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包括单踝、双踝、
三踝骨折、踝上骨折和胫骨下关节面前缘骨折等。这些骨折都可以合并内、外侧副韧带、胫腓联合韧带断裂,还可以合并胫腓下关节分离,或距骨脱位。踝关节骨折除踝上骨折外,均有关节内骨折,此外,踝关节的关节面比髋关节和膝关节小,但负重则大于髋、膝关节。
治疗原则是:以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及稳定性为原则,灵活选择方案。争取解剖复位,稳妥固定,适当进行关节活动。尽量恢复其功能,防止继发
创伤性关节炎。对手法或外固定不能成功者,应尽早切开手术复位。
1.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对术者心、肺、脑、肾等脏器进行评估。
2.骨折处有擦伤或水疱者,用注射器将水疱抽瘪,待擦伤愈合后,水疱表皮脱落后,方可进行手术。
3.骨折部位有明显肿胀者,抬高患肢促使肿胀消退。
4.术前根据X线片选择合适的螺钉。
1.内踝骨折,两骨折端之间有软组织嵌入者。有移位的内踝或者外踝的单纯性骨折
2.单踝或双踝骨折合并胫腓骨下关节分离,闭合复位未成功者。
3.双踝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
4.
三踝骨折,其后踝骨折超过胫骨下关节面的1/3者。
局部或全身有炎症感染者,暂缓手术,需炎症愈合后方可进行手术。
1.内踝前下或后下弧形切口,长约6~8cm。外后侧显露可在腓骨后缘作直切口。
2.切开皮肤及深筋膜,爪拉钩牵开皮瓣作暴露,纵形切开骨膜,锐性分离,显露内踝骨折及内侧关节间隙,用有齿血管钳及刮匙清除碎骨片及软组织。
3.作腓骨下端后外侧切口,长约10cm。切开皮肤、深筋膜,显露腓骨长短肌及长屈肌外侧的肌纤维和胫骨后侧骨膜,用骨膜剥离器剥离显露后踝骨折片。
4.整复后,以1~2枚克氏针将内踝固定,外踝都选用六孔以上钢板作内固定。
5.冲洗伤口,逐层缝合骨膜、肌肉、皮下组织、皮肤。酒精擦拭皮肤后,两侧伤口用纱布覆盖,放松止血带。
石膏托外固定。
术中必须注意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复位后,应将踝关节作背伸及跖屈活动,观察活动有无障碍。如有障碍,提示复位不良。有条件时,复位后摄正、侧位X线片,证实解剖复位后再用螺钉内固定。
2.术后10~14日拆线,换管形石膏固定,即可持拐下地,积极进行不负重的关节功能锻炼,避免关节僵硬。胫腓联合分离者石膏固定4~6周。螺钉术后10~12周下地部分负重前取出。
3.8~10周后骨折多已愈合,可去外固定,进行功能锻炼,但半年内应注意避免扭伤。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