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常血液置换出患者的异常血液的方法
可以在短时间内清除受血者体内有害成分,恢复正常血液功能
需要在有条件和资质的医院进行,安全性相对较高
主要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还可用于急性中毒等危重病
定义
换血疗法是指用大量的适合受血者的健康人血液,置换受血者的病理血液,以清除受血者体内有害成分,恢复正常血液功能的疗法。
换血疗法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危重疾病,如重症感染、急性中毒等。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新生儿疾病
换血疗法最常用于治疗新生儿疾病,如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新生儿重症肌无力等。
其他疾病
换血疗法还可用于治疗重症感染、急性中毒、高白细胞
急性白血病、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血友病、严重的
溶血性输血反应等。
治疗效果
换血疗法可以直接清除血液内过多的白细胞、红细胞及血小板等成分,部分置换血液中的细菌、毒素、异常代谢产物、抗体及其他可能的致病因子等,减轻其对身体的损害。
换血疗法常用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置换出血液中的胆红素、抗体及致敏红细胞,可以帮助减轻溶血,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及
心力衰竭等情况。
换血疗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改变重症病例的血液成分,抢救生命,但该疗法多数情况下仅作为改变病情的手段,仍需坚持治疗原发病。
安全性
近年来,无论是在血液的保持与管理、血液成分的分离,还是在献血员的监测及换血器材的改进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为临床安全、有效换血提供了保障。
换血疗法可能引起
电解质紊乱、低体温、低血糖、栓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感染、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并发症,因此需要严格把握治疗指征。
在健康患儿,换血疗法相对安全。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换血疗法在我国开展的时间相对较短,一般只有级别比较高的医院和专科医院具有换血治疗的条件。
换血疗法以前主要用于治疗新生儿高胆红血素血症,随着成分换血等技术的出现和医疗水平的提升,现在已经逐渐扩展至治疗其他新生儿疾病及危重病。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换血疗法的费用与使用的血量有关,以新生儿为例单次治疗价格约为1000元~2000元。
各地区、医院因医保政策等因素不同,具体的治疗费用会有所差别,具体可咨询当地医院、医疗保障局等机构。
医院科室选择
换血疗法一般在新生儿科、急诊科、血液科、感染科等科室开展。
适宜情况
不同的疾病,具体的指征也不完全相同,需要医生评估,例如在新生儿溶血病中,大部分Rh溶血病和个别严重的ABO溶血病需要换血治疗。
不宜情况
换血疗法作为一些危重病的紧急治疗手段,主要的禁忌证为血型不符,除此之外,符合使用换血疗法指征的疾病均可选用此法治疗。
由于需要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准备,进行实验室检查等,患者一般需要住院治疗。
治疗前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对于其他可能使用换血疗法的疾病,如
败血症、高白细胞
急性白血病等,血常规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评估是否可使用换血疗法。
血生化
血生化涉及肝功能、肾功能指标,可反映患者身体情况,为医生评估提供参考。
影像学检查
头颅磁共振成像
头颅磁共振成像可以辅助诊断胆红素脑病,而胆红素脑病是
新生儿溶血病时使用换血疗法的重要指征。
治疗前准备
知情同意
由于换血疗法多用于较为严重的情况,患者一般已经开通了静脉通道,接受了一定的治疗措施和检查。因此,医生在判断需要进行换血疗法之后,一般会立刻与家属沟通,签署知情同意书,于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开始换血疗法。
如果家属被告知患者需要换血疗法进行治疗,更多地需要与医生沟通治疗相关的信息,理解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积极配合治疗。
备血
以新生儿溶血病为例,常用备血原则如下。
Rh溶血病应选用Rh系统与母亲同型、ABO系统与患儿同型的血液,紧急或找不到血源时也可选用抗A、抗B效价不高的O型供血者。
母O型、子A或B型的ABO溶血病,最好用AB型血浆和O型红细胞的混合血。有明显贫血和
心力衰竭者,可用血浆减半的浓缩血。
换血目的有助于确定换血量,新生儿溶血换血量为150~180ml/kg,约为患儿全身血量的2倍,通常选用新鲜血。
物品准备
常用物品包括
葡萄糖液、生理盐水、
肝素、苯巴比妥、留置针、注射器等。
患者准备
新生儿换血前应停止喂养1次,或于换血前抽出胃内容物,以防止换血过程中呕吐和误吸。
血管通路的建立需充分评估患者全身和血管状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操作者准备
换血开始前需要监测患者呼吸、心率、血压、体温等。
双人核对血袋及床头卡、腕带,确认无误则可开始换血。
治疗过程
治疗中操作流程
接受换血疗法时,患者被送入治疗室,保持平卧位,新生儿需要固定四肢。新生儿需要固定四肢。
医生开通静脉通道,一般选用较大的静脉(在新生儿多选择脐静脉)。也可选用脐动脉、静脉同步换血。打开输血加温器并设置温度,连接输血加温器。
输血由输血泵控制,排血端连接三通管,最终与收取血液的容器相连。准确调节出血与输血的速度,并在竖泵上设置好换血总量。
治疗过程中需要检测血压、体温、心率、血气、电解质、血糖等。
治疗中注意事项
过低的库血温度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温度过高则会导致溶血。因此输入的血液要置于室温下预温,保持在27~37℃。
单管换血过程中抽注速度应均匀,注射器内不能有空气。
治疗感受
换血操作的过程中患者一般不会有不适的感觉,在进行留置针穿刺的操作过程中会有轻微的疼痛,一般是在患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治疗时间
换血疗法的过程持续时间在1小时至2小时不等,具体的时间与设备、患者情况等有关。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多次进行换血治疗。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换血疗法创伤较小,主要是对伤口进行护理,包括定期消毒、更换清洁的纱布等,防止感染。
监测与检查
换血治疗后,需要监测胆红素、电解质、血常规等指标,及时评估治疗效果,发现可能出现的
电解质紊乱、感染等并发症。
注意观察皮肤及黏膜有无出血点,怀疑出血倾向时及时告知临床医生。
饮食营养
对于新生儿,如情况稳定,换血6小时后可试喂糖水,若无呕吐,可进行正常喂养。
对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应注意根据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
恢复过程
换血疗法后,患者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低体温、低血糖、栓塞、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感染、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并发症。
栓塞、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据相关报道,换血疗法引起的血常规指标异常的不良反应,一般在48小时内恢复正常,预后良好。
后续治疗
对于大多数疾病而言,换血疗法并非病因治疗,因此应继续针对原发疾病治疗。
新生儿溶血病等患儿在接受换血疗法后多可好转,并在坚持原有治疗一段时间后恢复,无需其他后续治疗。
其他疾病,如高白细胞
急性白血病等,则可能与患者具体情况有关,可能需要后续化学治疗等。
日常生活
患者出院后,如原发病已治愈,且无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多可恢复正常生活,不受其他影响。
如果原发病未得到控制,或有其他并发症,应当注意调整生活习惯。如有白血病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去人多的密闭空间,防止感染;如有心力衰竭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大量饮水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