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内注射

更多功能

肌内注射
概述 应用范围 治疗前 治疗过程 治疗后
将药液注入肌肉的方法
非常安全,创伤微小
治疗后即可恢复正常活动
治疗前后注意饮食清淡,不同疾病饮食禁忌不同
定义
肌内注射法是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注射部位一般选择肌肉丰厚且距大血管及神经较远处。
最常用的部位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肌内注射属于常规用药途径,适用于多种疾病,但目前主要用于以下疾病。
急诊科疾病:破伤风、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妇产科疾病:先兆流产、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等。
皮肤性病科疾病:梅毒、淋病带状疱疹等。
儿科疾病:发热、佝偻病、夜盲症等。
治疗效果
肌内注射用于不宜或不能经口服或静脉注射的药物,影响肌内注射疗效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
药物吸收
肌内注射药物的吸收方式为被动扩散,吸收速度会相对缓慢,且多不完全。
脂溶性药物相比水溶性药物更容易透过毛细血管管壁而进入血管,但对肌内注射而言,一般水溶性药物吸收速度更快。
药物沉淀
肌内注射水溶性不佳的药物时,可能会大量沉淀在注射部位。
沉淀的药物不能弥散进入毛细血管,只能逐渐地溶解后再吸收,或被细胞吞噬失去药效,如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地西泮等药物。
药物渗透性
肌内注射渗透性高的药物,吸收速度更快。
注射部位
注射部位血管越丰富,药物吸收速度越快。如三角肌注射比股外侧肌吸收快,臀肌吸收速度最慢。
全身状况
高龄、休克、低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粘液性水肿等能使心输出量降低,骨骼肌血管血流量减少的疾病,可使药物的吸收速度减慢。
安全性
肌内注射是一种安全、创伤微小的护理操作技术。
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操作简单,一般对患者没有危害。
因个体差异以及操作者的熟练程度不同,该操作仍有一些并发症的风险,如臀大肌注射有可能发生注射部位疼痛、误入血管、损伤神经、针头在肌肉中折断等。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肌内注射通常的难度很小,所有护士都可以进行这项操作。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进行这项操作的费用通常在5~10元左右,但不包括挂号费和药费。
根据医院等级、地区物价不同,费用会有所差别。
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报销的比例也有所不同。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情况下肌内注射属于常规护理技术,正规的诊所和医院都可以进行这项治疗性操作。
一般是在急诊科、儿科、妇产科、皮肤性病科等科室进行。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