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多样,伤口区伴烧灼、痒、痛、麻及蚁走等异样感觉具有诊断意义
无特效治疗,以免疫治疗和对症治疗为主,重在预防
预后极差,出现症状的患者几乎全部短期死亡
不可自愈
定义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乙类传染病,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人兽都可患病,具有传染性。狂犬病毒主要通过被患狂犬病的犬咬伤所致,或被其抓伤、舔伤等感染人体。
狂犬病临床过程主要分为四个分期,包括潜伏期、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
狂犬病潜伏期是指从狂犬病毒进入人体到出现症状中间的这段时间,长短不一,多数为1~3个月,也可长达10年以上。
狂犬病前驱期,是指介于无症状的潜伏期与出现典型症状的兴奋期之间的阶段,可持续2~10天,但多数为2~4天。
本期可出现具有诊断意义的早期症状,即在愈合的伤口及其周围有烧灼、痒、痛、麻等症状。
发病情况
狂犬病前驱期的发病情况没有特殊统计,可参考狂犬病的发病特征。
多呈散发,发病集中于夏秋季节,即7月~9月。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狂犬病发病例数为157例,2022年发病例数为130例左右。
引起
狂犬病前驱期的根本原因是感染狂犬病病毒,由潜伏期发展而来,属于狂犬病的一个阶段。
致病原因
狂犬病前驱期患者一般不会引起狂犬病流行,导致狂犬病传染的基本条件有以下三方面。
传染源
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在我国主要是病犬,其次为猫。
蝙蝠、猪、牛、马也能传播此病,但比较少见。
一般来说,狂犬病患者唾液中所含病毒量较少,不足以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染,不能算作传染源。
传播途径
抓咬
被带狂犬病病毒的犬或其它动物咬伤、抓伤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可由带狂犬病毒动物的唾液经破损的皮肤或黏膜入侵。
健康人与狂犬病患者之间也可因皮肤黏膜破损引起感染。
呼吸道传播
狂犬病病毒含量、浓度高的区域则可发生气溶胶传播,如蝙蝠所携带的狂犬病毒可在栖息洞穴内形成相对高浓度的气溶胶引起感染。
器官移植
移植带狂犬病病毒的器官也可传播狂犬病。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但未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儿童、兽医与动物饲养员发病风险更大。
发病机制
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从病毒入侵到进入狂犬病前驱期包括2个阶段。
组织内增殖
病毒自皮肤或黏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在其附近肌肉细胞内短暂、小量的增殖,局部可停留3天及以上,进入潜伏期。
侵入中枢神经
在潜伏期结束后,病毒通过周围神经迅速传播到中枢神经系统,首先到达脊髓背根神经节并开始大量繁殖。随后,病毒侵入大脑,在其中复制并引发急性弥漫性
脑脊髓炎。病毒主要攻击脑干、小脑和大脑基底部的
海马回等区域,进入前驱期。
从这一阶段开始,病情继续恶化,逐渐发展到兴奋期。
潜伏期通常无特殊症状,后逐步进入前驱期,可引起多种症状。但前驱期、兴奋期并无绝对的划分标准,有时并不容易区分。
主要症状
狂犬病前驱期时,患者常表现出不典型症状,如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疲劳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无端恐惧、易怒、焦虑、失眠等症状。
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会对声音、光线、风等刺激变得敏感,同时出现咽喉紧缩感。
其中具有诊断意义的表现是伤口及其周围皮肤有烧灼、痒、痛、麻和蚂蚁爬行般的异样感觉,大约在50%~80%的患者中可以见到。
其他症状
若伤口出现感染,可能出现伤口周围红肿、皮温升高,甚至化脓,严重可能可导致体温升高。
被
狗咬伤者,都可能有
狂犬病患病风险,建议尽早就诊,不必等到发展至前驱期再就诊。若已经发展至前驱期,更不能拖延治疗。
就医科室
感染科
当被犬、猫或其他动物咬伤、抓伤,或被其唾液接触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时,应立即就医感染科。
若出现全身不适、发热、厌食、恶心等症状时,更应该及时到感染科就诊。
急诊科
被动物咬伤后,也可就诊于急诊科。
就医准备
就诊须知:挂号、资料准备、常见问题
就医提示
就医时,可能需要做全身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故应穿着宽松衣物,避免穿着含金属材质的衣服。
就医前如果有发热,可先进行物理降温,如温毛巾敷额头或擦拭腋下等。
就医准备清单
症状清单
尤其需要关注症状发生时间、特殊表现等
是否有发热、头痛、恶心、腹痛、 腹泻、厌食、乏力及全身不适等?
是否有伤口及周围皮肤烧灼、痒、痛、麻及蚁走等异样感等?
是否有咽喉紧缩感、呼吸困难、幻觉、行为改变等症状?
上述症状是什么时间出现的?
病史清单
家中是否养犬、猫或其他动物?
近期是否被动物(犬、猫)咬伤、抓伤?什么时候咬伤的?
近期是否有破损的皮肤或者黏膜?有没有被犬或猫舔过伤口?
平时是做什么工作的,是否和屠杀、切割动物有接触?
是否与其他狂犬病患者亲密接触过?
是否接种狂犬疫苗?什么时候接种的?
