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姜灸

更多功能

隔姜灸
概述 应用范围 治疗前 治疗过程 治疗后
将艾炷与施术部位皮肤间隔姜片而施灸的艾灸手法
适合用于寒证引起的疾病,如风寒咳嗽、腹泻、风寒湿痹等
饥饿、疲劳、醉酒等情况下禁止施灸;孕产妇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操作中防止烫伤
术后适当休息后可恢复正常活动
定义
用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置于姜片上,对穴位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生姜的作用,达到治病、防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疗效和安全性
适宜疾病
隔姜灸疗法具有温胃止呕、散寒止痛的作用,适用于风寒咳嗽、腹痛、泄泻、风寒湿痹、痛经、颜面神经麻痹等,尤宜于寒证。
治疗效果
大多数患者通过隔姜灸治疗疾病常有较好的疗效。如治疗寒凝气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胃脘痛、腹痛、泄泻、呕吐等病证时,隔姜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安全性
隔姜灸疗法简便,易于操作,安全性较高。其不良反应多见于晕灸(艾灸过程中或之后出现头晕甚至晕厥的现象),灼伤皮肤后出现水肿、水泡、破溃、创口感染等,风险较小。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隔姜灸疗法在我国历史悠久,疗效确切,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是一种安全自然经济的疗法,可在正规医疗场所由专业医生操作。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进行这项操作的单次费用通常在20-80元不等,包括治疗费、材料费等。根据所治疾病、挂号科室、操作医生职称、医院等级、耗材种类不同,费用会有所差别。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以及门诊与住院报销的比例也不同,均会导致治疗费用存在差异。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情况各级中医院的多个科室均可做这项治疗,西医院的中医科、针灸科也能进行操作。这项治疗一般是在门诊完成。
古籍记载
《针灸大成》记载:“灸法用生姜切片如钱厚,搭于舌上穴中,然后灸之。”
《类经图翼》记载:“单用生姜切薄片,放于痔痛处,用艾炷于姜上灸三壮,黄水即出,自消散矣。。
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发现,隔姜灸能调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多器官、系统功能。
隔姜灸能改善供血,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神经系统疾病起到良好的干预效果。
能增强人体正气,提高免疫力,起到防治呼吸系统疾病的目的。
促进胃肠蠕动、促排便;提高膀胱顺应性、改善排尿功能。
还有抗过敏、抗氧化、消炎、止痛等作用。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