肌注药物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如需迅速发挥药效或不能经口服用的药物;
不宜或不能经静脉注射的药物;
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产生药效的药物;
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适宜的肌注药物
油溶液型药物
某些药物因在水中不溶解或不稳定,为了延缓药效而采用非水溶剂型,如油溶液型注射剂,这类剂型仅供肌内注射,不能静脉给药。
混悬液型药物
激素类药物常制成混悬剂型,如
甲泼尼龙醋酸酯混悬剂,仅供肌肉、关节腔内注射,不能静脉注射。
局麻药物
而有的注射剂制备时不加入局麻药,而在使用前加入,如
青霉素钾以0.25%利多卡因作为溶剂,这些药物不能经静脉注射给药。
其它用药途径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
如氨基糖苷类药物静脉推注时,血药浓度骤然升高,可引起
呼吸抑制,所以该药只可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
其他药物
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B2、
维生素K1、
硫酸软骨素注射液、预混
胰岛素等。
不宜情况
有些药物只能静脉注射,不能肌内注射,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局部刺激性大的药物不适宜肌注。
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酸性较强,肌内注射有较强的局部刺激,浓度过髙可引起局部剧痛、炎症和坏死,故不可肌内注射,宜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
葡萄糖酸钙(包括其他钙盐)、
氯化钾(包括其他钾盐)、酸性药物(维生素C、
氨甲苯酸)、碱性药物(碳酸氢钠)、喹诺酮类抗生素、某些抗
肿瘤药物等,肌内注射可引起局部刺激性疼痛,甚至局部组织坏死。
局部吸收差的药物不宜肌注。
肌注后,药物溶于组织液,进入毛细血管网,再汇入静脉进入体循环才能发挥作用。
如地西泮等药物,肌内注射吸收慢而不完全,如果采用肌内注射给药则不能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药液体积大。
部分药物,如
膦甲酸钠、
甲硝唑等,由于溶解度低等原因,需要大量溶剂才能溶解,造成正常治疗剂量的药物溶液体积过大,不适宜肌内注射。
治疗前检查
肌肉注射前,通常不进行实验室及影像学等检查。
专业医疗人员在治疗前会了解病史、进行体格检查(身体检查)等,了解身体状况,必要时可能需要检查以明确诊断疾病。
治疗前准备
治疗前评估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用药史、过敏史。
医生会详细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肢体活动能力、对用药的认知及合作程度。
医生还会观察注射部位的皮肤及肌肉组织状况。
随后医生会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肌内注射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药物作用及其副作用。
环境准备
清洁、安静、光线适宜,必要时需用屏风遮挡,保护隐私。
物品准备
治疗车上层
注射盘:内有盛无菌持物镊的无菌容器、皮肤消毒液(2%的碘酊、75%
乙醇,或0.5%碘伏)、无菌棉签、无菌纱布或棉球、砂轮、弯盘、启瓶器。
无菌盘、2~5ml注射器、6~7号针头、药液(按医嘱准备)。
医嘱卡。
一次性橡胶手套、手消毒液。
治疗车下层
锐器盒、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治疗过程
护士取药后会在操作前进行核对,洗手、消毒后,按医嘱抽吸药液,置于无菌盘内。
根据病情不同,采取侧卧位、俯卧位、仰卧位或坐位进行肌内注射。
常用的肌内注射部位有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上臂三角肌。
随后,护士会常规消毒皮肤,在排尽注射器内空气后,将左手拇指、示指绷紧局部皮肤,右手以执笔式持注射器,中指固定针栓,将针梗的1/2~2/3迅速垂直刺入皮肤(一般约进针2.5~3cm)。
随后松开绷紧皮肤的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注射药液。
注射后,用无菌干棉签轻压针刺处,快速拔针后按压至不出血为止。
治疗时间
该治疗大约需要10~20分钟不等。
治疗时间会受到配药时间、护士熟练程度等因素影响。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肌内注射部位需要保持干燥,不可沾水。
需长期肌内注射的病人,注射部位要经常更换。
监测与检查
肌内注射时,遵循正规的操作和严密的消毒,一般极少发生严重并发症和意外。
肌内注射治疗后,患者若存在一些异常表现,如局部疼痛、红肿发热、活动不便等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饮食营养
肌内注射前后注意饮食清淡,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适量食用肉类、鸡蛋。
不同疾病饮食禁忌不同,还需参考具体疾病的饮食注意事项。
并发症及应对
治疗后,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局部硬结、局部感染、坐骨神经麻痹、断针等情况。
疼痛
一般情况下,注射时仅有针刺感,在破皮时感轻微疼痛。
部分患者疼痛较敏感,可有疼痛。肌内注射时,可转移注意力,减少焦虑情绪。
部分药液较多的药物,注射时可出现疼痛。如可以改为其他方法用药(如静脉滴注),尽量改为其他方法。
局部硬结
臀部肌内注射后局部硬结常见,常见原因为注射深度不够,局部反复多次注射等。
长期肌内注射者,应交替变换注射部位,选用细长针头以减少硬结的发生率。
对于肥胖妇女臀部注射,应选择长针头,避免将药物注射入脂肪组织,脂肪组织血流灌注很低。
选择血流丰富的区域作为注射部位,如三角肌,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局部感染
表现为注射部位由较大红晕慢慢发展为硬结,常有痛感。
轻者热敷即可,可自行吸收。重者容易形成溃疡,需要手术治疗。
应减少对某一部位的肌注次数,采用多部位交替注射法。
加强皮肤清洁护理,严格无菌操作。
坐骨神经麻痹
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针头直接刺伤坐骨神经;二是注射药液压迫神经所致。
可出现下肢疼痛和麻木。
护士肌内注射时应掌握适当的注射深度,避开神经、血管。
2岁以下幼儿避免选择臀大肌注射。
注射性瘫痪如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断针
注射中若患者躁动不安或护士进针失误,会导致针头折断。
首先应镇定,患者保持原位不动。护士会固定局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同时尽快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
如断端全部埋入肌肉,应速请医生处理。
恢复过程
肌内注射后为保证治疗效果,避免操作并发症发生,需要关注患者注射部位情况,如红、肿、热、痛、硬结、皮肤颜色异常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处理。
如因长期多次注射出现局部硬结时,护士会给患者热敷、理疗等处理方法。
注射部位进行按摩,可加速药物扩散和吸收。
增加局部血液循环,热敷可改善注射部位血流量。
后续治疗
肌内注射一般无后续治疗。
如肌内注射前有诊断疾病,可根据具体疾病,针对性治疗。
日常生活
日常运动
在运动方面一般没有特殊的要求。
应适当减少注射部位的剧烈活动,以免出现疼痛加重的情况。
建议的运动方式为:慢跑、散步等舒缓的运动。
日常工作生活
保持房间的干净卫生,同时予以换气流通。
做好保暖,避免受凉。
保持足够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
原发病诊治
对于已明确诊断的原发疾病,需要按照医师的指导进行规范治疗,定期复查,不得随意停药。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