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骨折的常用方法
通常术后3个月可恢复正常活动
多数患者的骨折端可以恢复至正常位置并愈合,恢复功能
适宜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骨折严重、畸形愈合者
定义
人体骨骼含有206块骨头。
骨折手术方法很多,常见的包括闭合复位内固定术、闭合复位外固定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关节置换手术等。
不同的手术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应证,手术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骨折位置、局部软组织情况、身体状况和日常活动水平等综合考虑,制定出最佳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不能通过非手术治疗的骨折。
治疗效果
通过手术,大多数患者的骨折端可以恢复至正常位置并愈合。手术后3个月通常可以恢复正常的活动。
对于复杂的、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患者,骨折术后需要较长的愈合及功能锻炼时间,恢复正常活动的时间也有所延长。
安全性
这项手术通常很安全,极少导致死亡,对于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或者全身多处骨折、
多发伤患者,手术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取决于具体骨折部位和骨折程度。根据手术难度,骨折手术被列为1~4级手术不等。
这些手术均存在一定风险,手术过程相对复杂,具有一定难度,但这些手术已在我国长期开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以及医院等级、耗材种类、麻醉和手术操作不同,具体的手术费用有所差别,通常手术费用在1千至3万元不等。
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报销的比例也不同。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情况下,一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以上级别的医院都可以做骨折手术,但对于复杂的骨折手术往往需要高级别的医院实施。骨折手术一般是在骨科或外科完成。
适宜情况
骨折经过手法复位和牵引复位失败,保守治疗效果差。
粉碎性骨折、不稳定骨折、同一肢体有多处骨折、合并血管、神经损伤的,需要手术复位、固定、修复损伤。
老年人的骨折、不宜长期卧床者,手术可以尽快恢复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
骨折畸形愈合(表现为肢体弯曲或长度改变)、
骨折不愈合时,需要通过手术把骨折断端的骨痂去除,建立新的连接。
不宜情况
患有严重骨质疏松者,不能承受内固定或外固定。
骨折附近存在感染,例如
骨髓炎,此时手术会破坏软组织,影响局部血液供应,使感染恶化。感染得到控制后可以考虑手术。
患有一些其他疾病、器官功能差者,不能耐受麻醉。
由于需要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准备,术后需要换药、进行影像学检查等,患者通常需要住院。住院时间一般为5~10天。
治疗前检查
实验室检查
通常会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并抽血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传染病指标等,目的是评估手术耐受程度,排除手术禁忌证,如发现水、电解质及
酸碱平衡失调和贫血等情况需及时予以纠正。
此外,一般还会检查血型,是备血所需,以防手术时出血较多需要输血。
影像学检查
通常要拍摄骨折侧(患侧)的X线片,骨折情况复杂时可能需要拍摄CT、磁共振成像(MRI),目的是明确骨折的类型,有助于确定手术方式。
其他检查
通常在手术前还会做
心电图、
肺功能检查等,判断患者的心肺功能可否耐受手术,对心肺功能较差者在术前、术中可能使用药物调整。
治疗前准备
调整正在接受的药物
如果正在使用抗凝药物影响到凝血功能或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影响到免疫功能,往往需要调整或停用,但具体要遵循医嘱。
控制基础疾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时,要先控制好这些基础疾病再行手术,否则可能增加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风险。
安排生活工作
手术住院需要5~15天,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大约需要3个月,手术后12~18个月时通常需要安排时间再次手术以拆除内固定。请据此安排好休假时间。
如是下肢骨折,术后3个月内通常需要陪护人员协助搀扶患者逐渐负重。可以提前向医生了解需要哪种轮椅或助行器,以便于术后使用,辅助康复和生活。
术前锻炼
可以进行适应性训练,包括练习在床上大小便,也可以向医护人员了解术后正确的咳嗽和
咳痰方法。
用药准备
对有伤口的骨折患者,通常会在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尽快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饮食准备
