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肛周脓肿切开排脓,以控制感染的手术治疗方法
切开脓腔,缓解局部压力,防止脓肿向深部或者其他器官扩散
是安全且有效的手术,但多数肛周脓肿切开引流后,有继发肛瘘可能
肛周脓肿一旦确诊,均应及早切开引流
定义
肛周脓肿,指肛门周围皮下软组织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即为通过切开脓肿表面使脓腔开放,通畅引流的手术,可以控制感染,减轻局部压力,以免脓肿向其他间隙或器官扩展。
疗效和安全性
治疗疾病
可治疗肛周脓肿。
治疗效果
肛周脓肿一旦形成均需手术治疗,切开引流术是可能治愈的治疗方式之一。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可切开脓腔,消除脓肿导致周边组织器官的压力,防止脓肿向深部间隙或者其他器官蔓延扩散。
安全性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一般采取选择脓肿的最表浅位置,触摸波动感最明显,进入脓腔距离最短的原则来进行手术,损伤正常组织较少,出血量也不多,手术一般较为安全。
但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约70%左右的患者可能形成
肛瘘。
因此,一旦怀疑患有肛周脓肿,及早诊治是获得安全且有效治疗的关键。
治疗难度和费用
治疗难度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根据疾病复杂程度不同,而具体实施手术不同,因而手术等级也有所不同。
肛管周围脓肿的手术一般为一级手术。
复杂的坐骨肛管窝脓肿、直肠后脓肿、
高位肌间脓肿等,由于脓肿位置较深,手术过程可能相对较复杂,风险相对增高,此时可能属于二级或三级手术。
一级手术是指风险低、操作简单、低难度的手术;二级手术是指有一定风险、过程复杂程度一般、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手术;三级手术是指手术操作技术难度较大、过程较复杂、风险较高的手术。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已在我国广泛开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治疗费用
受卫生政策、区域及机构定价等影响,费用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就诊机构为准。
根据采取手术的术式不同,费用有一定区别,费用2000~10000元不等,包括手术费、麻醉费、材料费、药物费、护理费等。
如果肛周脓肿体积较大,位置较深,手术创面较大,住院时间较长,相关费用可能相应增加。
根据医院等级、耗材种类、麻醉和手术操作不同,费用也会有所差别。
各地医保报销政策、就诊医院级别等不同,报销的比例也不同。
医院科室选择
通常情况下,在二、三级医院和部分一级医院、乡镇卫生院,都可以做这项手术。
这项手术一般是在肛肠科或普外科完成。
适宜情况
肛周脓肿一旦确诊,均应及早切开引流。以下列举所有的肛周脓肿。
肛门周围脓肿。
坐骨肛管间隙脓肿。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肛管括约肌间脓肿。
高位直肠肌间脓肿。
直肠壁内脓肿(黏膜下脓肿)。
其他疾病导致的肛周脓肿:如外伤、
克罗恩病、艾滋病、结核病等。
不宜情况
患有严重且难以纠正的凝血功能障碍。
各类疾病终末期,全身状况较差。
肛管直肠恶性肿瘤导致的肛周脓肿形成。
患者需要完善术前检查、术前准备,进行影像学检查等,并且需要住院治疗。
住院时间因个人身体状况、疾病严重程度、手术方案不同,住院时间为3~10天不等。
治疗前检查
实验室检查
通常会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并抽血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传染病指标等。
目的是排除手术不适宜情况(禁忌证),发现有水、电解质及
酸碱平衡失调和贫血等情况时予以纠正。
对于获取的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以确定致病细菌及敏感抗生素。
影像学检查
腹部彩超:可用于肝、胆囊、胆管、脾、胰、肾、肾上腺、膀胱等多种脏器的筛查诊断。
肺CT:观察肺部是否有炎症或其他占位情况,排除手术不适宜情况(禁忌证)。
专科检查
肛门视诊:观察肛门周围有无血渍及脓性分泌物,肛门及其周围皮肤有无充血、水肿、
瘘管口、裂口等,有无
外痔及赘生物等,着重检查肛周是否存在红肿表现与具体部位。
肛门指诊:指诊对了解脓肿的形态、性质、有无瘘管、瘘管走行,波及范围等都有重要意义。
肛门镜、直肠镜:可观察直肠内有无内口、脓血及其他病变。
