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肾小球基膜病

更多功能

抗肾小球基膜病
概述 病因 症状 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
抗肾小球基膜病(anti-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 disease)占全部肾活检病例的0.14%,男女比为6:1,平均起病年龄为26.1±7.6岁。肾小球基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是肾小球滤过蛋白的主要屏障,不但可作为免疫复合物的沉积处,某些成份还可作为抗原产生相应的抗体,引起抗GBM病。早期血浆置换及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可缓解肺、肾损害。
抗肾小球基膜病是什么
抗肾小球基膜病是由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肾小球基膜,引发肾小球肾炎的一组疾病,病因未明。
典型的例子为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该病由病毒感染或化学物质吸入导致肺损伤,损伤的肺泡壁毛细血管基膜被身体免疫系统识别为异物,进而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肺泡壁毛细血管基膜引发肺出血。
由于肾小球基膜与肺泡毛细血管基膜存在相似的表面抗原,机体也会同时将肾小球基膜细胞识别为异己成分,免疫系统攻击肾小球基膜,导致肾小球肾炎。
在免疫荧光检查中,抗肾小球基膜病显示为特征性的连续的线性荧光。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