手术一般是在麻醉下进行,所以通常在术前8~12小时开始禁食,术前4小时禁止饮水。手术前建议戒烟、限酒。
清洁备皮
对于没有伤口的骨折(闭合性骨折),一般可以自行清洗手术部位,必要时有明确要求则由护士备皮,也就是剔除手术区域周围的毛发,目的是清洁手术区域。
开放性骨折则是在手术中完成伤口清洁。
留置导管
如果是腰椎麻醉或
全身麻醉,手术开始前一般会留置导尿管,方便手术中排尿,并记录术中、术后的尿量,了解患者身体的液体出入情况。常用的是气囊导尿管,由尿道口把尿管插入尿道,尿管末端连接引流袋。
患者对此过程不会有感觉,部分患者术后尿道会有轻微不适,拔出尿管后大量饮水排尿即可缓解。
衣着配饰要求
患者手术时会穿着病号服或宽松衣服,全麻者注意提前取下配饰、假牙等物品。
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生会详细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手术情况,以及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等,患者或家属需配合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这类手术一般是在麻醉下完成的,麻醉医生会详细说明麻醉情况、麻醉风险和注意事项,患者或家属需要配合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治疗过程
麻醉情况
该治疗需要术前麻醉,一般包括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
局部麻醉、神经阻滞和椎管内麻醉等,具体麻醉方式需结合患者全身状况、骨折部位等综合考虑。
治疗部位和切口位置
手术部位一般是在骨折断端附近做切口,术后可能会留有
瘢痕,有美容需要的可以向医生要求尽量使用微创切口、美容缝合。
治疗过程
手术中,患者通常采用平卧位或侧卧位,具体姿势取决于手术术式。
切开复位骨折手术
如果是四肢骨折,通常会把止血带绑到肢体近端充气,通过加压减少手术中的出血。
如果是有开放伤口的
开放性骨折,医生首先会进行清创处理,没有伤口的闭合性骨折则无需清创。
清创时,依次使用肥皂液、生理盐水、
过氧化氢等冲洗伤口,取出伤口的异物、血块和脱落的组织片,消毒后切除失去活性的组织,修复肌腱和神经。
消毒后,会逐层切开皮肤和皮下的组织,使得骨折断端充分暴露在视野中,恢复骨折的正常位置,医生会根据情况选择使用钢板、螺钉、髓内针、钢针、钢丝等进行牢固的内固定,或者选择使用外固定架钢板等进行稳固的外固定。
术中拍片确认使用的材料和骨折端的相对位置合适后,止血、缝合。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用胶布固定。
一般会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如有必要可留置引流管,以便渗血、渗液等能顺利流出。医生会根据手术的类型决定术后是否需要使用
石膏或支具进行外固定。
闭合复位骨折手术
通常用于易于复位的骨折,术中进行手法复位后,透视见骨折复位良好,采用微创切口,医生根据情况选择髓内钉、螺钉等进行内固定或外固定架等进行外固定。
术中拍片确认使用的材料和骨折端的相对位置合适后,缝合。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用胶布固定。
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在不同关节的操作不一样,此处以髋关节置换手术为例介绍。
患者取90°侧卧位,在后方骶骨与前方耻骨联合处安放固定支架。在髋关节选择弧形切口,将股骨大小转子上附着的肌肉切开,切除显露的关节囊或牵开关节囊。屈曲、内收并轻轻内旋髋关节使之后脱位,切除髋臼后缘所有可能阻碍股骨头脱位的骨赘。
用髋臼拉钩完整显露出髋臼,去除髋臼周围多余的软组织,再植入髋臼假体,使之保持10°~20°的前倾,35°~45°的外展。
髋臼用湿纱布覆盖保护,屈曲、内收、内旋髋关节。用髓腔开口器打开股骨近端髓腔,依次用髓腔锉扩髓,直至髓腔锉能完全配合股骨近端,后进行复位固定。
复位后活动髋关节,将髋关节伸直外旋40°、屈曲至少90°、内旋45°。安装股骨假体与相应头颈长度的股骨头。
治疗感受
如果是局部麻醉、神经阻滞及椎管内麻醉,在注射局麻药时针刺入皮肤会有刺痛但可忍受,随着麻药注入会有肿胀感,患肢逐渐变得麻木。如果是全麻,手术中患者没有意识。无论是何种麻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均不会感到疼痛。
治疗时间
该手术需要1~3小时,手术时间可能会受到麻醉效果、骨折断端形态、骨折处软组织状态等因素影响。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注意保持手术部位清洁,避免伤口沾水。患者卧床期间,有时在床上大小便时需要辅助,注意每小时拍背、翻身。适当喝温水有利于痰液稀释。
监测与检查
术后24小时通常会监测
生命体征,包括监测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等。如配有引流管者,术后24~48小时内拔除引流管。
观察伤口是否有异常渗液及红肿。如有不适需及时告知值班医生。在出院前,一般会复查X线片。
饮食营养
如有全麻或者腰麻者,麻醉苏醒后即可逐步恢复饮食,先从喝少量水开始,饮食以流食为主,包括稀粥、面汤等,伴随胃肠道功能恢复而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虾、鸡肉、牛肉、鸡蛋等,这样有利于伤口恢复。
注意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道蠕动,防止因活动量下降导致便秘。