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可以有效提供脓肿的位置、范围、大小等信息,对通常方法难以确诊的高位脓肿的诊断效果尤佳,可为医生的治疗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磁共振成像检查(MRI):作用基本同直肠腔内超声检查,但对于合并
肛瘘的情况,检查效果优于超声。
亚甲蓝注入检查:可帮助了解病变范围、位置、大小及内口位置,通常在术中使用。
其他检查
通常在手术前还会做
心电图、
生命体征等检查,判断患者的心肺功能可否耐受手术。发现存在上述不宜情况(禁忌证)的患者,不应进行该手术。
活组织检查:对于原发疾病不明的,如
克罗恩病、恶性肿瘤等疾病导致的
肛周脓肿,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疾病性质。
治疗前准备
调整正在使用的药物
如果正在使用的药物(如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影响到凝血功能,往往需要调整或者停用,但具体要遵循医嘱。
控制基础疾病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时,要先控制好这些基础疾病再行手术,否则可能增加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风险。
因该手术有一定创伤,身体状况较差者可能无法接受该手术。
心理准备
了解自身情况,跟手术的医生做充分的沟通,制定最适宜自己的手术方案,对于术后效果及可能的情况充分知晓。
避开月经期
避免出现出血较多及术后局部肿胀时间延长的问题。
安排生活工作
手术住院大约需要3~10天,术后可能半个月到一个月无法参加工作及锻炼。
肠道准备
因涉及肠道手术,部分患者需术前行清洁灌肠。
饮食准备
手术一般在蛛网膜下隙阻滞、
骶管阻滞或
全身麻醉下进行(部分可在
局部麻醉下进行),通常在术前4小时禁饮、禁食。全身麻醉术前禁食时间延长,局部麻醉无需饮食准备。
手术前建议戒烟、限酒。
衣着配饰要求
患者手术时会穿着病号服,注意提前取下配饰、假牙等物品。
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生会详细向患者或家属说明手术情况,以及手术风险和注意事项等,患者或家属需配合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这类手术如果是在蛛网膜下隙阻滞、骶管阻滞或全身麻醉下进行的,麻醉医生会详细说明麻醉情况、麻醉风险和注意事项,患者或家属需要配合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治疗过程
麻醉情况
该治疗需要术前麻醉,一般应用蛛网膜下隙阻滞、
骶管阻滞,部分患者可能选择
局部麻醉、
全身麻醉。
术前检查
探针检查
探针检查也属于专科检查一项,因易引起患者疼痛,探针多在手术中使用,很少用于诊断。
探针从波动感最强的部位探入,可查明是否合并
肛瘘及相应内口。
治疗部位和切口位置
手术部位在肛门直肠部位。
切口一般选择在脓肿波动最明显,即自然破溃的位置。
切口方式有环状、放射状和两侧切开法等。一般距肛缘近的采用环状,较远的用放射状,大而深的用两侧切开、对口引流法。
治疗过程
患者麻醉起效后,医生会将患者双下肢分开呈“截石位”或侧卧位、俯卧折刀位,而后开始消毒手术部位。
以下针对于肛门周围脓肿、坐骨肛管间隙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进行相应的切开引流术介绍。
肛门周围脓肿
在波动最明显处作与肛门呈放射状切口。
放出脓液后伸入手指探查脓腔大小,分开其间隔,扩大切口使其与脓腔直径等大,以利于引流。
最后将凡士林纱布填入脓腔。
坐骨肛管间隙脓肿
在压痛明显处用粗针头先做穿刺。
抽出脓液后,在该处作一平行于肛缘的弧形切口,切口要够引流通畅,可用手指探查脓腔。
而后可置管或放置油纱布条引流。
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手术切口同坐骨肛管间隙脓肿,但手术时切口应更大。
术者将左手示指伸入直肠内探查脓肿位置并作引导,另一手持血管钳经皮肤切口,穿过肛提肌进入脓腔,再用手指伸入脓腔分开肛提肌纤维及脓腔间隔,扩大引流。
冲洗脓腔后,放入橡皮管或烟卷引流。
治疗感受
若麻醉效果良好,局部麻醉、蛛网膜下隙阻滞、骶管阻滞患者在术中尽管处于清醒状态,但不会感到疼痛。
若术中感到疼痛,应立即告知麻醉医师或主治医师,增加麻醉药剂量。
术后因手术有一定创伤,因个人耐受能力不同,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疼痛。
治疗时间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的手术时间可能会受到麻醉效果、
肛周脓肿具体类型、手术术式、术中情况等因素影响,一般在30分钟到1小时不等。
护理
护理注意事项
注意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局部皮肤瘙痒时不可用指甲抓,避免皮肤损伤感染。
