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部玻璃体切割术是一种眼后段玻璃体切割术(posterior vitrectomy),作用是切除混浊的玻璃体或切除玻璃体视网膜牵拉,恢复透明的屈光间质,促进视网膜复位,以此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以恢复患者的视功能。此种手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高水准现代眼科显微手术,它的出现被认为是眼科治疗史上一大革命,打破了很多以前认为不可能的手术禁区。
1.麻醉方式
2.术前准备
(1)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并进行视功能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间接眼底镜检查,三面镜检查以及全身体格检查,对有出血倾向者还应进一步检查凝血功能。
(2)术前至少滴抗生素眼药水3天。手术前晚及当天早上应口服镇静剂。术前1小时将瞳孔充分散大。
(3)术前应剪睫毛并冲洗结膜囊。
适用于
玻璃体出血、晶体脱位到玻璃体腔、玻璃体炎性混浊、复杂性
视网膜脱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黄斑前膜、黄斑皱褶、黄斑新生血管膜、眼内异物、玻璃体内
肿瘤或寄生虫等。
2.严重的眼外伤,眼球趋向萎缩的患者。
3.有严重的呼吸或循环系统疾病不能耐受此手术的患者。
4.视功能已丧失的患者。
1.消毒铺单,开睑。
2.切开球结膜。用角膜剪距角膜缘2mm环形剪开球结膜。
3.分离筋膜囊。用结膜镊提夹角膜缘旁结膜断缘,分离筋膜囊,直至4条直肌止端完全暴露。
在颞上、鼻上和颞下三个象限各作一个切口。
6.放角膜接触镜。先将一金属环放在角膜上,再将接触镜放于金属环内。
7.插入导光纤维及切割刀头切割玻璃体。
8.闭合巩膜及结膜切口,包扎术眼。
术后3个月内应避免过度运动及过重体力劳动,至少每月检查一次玻璃体及视网膜情况。3个月后可参加一般社会活动,并恢复正常工作。
1.术后为防止
玻璃体出血,应严格限制眼球运动,尤其术中出血的患者更要限制,有严重出血时双眼包扎3~5天。
2.玻璃体手术病人术后应严格选择体位,包括俯卧位、坐位、低头位、侧卧位等,原则上使裂孔处于最高位。术后前5天,保持体位每日应不少于16小时。常用仰卧位(注气病人除外)。
3.每日测体温1次。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24小时第一次换药检查,要注意观察结膜、角膜及眼压等。
4.术后5天拆除结膜缝线,单纯玻璃体手术一般术后7~10天即可出院。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或行气-液交换术者,一般术后2周可出院。
术后应进半流质软食,多吃水果和蔬菜,应补充足够的热量及蛋白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