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牙列中一个或几个缺失牙的不可自行摘戴的义齿修复方法
使用特殊材料通过粘接或固定装置与邻牙连在一起以修复缺失的牙齿
恢复牙列外观及功能
严重的牙体、牙周或黏膜病变未得到有效控制者不宜用此方法
定义
固定义齿是修复牙列中一个或几个缺失牙的常用方法。
由于修复体患者不能自由摘戴,所以称为固定义齿。又由于它的结构很像工程上的桥梁结构,也称固定桥。
原理
固定义齿依靠粘接剂或固定装置与缺牙两侧预备好的基牙(缺失牙两侧的天然牙齿,用于给固定义齿做支撑)连接在一起,从而恢复缺失牙的解剖形态和生理功能。
优点
相对于活动义齿,固定义齿具有以下优点:
美学效果佳,可以具有与天然牙相似的美学效果。
佩戴舒适度高。
耐磨性、强度更高,咀嚼效率高。
缺点
对基牙条件要求高,适应证相对严格。
需要磨切基牙牙体组织,可能导致基牙牙齿敏感。
相对不易修理,必要时可能需要破坏性拆除。
患病情况
牙弓内任何缺牙的部位,只要符合少数牙缺失,或者少数牙的间隔缺失,且基牙的数目和条件均能满足支持、固位者,都可以考虑固定义齿修复。
固定义齿最适合于牙弓内的少数牙缺失,或者少数牙的间隔缺失,即1个牙或2个牙缺失,有邻牙作为基牙支持。
理想的基牙条件:
牙冠高度应适当,形态正常。
牙根应该粗壮并有足够的长度。
最好是健康的活髓牙。
基牙牙周组织健康。
通常要求基牙的位置基本正常。
绝对禁忌
深覆𬌗、咬合高度过小,不适宜设计固定义齿。
口内缺失牙太多而余留牙很少的情况下,在没有其他辅助固位、支持措施时,不能采用固定义齿修复。
严重牙体、牙周、口腔黏膜病变未得到有效控制者不适宜。
心理、生理因素不能接受或不愿意磨切牙齿,,或者对义齿修复材料过敏者不适宜。
特殊情况
多数牙的间隔缺失,需要谨慎判断是否能做固定义齿。
年轻恒牙(萌出不久的恒牙)需慎重做基牙。
牙槽嵴(牙槽骨突出的边缘)吸收未稳定者,可以先制作暂时性固定修复体,待吸收稳定后方可制作永久性固定义齿。
固定义齿修复前,医生一般会详细询问病史,排除危险因素。请接受固定义齿修复治疗的患者准备就医清单:
是否有已知的口腔疾病,如龋齿、
牙髓炎、牙周炎、口腔黏膜溃疡?
近期是否接受过口腔疾病的治疗,如龈上洁治(洗牙)、根管治疗?
是否有口腔影像学资料?
是否对金属过敏?
是否有夜磨牙、紧咬牙、咬硬物的习惯?
有无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全身性疾病?
此外,在准备接受固定义齿修复之前,接受治疗者应该清理口腔卫生。
风险提示
疼痛
基牙若为活髓牙,在牙体预备时可能会出现冷热刺激痛,这种疼痛一般在短时间内会消失。
义齿使用一段时间后若出现自发性疼痛,可能是
牙髓炎、
根尖周炎,需要及时就医。
基牙出现咬合痛,可能是发生了牙周创伤或根尖周炎、根折等,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处理,如果基牙发生根折可能需要拔除,此时应重新设计义齿进行修复。
牙龈炎
修复体外形、边缘设计不当、制作粗糙、临床操作不规范以及食物嵌塞等原因均可造成牙龈损伤,引起
牙龈炎。
基牙松动
基牙本身条件差、义齿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固定义齿的基牙松动。
义齿松动脱落
牙体预备时操作不当、修复体制作不当、粘固时干燥不彻底导致粘固剂溶解等原因,均可能造成固定义齿脱落。
义齿破损
由于牙齿预备不足或试戴时调磨太多,咬硬物时义齿可能出现折裂。
咬合力过大、咬合紧或夜磨牙患者也可出现义齿折裂。
操作步骤
修复前准备
初次就诊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检查缺牙及余留牙位置、数目,余留牙有无牙体或牙周病变,缺牙区牙槽嵴及软组织情况。
固定义齿修复前需进行必要的治疗,包括口腔洁治,龋齿、牙髓治疗,修整骨隆突等。
椅旁操作
在自然光下,参照邻牙、对侧同名牙以及牙体预备前的牙齿颜色,结合患者年龄、肤色以及美学要求,确定固定义齿的颜色。
选用特定的车针,对缺损牙齿或基牙进行必要的牙体预备、外形修整。
预备好牙体后,制取印模及记录咬合关系,灌注
石膏模型。
粘戴临时修复体,对预备后的牙齿进行临时的美观恢复及保护牙齿。
义齿加工
义齿的制作由技工在工作模型上完成,患者需二次复诊。
如采用数字化CAD/CAM技术,可以减少就诊次数。
义齿试戴、调磨和完成
试戴义齿,调磨至大小、外形、边缘合适,使用粘接剂、粘固剂进行粘接。
自行观察
粘戴固定义齿初期,患者可能会出现讲话、咀嚼时轻度不适感,需耐心练习使用,逐渐适应。
先吃较软的食物,待逐渐适应后再正常饮食(应缓慢进食,以免咬伤颊舌黏膜)。
感觉牙齿发紧,有一过性牙齿敏感的情况,随时间推移会慢慢缓解。
自我护理
尽量不要咬太硬的食物,以免固定义齿折裂。
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学会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并定期到医院检查及洁牙。
美学效果:固定义齿修复后可以恢复缺失处牙齿和整个牙列的外形,恢复因缺牙导致的面部凹陷。
功能效果:固定义齿修复后,可恢复患牙的咀嚼功能,为患牙提供足够的保护。恢复患牙和邻牙之间的邻接关系,避免食物嵌塞造成的牙周问题。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