检查清单
近半年的检查结果,可携带就医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
脑脊液常规、病毒分离、核酸测定、抗原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脑部磁共振(MRI)检查。
用药清单
近1个月的用药情况,如有药盒或包装,可携带就医
疫苗:狂犬疫苗、破伤风疫苗。
狂犬病前驱期的诊断需要基于狂犬病的确诊,诊断过程中需涉及病史、症状以及一些医学检查。
诊断依据
病史
最常见的病史是近期有被犬、猫咬伤或、抓伤,或者近期曾被犬、猫舔过有伤口的皮肤。
临床表现
症状多样,如发热、恶心、腹痛、腹泻、全身不适、头痛、乏力、烦躁、失眠等。
最重要的症状是伤口及其周围皮肤有烧灼、痒、痛、麻及蚂蚁爬行的感觉等不适。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可见外周血白细胞总数轻中度增多,
中性粒细胞约占80%。
伤口继发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可显著升高。
尿常规
脑脊液
脑脊液压力、细胞数可能会轻度增加,但一般低于200×10
6/L,以
淋巴细胞为主。
病理检查
病毒分离:从患者皮肤、唾液、脑脊液或脑组织可分离、培养出狂犬病病毒。
核酸测定:取新鲜唾液、皮肤活检组织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犬病毒RNA,阳性为感染。
抗原检查
取唾液、脑脊液、唾液直接涂片进行免疫荧光法检测,阳性率可达98%。
影像学检查
对怀疑狂犬病患者,行磁共振成像(MRI)可有助于诊断,如见脑干、
海马等部位MRI的T2成像模糊、微弱的异常高信号时,需高度警惕狂犬病。
诊断标准
根据有动物抓咬伤史,病原学检测出狂犬病病毒,结合临床具有诊断意义的前驱期症状,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狂犬病前驱期症状常不典型,应与其他类似疾病相鉴别。
破伤风
相同点:初期均有发热、乏力、头痛等症状。
不同点:破伤风患者的伤口多由含铁锈利器引起,而狂犬病患者的伤口是由犬、猫等动物引起。通过相应病原学检查可进行鉴别。
病毒性脑膜炎
相同点:均可引起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不同点:
病毒性脑膜炎多急性起病,无伤口。而狂犬病前驱期患者多有伤口周围皮肤伴痛、痒、麻、蚁走等异样感觉。通过相应病原学检查可进行鉴别。
治疗目的:减轻患者痛苦,防止他人感染。
治疗原则:单独隔离,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一般治疗
隔离治疗
单室严格隔离。
患者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均应严格消毒处理。
保持安静舒适,减少光、风、声等外界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刺激。
密切观察
一旦出现症状,病情进展迅速,随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危及生命的症状,例如呼吸困难、血压降低、昏迷、瘫痪等,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对症治疗
狂犬病前驱期的症状相对较轻,但症状多样,需要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前驱期有可能快速过渡到兴奋期,甚至进展到麻痹期,应该提前做好各种应对准备措施。
伤口处理
多数进入狂犬病前驱期的患者伤口已经愈合。少数伤口未愈合者,可按如下处理。
深大伤口需立即彻底清创,用大量生理盐水、稀释的碘伏冲洗伤口后再用0.1%苯扎溴铵或3%
过氧化氢溶液充分清洗,伤口应开放引流,不予缝合或包扎。
若有继发细菌感染,应该选择抗生素控制感染。
镇静
出现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头痛时,可考虑使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
氯丙嗪等。
营养支持
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佳者,可通过静脉滴注
葡萄糖等维持能量供应。
其他准备
出现症状后,常进展迅速,大多发病后数天开始出现昏迷,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因此在前驱期应该提前做好病情加重的准备,尽最大努力争取治疗效果。
一旦症状出现,抗
狂犬病高效价免疫球蛋白及疫苗不能改变疾病预后。狂犬病前驱期会快速发展至典型临床过程,绝大多数患者死亡。
治愈情况
狂犬病进展到前驱期,已经开始出现症状,病情常进展迅速,几乎100%短期内死亡,从出现症状到死亡不超过7天。
即使病死率高,也还是建议积极治疗。
危害性
狂犬病一旦进入前驱期,病情常进展迅速,患者短期内死亡。
狂犬病前驱期的患者行为可能不完全受控制,对于身边的人员安全具有一定的威胁。
狂犬病患者不可治愈,可采取一些日常管理尽量延缓进展,并防止疾病传播。正因为治疗难度极大,所以预防尤为重要。
日常管理
单独隔离患者,专人护理,做好安全工作。
保持居住房间的舒适、安静。
进行床栏保护或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及意外损伤。
预防
做好暴露前免疫接种,暴露后预防接种联合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以及彻底的伤口处理是唯一防止狂犬病发病的有效手段。
管理传染源
加强对犬、猫等的管理,科学捕杀野犬,加强对家犬、家猫管理等。
实行进出口动物检疫等措施,对病死的动物应当进行焚毁或深埋处理。
切断传染途径
定期对犬、猫等宠物进行免疫接种。
不要激怒犬、猫等动物,不要与其过度亲密或者嬉戏,特别是未进行预防接种的犬、猫以及非自家饲养的猫、犬。
尽量避免与犬、猫或其他动物的亲舔,特别是皮肤、黏膜有伤口时。
保护易感人群
狂犬病高发地区人群,医护人员、研究人员,疫苗生产者、化验室工作人员、宠物主人、动物管理员、野外旅行者、儿童均应接种狂犬病疫苗。
对猫、犬等动物进行捕捉时,应该尽量佩戴防护用具,并采取科学的抓捕方式,避免徒手抓捕。
对于已经被犬、猫伤害的人,特别是不能确认动物的防疫状态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彻底的伤口处理,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联合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