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解暑剂中的解表祛暑剂,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要成分为
苍术、陈皮、
厚朴(姜制)、
白芷、
茯苓、
大腹皮、生
半夏、
甘草浸膏、
广藿香油、
紫苏叶油。
适应证
本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可缓解头痛昏重、胸膈痞满、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也可以使用本品。
药物联用
目前尚无权威资料,如果在使用该药物期间需要应用其他药物,应先咨询医生,听从其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方法。
禁用情况
对本品及所含成分过敏者,禁止服用。
慎用情况
孕妇慎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
风热感冒者慎用。
高血压、心脏病、
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特殊人群用药
孕妇:孕妇慎用;藿香正气水因含酒精,不建议孕妇使用。
哺乳期女性:目前没有相关数据说明本品对哺乳期女性的影响,哺乳期女性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藿香正气水因含酒精,不建议哺乳期妇女使用。
儿童: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且服药时必须有成人监管,以免出现意外。藿香正气水因含酒精,不建议儿童使用。
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配伍禁忌
在服药期间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剂型规格
酊剂:每支装10ml;每支装30ml;每支装100ml。
合剂:每支装10ml。
片剂:每片重0.3g。
丸剂
大蜜丸:每丸重9g。
水蜜丸:每10丸重1g。
水丸:每10丸重0.5g,每袋6g。
浓缩丸: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克;每3丸重1.10g(相当于原生药3克)。
滴丸剂:每袋装2.6g。
胶囊剂
硬胶囊剂:每粒装0.3g
软胶囊剂:每粒装0.45g。
颗粒剂:每袋装10g。
具体用法
用法
酊剂、合剂:口服,用时摇匀。
片剂、滴丸剂、胶囊剂:口服,温开水送服。
丸剂:口服。
颗粒剂:口服,开水冲服。
用量
酊剂:一次5~10ml,一日2次。
合剂:一次5~10ml,一日2次。
片剂:一次4-8片,一日2次。
丸剂
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水蜜丸,一次6g,一日2次。
水丸,一次4g,一日2次。
浓缩丸,一次8丸(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克),一日3次;一次3丸(每3丸重1.10g),一日3次。
滴丸剂:一次1~2袋,一日2次。
胶囊剂
硬胶囊剂:一次 4 粒,一日 2 次。
软胶囊剂:一次2~4粒,一日2次。
颗粒剂:一次1袋,一日2次。
药物漏用
本品一般一天服用2次或3次,如果漏服后在想起时距下次服药时间已经不足用药间隔的一半,则无需补服,下次用药时间按照正常剂量用药即可,绝不可一次服用双倍药量。
举例:本应在当天8时、20时分别服药,患者20时服用一次,8时忘记服用,14时后想起,则无需补服,于20时正常服用即可;若在14时前想起,则立即补服,再于20时正常服药即可。
药物过量
如果不慎服用过量,应立即停药,并多喝水促进药物代谢与排出,同时密切观察,如果身体出现上述不适,还需及时就医。
药物停用
服药3天症状无改善,或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如有过量服用本品出现抽搐的病例,马上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不良反应
酊剂、滴丸剂、软胶囊剂:可能引起恶心、呕吐、
皮疹、瘙痒、头晕、潮红、心悸等。
有患者遵医嘱服或自服藿香正气水引起皮疹、过敏性休克、酒醉貌、心动过速、上消化道出血、过敏性紫瘢、产后出汗、
双硫仑样反应。
藿香正气胶囊和藿香正气软胶囊亦有致过敏反应的报道。
处理方法: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立即停药,皮肤避免搔抓,一般可自行缓解。如果症状不缓解或出现加重,应立即就医,遵医嘱进行对症治疗。
药物贮存
密封保存,置阴凉干燥处。
放于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其他
服药期间,忌烟、酒。
服药期间,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吐泻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本品含生
半夏,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