术后宜进清淡、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要保持大便柔软、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不要因为害怕手术切口疼痛,有便意也不敢排。
注意是否有排便困难:如果有排便困难,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监测与检查
通常会在术后当天监测
生命体征,包括监测心率、脉搏、血压、呼吸等,若没有任何异常,第二天撤去监护。
抽血检查,以防止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水电解质失衡等。
饮食营养
术后一般6小时左右即可尝试开始进食,宜进清淡、易消化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术后一个月的饮食以半流食为主,包括牛奶、果汁、肉汤、粥等。
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随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戒烟、戒酒,以利于炎症消退和伤口恢复。
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鸡肉、鱼肉、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这样有助于伤口康复。
注意搭配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肠胃蠕动,防止因活动量下降导致便秘。
并发症及应对
肛瘘
为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的最常见并发症,主要由肛窦的反复炎症感染形成,发生率约为70%。
表现为手术部位的反复感染、肿胀、疼痛、破溃、流脓等。
手术治疗为唯一方案,包括
肛瘘切开、肛瘘切除、肛瘘挂线术等。
肛门失禁
手术可能造成一定程度控制排便功能的神经或肌肉损伤,发生率为10%左右。
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大便控制不良或无法控制的症状。
轻度的
肛门失禁,可以通过调整饮食,锻炼会阴部肌肉,使得症状得到一定的改善。严重的肛门失禁可以行括约肌修补术。
出血
较少出现出血,若切口处理不良可有出血。
单纯渗血可用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压迫止血。明显活动性出血应于麻醉下处理,必要时可吸收线缝扎止血。
创面愈合缓慢、不愈合
创面越大,粪便污染的概率越大,愈合越慢。
另外还要考虑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如
克罗恩病、糖尿病、结核等。
应当注意补充营养,治疗糖尿病等原发病,坚持换药,选择针对致病菌的抗生素治疗。
恢复过程
疼痛情况
术后数天常会感觉到疼痛,随着时间而减轻。
如果疼痛难以忍受,可以向医生反映,开具止痛药物(如布洛芬)。
拆线时间
手术后定期伤口换药,可以每1~2天一次,术后创面换药至伤口愈合。
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的伤口一般无需缝线。
瘢痕情况
手术后切口瘢痕会有短期内发红、隆起等表现,一般在半年后
瘢痕逐渐变得平整、颜色淡、质地柔软、没有痛痒感觉。
后续治疗
治疗后用药
术后通常会使用抗生素等,目的是抗感染。
术后还可能需要使用保持大便软化、不干燥的药物,如
乳果糖口服液、
麻仁丸等。
术后还可能根据患者的需求使用止疼药物(如布洛芬)。
克罗恩病、结核病等疾病患者,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如针对克罗恩病的氨基水杨酸栓、激素、免疫抑制剂、抗感染治疗,针对结核病的抗结核治疗等。
饮食注意
清淡饮食,尽量以半流质食物为主,不吃或少吃油腻食物。
避免食用不易消化、刺激性食物。
戒烟、戒酒。
复查
出院后一周左右进行第一次复查,主要观察一下肛周伤口情况,同时给予伤口换药,必要时抽血复查血常规、
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是否正常。
日常生活
平时要保持肛门周围的清洁、干燥。
经常做提肛运动。
及时治疗肛隐窝炎等肛周炎症,不要使其发展成肛周脓肿和肛瘘。
及时治疗可引起肛周脓肿的全身性疾病,如克罗恩病、结核等。
如感肛门灼热不适,应及时就医,及时诊治。
避免排大便时过于用力,并养成定时排便和规律作息的习惯。
吃容易消化的普通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要加强营养,以高蛋白、低脂肪为主,促进营养吸收,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适当活动,量力而行,以帮助消化及增强体质。
戒烟、戒酒。

百科内容仅供医学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依据,具体请遵医嘱。