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41年Scheele即利用回肠扩大膀胱获得成功,但直至1953年Cibert报道一组回肠膀胱成形术的病例后,此手术才逐渐开展起来。本手术的基本方式是取一段带系膜的游离回肠袢与膀胱吻合,藉以扩大膀胱的容量和维持正常的排尿途径。吻合的类型较多,常用的有猫尾形、L形、U形、环形和帽形等。
1.麻醉方式
持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
2.术前准备
与
乙状结肠膀胱成形术相同,但不必进行钡剂灌肠和(或)
结肠镜检查。同样需要高度重视控制尿路感染、改善肾功能和稳定全身及泌尿生殖系的结核病灶。
2.
间质性膀胱炎、放射性膀胱炎所致膀胱容量严重缩小者。
3.输尿管结肠吻合术后出现不良反应,但其膀胱和尿道病变已恢复正常者。
4.因
膀胱肿瘤施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容量过小,但膀胱三角区正常并经长期观察未见肿瘤复发者。
3.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者。
5.全身或泌尿生殖系结核病灶尚未稳定者。
7.肾功能严重受损,估计术后肾脏难以负担废物排泄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者。
8.输尿管口狭窄或
反流者,若切断输尿管下端后再与回肠袢吻合,则由于任何类型的输尿管回肠吻合的抗反流作用均不满意,术后因反流存在必然会引起或加重尿路感染和肾功能损害。因此,存在输尿管口狭窄或反流者,应选用
乙状结肠膀胱成形术。
1.探查腹腔。按常规切除阑尾。育龄女病人应行双侧
输卵管结扎术。
2.显露膀胱。
3.游离回肠。
4.恢复回肠连续性。
5.回肠-膀胱吻合。
6.关闭后腹膜。
7.放置引流。
8.缝合切口。
泌尿系感染、吻合口、膀胱颈和后尿道狭窄、输尿管
反流、水
电解质紊乱、泌尿系结石。
2.应用有效抗生素1~2周,防治感染。如系
膀胱结核病例,应同时使用抗结核药物。
3.将输尿管支架管和气囊导尿管分别接上无菌导管和玻璃瓶。
4.术后9~12天拔除输尿管支架管,术后12~14天拔除气囊导尿管。
5.监测血液生化指标,及时发现和纠正水
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6.拔除气囊导尿管后,观察排尿是否通畅,有无残余尿。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