戒烟、限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卧床期间适度避免牛奶、豆浆等,减少胃肠道积气。
并发症及应对
骨筋膜室综合征
发生在术后早期,由血肿和组织水肿导致局部压力过大所致,表现为肢体疼痛、无力、感觉异常、皮肤苍白、温度稍高、明显肿胀。患者或家属发现后应当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由医护人员进行处置。
感染
表现为伤口红、肿、热、痛,严重时有脓液形成。患者和家属应当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伤口纱布脱落,配合医生定期换药。出院后如果发现伤口有渗液、脓液等流出,提示伤口感染、不愈合,应当立即就医。
坠积性肺炎
主要发生于因骨折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体弱和患有慢性病者,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粘稠痰。家属应当每1~2小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一次,锻炼患者深呼吸、勤
咳痰。必要时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压疮
主要发生于严重创伤骨折、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身体骨突起处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形成
压疮。家属要每1~2小时为患者翻身,在足跟、腰部骨突起的部位垫软垫。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由长期卧床和血液高凝状态引起,如存在血栓高危因素,应考虑抗凝治疗以减少血栓风险。
泌尿系感染
术后插尿管,未注意清洁,可能导致泌尿系感染,出现尿痛的情况。患者或家属发现后应当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需要及时更换尿管,注意清洁,必要时口服抗感染药物。
其他
如果发现肢体畸形、异常活动(原本不该活动的部位出现了活动),提示骨折处没能有效固定,要立即就医。
恢复过程
疼痛、手术部位恢复情况:术后数天常会感觉到疼痛,随着时间而减轻。如果疼痛难以忍受,可以向医生反映,开具止痛药物。
何时拆线或拔除导管
手术后一般会定期伤口换药,可以每3天一次。1天后通常可以拔除引流管、尿管,拔除尿管前,护理人员会指导定期夹闭尿管训练膀胱功能。
手术切口一般在10~14天愈合,如需拆线,此时可拆除缝线,如已进行皮内缝合则可能部分患者无需拆线。高龄患者、合并一些基础疾病(例如糖尿病)者愈合时间可能会适当延长。
瘢痕情况:手术后切口瘢痕会有短期内发红、隆起等表现,一般在半年后瘢痕逐渐变得平整、颜色淡、质地柔软、没有痛痒感觉。
后续治疗
治疗后处置
术后通常会使用2~4周抗凝药物预防
血栓形成,使用1周抗生素预防感染,此外还可能根据需要使用止痛药、营养类药物。
理疗有助于加快康复,应在理疗师的帮助下使用专业仪器进行。
通常还要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的材料,手术应当在复查发现骨折完全愈合后进行,一般是在手术12~18个月后。
取内固定手术后,一般在3个月内要避免过度负重,在4~6个月内不建议参加体育活动。
康复训练
术后患者卧床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肌肉“收缩-舒张”运动,肌肉交替做绷紧、放松的动作。家属可以协助进行肌肉按摩。
上肢骨折
术后第二天开始鼓励手部活动,如“握拳-松手”反复运动。
术后3~7天开始主动进行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的活动,如屈腕、屈肘、伸肘、耸肩等动作。
术后8~12内患肢避免负重。
术后12周骨折愈合后可以完全负重,正常活动。
下肢骨折
术后6~8周内一般只能脚趾着地负重。
术后8~12周时可以逐渐部分负重,使用健康一侧的下肢支撑,手术一侧不要踩实。
术后12周以内通常需要使用轮椅和助行器辅助活动。
术后12周骨折愈合后可以完全负重,恢复正常站立、行走。
注意,以上只是通常的恢复过程,具体负重情况由医生根据复查结果确定。
脊柱骨折
术后卧床期间可进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锻炼排痰的能力。
充分休息后,可进行踝泵运动。如进行踝关节四周环绕运动。膝关节下可垫一软枕,收缩大腿肌肉进行等长收缩练习及直腿抬高练习。
术后1周可进行5点支撑、小燕飞等腰背肌锻炼。如果有内固定者,则3个月之后再进行相关训练。
术后4周可开始佩戴腰部支具 下地活动。3个月后可进行弯腰、前屈活动。
复查
出院后如果发现伤口有渗液、脓液等流出,提示伤口感染、不愈合,应当立即就医。
手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建议门诊行X线检查,目的是观察局部骨质情况。
但如果术后出现局部疼痛、红肿、渗液、化脓等,则应及时就医,不必刻板遵照复查时间。
日常生活
如是下肢骨折,由于术后数月内需要使用轮椅,注意将居家的常用物品放置在乘坐轮椅能够到的位置。
手术植入物一般为弱磁性,不会影响磁共振检查,但可能有图像伪影,影响医生对周围组织的观察。在接受检查前可以向检查人员告知体内植入物的情况。
手术植入物一般不会影响到安检,不影响乘坐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
生活中需小心,避免摔跤,鼓励平地适度活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